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維洲
(貴州省惠水民族中學 貴州 惠水 550600)
信息技術這么課程相對于語數外來說是一門較為新穎的學科,此課程教學效果受到學校和學生周邊實際情況的影響很大,而且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沒有固定的教法和學法,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方法和程序進行了論述。
當今網絡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它也促進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革新。網絡技術已經普及到校園的各個角落,也深入到了各學科的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中的動畫、視頻、圖形、聲音、圖像都為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大大提高了課堂容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在網絡技術日益發達的基礎上新興起來的教學思想,構建主義教學理論也是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之下的產物。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堅持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對知識進行構建。這就強調學生學習要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自覺地參與教學活動。目前較為流行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1 講練結合。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上課過程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講究的是講練結合。因為如果教師單純的講,學生不加練習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而如果教師講的少,學生盲目上機容易使學生失去中心,偷偷玩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游戲等。所以說信息技術授課時間一般是利用十到十五分鐘的時間講解、演示,半小時的時間練習。這十五分鐘可以一次講完授課內容,也可把授課內容分成幾個步驟分布講解。這樣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練習,能夠做到當堂的內容當堂消化、鞏固。
1.2 精講多練。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知識獲取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力求精講、少講,把學生都感覺難理解、掌握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對于那些較為簡單,學生能夠自己探究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教給他們自己解決。這樣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實踐、探究,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實際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比理論學習遇到的問題更多,這就說明實踐操作會更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思考的過程。當然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很強的課堂調節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才能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
1.3 合理利用教學課件。教學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課件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很多事情:首先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要符合教學目標,做到服務于教學;其次,課件的難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課件要有恰當的超鏈接和交互功能,能夠靈活地進行內容的切換,提高教學的效率。
教學方法是使得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知識的重要途徑,一個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知識的獲取速度。
2.1 適當運用比喻。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相關運用到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對這類內容講解過程中采用恰當的比喻手法,就可以很形象生動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如在講文件在磁盤中的存儲問題時,我們就可以把書柜比作是磁盤,每一層就代表一個磁道。又如在講解網絡的IP地址的時候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身份證做比喻,每一個人都有唯一的一個身份證號,而計算機都要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但是計算機的IP地址又比較難記憶,就如一個人的身份證號難以被他人記憶,每一個人就配有一個人名,而計算機就配有一個域名。這樣學生就輕松的接納了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
2.2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是實踐課程推進教學進程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把基本操作要點融入到任務的過程當中,逐步推進課程的開展。如在學習WORD表格制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制作課程表這一任務逐步開展。第一步設計表格的雛形,這就講解到了表格制作的多種方法,以及什么類型的表格利用哪種方法最為快捷。第二步就是表格的調整,涉及到表格行高、列寬、刪除、插入等內容;最后就是表格的美化,包括表格中字體的字形、底紋、邊框等等。利用這樣的方法,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任務的進行,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探索當中,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2.3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學生自己能夠積極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學會自主學習。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人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學生要學會獨立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知識,我們再次過程中也要積極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雖然不屬于高考課程,但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影響到學生將來的生活和工作質量。所以我們教師從內心重視起來,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不斷進行改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和情感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