洪小梅
(福建省浦城縣濠村中心小學 福建 浦城 353404)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被廣泛使用,是一門是相對實用的知識科目,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都會有所學習。當前,新的課程改革對數學科目的要求正在繼續深化,要想數學教育滿足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就必須改善基礎數學教學,以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讓數學課真正地做到“數學化”。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老師需要不斷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設計,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進程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以增加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1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名教學豐富的小學數學老師,不會單單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要關注并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數學問題進行獨立判斷和推理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積極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促進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生心理活動的兩個重要因素。智力因素包括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等。數學課要求學生最多的就是學生的智力因素,但是數學課同樣可以促進學生非智力的發展,主要是對體現在學生回答問題主動性和積極性上。并且,數學中的幾何圖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這些都體現了出數學課對學生非智力因素開發的重要作用。
2.1 優化數學課程的小學目標設計。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適當的教育目標,并根據適當的教育目標不斷更新小學數學教科書的質量,結合數學教科書進行優化設計。數學概念的邏輯性強并有著許多概念相對抽象,這些都可能是學生學習數學時可能遇到的難點。因此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視角來仔細學習教科書并理解教科書的各個方面,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完成教育目標的設計,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以更有效地實現他們的教育目標。例如,老師可以定期向學生下發學習重點考察表,讓學生把這段時間的重點和難點寫在考察表上,統一收齊,老師就可以根據考察表了解到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使得教學有著側重點,使得教學目標設計更加具有準確性。
2.2 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相聯系。上文曾提到,小學生在發現數學抽象概念時可能會出現難以理解的問題,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思維能力,邏輯能力仍處于萌芽階段,可能會抵觸抽象的概念,這就會導致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下降。因此,為了防止或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數學老師可以將他們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并更好地理解和體驗數學。例如,數學中有“應用題”一題型,老師可以根據可能發生在學生周圍或學生能夠通俗易懂的生活小應用改編為應用題,讓學生結合實際了解學習、鞏固數學知識。
2.3 創新數學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僅僅依靠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已不能滿足當今對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提高的教學要求。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育質量,教師應及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輔助教學,通過新型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數學老師可以將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換為有趣的照片和視頻動畫,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并鞏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2.4 注重教學方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注重學習方案的制定,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斷跟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表現,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并進一步優化教學課程方案。這樣一來可以使得數學教學活動更加有效,防止在不重要的內容方面浪費太多時間。舉個例子,學校定期的考試測試就是老師制定有效學習方案的主要根據和來源之一,老師可以根據試卷的易錯點和難點更正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查缺補漏,提升教學質量。
2.5 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小學數學教師應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公角色,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培育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新知識。特別的是,如果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也可以與老師進行思想交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找答案,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在老師解釋完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后,讓學生相互討論為什么三角形的那些性質與日常生活中應用有關,原因是什么。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應用知識于生活的能力。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真正找到數學教學的“數學化”,小學數學老師都必須需要找到一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此,老師更加需要了解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并針對班級成員的情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有目標有目的性的優化數學教學課堂,為學生創建高效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數學學科的綜合核心素養,并為我國繼續跟進新課改下的基礎教育打下鞏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