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清
(江蘇省湖州市王家漾幼兒園 江蘇 湖州 313000)
我園基于疫情期間家長與幼兒的需求,以園級層面、年段為單位逐層開展線上學習活動,提高教師在疫情期間家教指導能力。在疫情期間做好有效的家教指導工作,為家長提供居家合理建議、引導家長珍惜親子陪伴時間以及為家長提供優化的各項資源,陪伴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渡過宅家時光,形成三思三輔的教研輔導模式。
1.1 三維立足。
(1)了解、調查、跟隨(園級層面)。以園級層面、年段為單位逐層開展線上教研活動,厘清宅家教學方向和價值、篩選素材資源、預設活動內容。
(2)落實、引導、梳理(年段層面)。針對疫情各階段,年段了解、匯總家長、孩子們的需求,做有效的家教指導,引導家長珍惜在家的親子時光、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分享和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識和技能,多開展家庭微運動。
(3)關注、調整、提升(班級層面)。通過一對一式約會交流、組群交流傾心相述、育兒問題齊心相助來解決與家長溝通,每周推送優質的線上資源,并指導爸爸媽媽及祖輩家長進行親子游戲。
1.2 三審資源。
一審資源價值:我園選擇省教科研室、市教科研室以及區教研室推薦的互聯網平臺,收集并推薦給三個年段。
二審資源類別:年段充分利用優質網絡資源平臺,建立親子互動資源寶庫,通過收集、整理,按五大領域入庫,分年段進行資源合理利用。
三審資源效果:通過家長參與率、家長交流、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資源分享效果,反饋到年段進行資源調整。
1.3 三思研學。
一本書:收集家教指導書籍以及疫情期間的家教專家培訓,全園參與學習。
一張圖:將學習內化為思維導圖,圍繞疫情期間的家教指南分析,務實家教工作,提升家園關系的建立、家庭教育的指導、家園矛盾沖突的解決及應急事件處理。
一段話:利用頭腦風暴的形式,組織教師針對疫情期間家教工作模擬答辯,對疫情間“要不要送孩子上學”、“孩子在幼兒園發燒怎么辦”等問題深度剖析,提升教師在開學后處理疫情家長工作應變能力。
云輔導三項舉措受家長們的普遍歡迎,教師家教輔導專業能力顯著提升:
2.1 疫情三段呈效能。
(1)宅家疫情期。
父母家教消顧慮:教師每日信息互通,在線幫助培養家長參與提升育兒能力的線上交流,幫助孩子建立疫情期間的一日管理、進行家庭游戲、與父母一起養成好習慣。
祖輩家教顯真情:通過祖輩家長群,每周推送有趣的游戲,教師與祖輩家長溝通、交流的頻率越來越多,教師有效協調建立兩代共育的指導能力,祖輩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2)疫情學前期。在各地區都陸續開學之后,我園教師多項舉措穩定家長與幼兒的情緒:首先推出“智多星”問卷調查表,了解家長的擔心、憂慮同時安撫家長入學前的各種焦慮。其次幼兒園進行安全排查,安全演練,對開學物資進行清點。最后制作《健康防疫安全繪本》、《入學指導視頻》,為幼兒復學保駕護航,在開學前分享給每一位家長,家長們表示幼兒園非常貼心。
(3)后疫情時期。2020年5月10日我區幼兒園正式復學,我園復學率遠超區同級幼兒園,達到92%以上,同時在暑期開展“后疫情”時期社區志愿服務。
2.2 家教三輔顯專業。
(1)家庭微運動:推出每天微運動,孩子和家長每天等待教師發送有趣的體育游戲運動,在游戲、模仿和創造過程中發展幼兒體能,提高家長進行親子活動的頻率和效果。
(2)家庭微小課:針對家長的困惑一對一式約會交流、組群交流傾心相述、育兒問題齊心相助以及作品展示快樂與共的小課,對家長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對策。
(3)家庭微啟蒙:大班教師將部分幼小銜接的內容放在線上進行教學,家長們的擔憂迎刃而解。
2.3 社區三心延早教。根據我園入學幼兒的情況,園區中家長受教育水平較低,大專以上學歷僅為5%,家長普遍教育觀念落后,對幼兒的教育指導能力較弱。我園志愿者教師依托社區工作者利用“問卷星”對社區內0歲—3歲來人園幼兒的家庭情況(人口結構、教育程度等)、早期教育現狀(教育觀念、育兒環境、教養方式)、早期教養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
我園通過志愿者宣傳、社區協助以及班級家長幫助建立起0-3歲幼兒社區釘釘群,通過云端為家庭提供科學、適宜的家教資源,讓家長理解游戲是重要的學習,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學習才是適合幼兒健康成長的沃土。
六月畢業季,畢業班的哥哥姐姐們舉行了云端“畢業典禮”,邀請全園的弟弟妹妹、家長以及社區0-3歲的家庭共同見證這難忘的一刻,家長代表的發言、孩子們三年的感觸、園長媽媽的寄語、現場稚趣可愛的表演把哥哥姐姐三年來在園的成長匯聚、凝聚,隨著這感請的升華,帶動還未入園的弟弟妹妹們感受這關心、關懷、關愛的大家庭。帶入式的氛圍最能調動幼兒積極的情緒、直觀的感受不僅讓家庭對幼兒園有良好印象也提早樹立起主人翁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