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吉相
(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下,高中階段的教學工作也進行了全新的升級。從以往的單純讓學生記憶、模仿,逐步的轉向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發展目標。數學教學因其特殊性,注重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探索與升級,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當前探究性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面臨著一定的困擾,這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學優化未能落實所導致的。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加強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致力于探究性教學與高中數學的充分結合。
1.1 探究的獨立性與參與性之間的矛盾。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還是課下的復習和鞏固環節,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獨立的參與與完成。所以探究性教學的重心也放在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獨立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教學教學中我們也發現,一味的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也并非正確的選擇。因為學生自身的原因,其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很容易陷入邏輯的誤區。學生自身的思維深度以及思維廣度都存在差異,所以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也是十分有效的選擇。但是就另一角度出發,在課堂之上推廣合作學習,也容易陷入“放羊”的尷尬情況,。由此可見,獨立性學習與合作性學習之間的矛盾很難把握,只有合理的融合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才能進一步的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完善。
1.2 能力培養與成績要求之間的矛盾。高中階段的學生本身便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所以對于自己的考試成績也有著較高的期待。高中數學作為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數學課程不僅在總分數中比重較高,而且難度較大。所以不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自己都對數學學習有著較高的期待。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已經習慣了被動了學習模式,如果讓學生從以往的學習習慣中脫離出來,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思維和節奏中,反而會讓學生感到更多的困惑。而由此帶來的成績下降勢必也會加重學生的學習壓力。所以在很多家長以及學生的眼中,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固然是好事,但是卻不適合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這種矛盾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與拘泥,渴望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思考與能力,卻又不得不向眼前的升學所低頭。這不僅是探究性學習方式所面臨的困境,也是當前高中階段教學改革工作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2.1 正確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是課堂的重要引導者,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經習慣了跟著教師走,課堂的節奏完全由教師把握,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便取決于教師自身水平的優劣。在探究性學習的背景下,我們一方面要鼓勵教師繼續發揮其自身在教學中的引導地位,保證教師認識到其自身在學生數學思維培養以及數學成績提高層面的重要作用,以此來鞭策教師自主的探索探究性教學的正確路徑,另一方面,也要引導教師明確師生角色轉型的重要性,保證其正確認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這也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支撐。
2.2 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自身特點。在當前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人數較多、課程時間有限等問題。如何在此情況下實現探究性教學的有效開展,這無疑也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一道難題。為此在筆者看來,教師應該深入的探究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特點,通過搭建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橋梁,來贏得更多學生的認可和信任。在此前提下,教師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不斷的進行課程組織形式的改進和優化,以此來不斷的克服上述問題所帶來的困擾。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手段,將抽象的數學內容進行動態直觀的展示,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善于制造各種教學情境,以此來增加課程教學中的探究性環節。以期獲得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2.3 注重評價方式的改進。“一卷通吃”是當前高中數學評價的主要模式和忒單,在筆者看來,為了更好地實現探究性學習,便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立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應該適當的降低探究學習以及考核內容的難度,保證這部分學生能夠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實現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而對于一些數學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則應該適當地擴充探究的深度與廣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探究性學習方式作為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于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也有著重要得現實意義。本文所述內容皆立足實踐,圍繞高中數學教學的實際問題,就當前探究性教學的困惑以及相關的優化措施加以探索。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教學工作的升級提供積極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