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超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第一中學 山東 惠民 251700)
在探究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筆者思考和探究的教學技能提升策略的重點,不僅涉及心理學和教育學等諸多內容,也涉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高中生一旦形成了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做在教師講解前,練在教師講解后,成為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牽引力。基于此,筆者將重點論述培養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希望淺薄的觀點能夠為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數學學科的教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需要學生內在精神驅動力的驅使,而筆者認為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愉悅的情感體驗以及對數學學習前景的期待都是其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內在驅動力。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語言的激勵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也有虛榮心,都渴望得到能力高于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的認可。因此筆者認為,數學教師的積極教學評價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有一種激勵作用,學生們會把這些當成一種心理暗示,教師認為自己在數學學習方面有潛力可挖掘,自己也確實有能力提升數學解題技巧。這種語言的激勵作用和暗示的正向導向功能在很多教學實踐中都得到了驗證。
例如,學生們在解析通過三角函數解析二次函數表達式的時候,筆者對一名中等學習層次的學生這樣說:你的三角函數部分掌握的還可以,說明近期你聽課很認真,但是你對二次函數這個舊有知識存在一些誤解,老師覺得你要是能把二次函數的知識點理清了,這類題再也不會難倒你了。而到了三角函數綜合小測之后,這名學生很高興地對老師說:“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吧,您的建議太有用了!”由此可知,數學教師在引導和激勵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要用期待和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們自己和目標間的差距和縮短差距的可能,這樣學生們就會有無盡的學習動力了。
1.2 情感的牽引作用。作為具有情感的高級動物,沒有人不向往快樂和成功。在厭惡數學學科之前,學生們也會有內心的掙扎,也不會愿意敷衍數學作業,而當他們一次次面對數學題思維困頓、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一種逃避和畏懼。因此,要激發高中生的高中數學學科的自主學習意識并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讓這些學生對數學學科有興趣和美好的情感體驗,所謂的“樂而向學”詮釋的就是這種積極情感所產生的對學科學習的正向牽引作用。
1.3 榜樣的導向性。如果有這樣典型的學生個體實例,讓學生們從這個實例中看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在會讓數學學習成績大幅提升、學生個體學習精神風貌改變轉變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學生們就會競相模仿,這就是榜樣的導向性。
例如,在復習三角函數的時候,筆者就把同學們的整理筆記截圖發給班級群,讓他們看一看誰的筆記整理的工整、能夠體現出三角函數的知識框架,誰的錯題筆記不敷衍,既有答案也有解題思維。當學生們看到優選的學生筆記再對照這些學生們日常的學習狀況,他們就會發現不把作業當任務而是把它當成學習進步的一種鍛煉且能自覺認真超質量完成的學生,他們的數學學習態度積極而自主,數學思維敏銳而成績突出。他們也會在遇到問題時去百度搜索,去找同學探尋,去分析錯題的原因,去整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只要導向正確,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慢慢形成。
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雙重角度看,好奇心是自主探究意識的最初萌芽,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說“半句話”,巧妙地在教學活動中設置思維陷阱和思維誘惑,讓高中生對求而不得心癢難耐,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探究教師后半句話所隱藏的秘密。
例如,在處理排列組合題:6人排一行,要求甲不在最前面,乙不在最后面,共有排列方法時,筆者就說一句話,甲要在最前面怎么辦?學生們就會先思考教師的這一思路,然后由此去深入判斷乙在最后面的情況并做進一步的自我探究。
學生們愿意探究和具備探究能力相距甚遠。因此,學生們有了自主探究意識以后,數學教師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雖然可能遇到困難,但經過自己的深入思考能夠看到解題的曙光,品嘗到理清思路的快感,他們就會愿意去探究。
讓學生們到黑板上解析自己的思路是一種檢測學生們是否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方法;而分成對抗小組,讓不同組的組員找對方思維的漏洞也是一種提升學生們思維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筆者還經常搞突襲,讓學生自我陳述某數學試題的關鍵思維節點,只要他能夠思路清晰地點出來,就說明學生做這道題確實是花費了很大氣力和心血的。
真正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獨立探究受困也不會退縮,他會積極向有能力的同學或者老師求助,這就需要學生們具備一定的溝通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
一般情況下。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筆者或者把他們推到可能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的學生那里,最后再檢閱他們的溝通和解題過程;或者教師提出他在哪個知識點的理解上有誤,讓他去從相關知識點入手去構建新的思維。而教師會把學生們溝通的實例以榜樣的形式在班級分享,讓更多的人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去自主組合成對子或者學習小組。這樣他們的信息交流通道就會搭建起來。
綜上所述,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首先需要學生具有自主探究的內在驅動力并教師的精心引導下逐漸養成獨立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而在數學這個思維邏輯復雜的學科學習過程中,當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合力,就會有效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們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