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超
(河北省遷安市第六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語文教學的理念的改革和授課模式上的革命,我們要跟進媒體技術的發展節奏,找到媒體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最佳融合點,發揮出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和自我應用能力提升與培養。語文教學不論是方法還是資源建設都要與時俱進,積極倡導自主性閱讀學習和探究分享式的閱讀模式,尊重小學生的閱讀感知欲望,發揮人文性與工具性的作用,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閱讀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念。但是在實際語文授課中,新媒體技術的運用還有一些欠缺,有的小學語文教師錯誤以為新媒體技術運用的越多課堂越活躍效果就越好,在課堂上運用媒體講解代替教師授課,使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拿不準重點。還有的小學語文教師對新媒體存在偏見,認為傳統教學效果要比新媒體教學好,使新媒體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舉步維艱。
生字教學看似簡單但它總也摘不掉重難點的帽子,特別強調的是低年級階段學生的生字教學,更是學點忘點掌握得很不扎實。學生只有掌握了生字,才能夠為深入學習語文做鋪墊,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碼書或者百度漢字的生字資源庫,讓學生很直觀的掌握字的辯音、組詞與字的結構,更為豐富的是通過這個字能找到與之相關的形近字、多音字信息等,這種媒體技術的使用很好的輔助了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比如講部編版語文《落花生》課程時,需要小學生掌握的生字包括吩咐、便、榴、嘗等,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更快速的掌握這些字詞,教師采用碼書的方式進行課程環節設計,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向小學生展示全新的生字學習方式。首先,語文教師將設計好的生字的配套資源制作成碼書,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小學生的學習專注力,使語文課堂沉浸在好奇感知的氣氛里。小學生的認知和掌握效率明顯提高,掌握的生字也越來越扎實,記憶時間長準確率高。碼書還可以為小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便利,學生回家后通過掃碼復習生字,加深理解。
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課文具有很深的文學性或者專業性,真的讓人晦澀難懂,小學生情商和想象思維較差,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情景對小學生很難想象得出。針對這樣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觸屏電視輔助教學,通過網絡可以客觀再現文本素材的情景,可以是跨越年代、國別、學科的信息,也可以是科技性、原理性強的課程素材,讓學生直觀理解文本中的專業信息,有助于學生更好。比如講部編版小學語文《圓明園的毀滅》,八國聯軍毀滅圓明園的年代與小學生相隔較遠,面對文本小學生很難理解當時的背景和情境,難以與作者產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鳴,為了讓小學生感受到外國列強侵華的殘暴之舉,以及深刻理解圓明園被毀滅的屈辱歷史。語文教師利用觸屏電視開展教學,在電視上下載了很多配套的教學視頻,小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增長了見識,了解了真實歷史,也懂得了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小學生看的十分投入,甚至有的學生掉下了感動的淚水并自覺形成對外國列強的憎惡之感。觸屏電視播放資源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隨時暫停感知、討論、分析等,給教學留好空白作為互動之用,當播放到重要內容的時候還可以選擇重復看。新技術的使用給語文課堂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為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
新媒體技術中的導圖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的語文學習更系統、更有方法,尤其是在單元復習或者是分類復習中,導圖可以很清晰地呈現相應內容,可以將文本所要傳達的信息線條化、綜合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的自主復習收到最佳實效。比如講部編版語文《獨坐敬亭山》課程時,這是詩仙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出了詩人本人的孤寂和抱負難成之感。對于古詩詞教學我們應給予很大的關注,培養小學生的古詩詞語感、文學涵養和內涵育人哲理。語文教師可安排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李白的詩進行搜集整理,將他的詩進行系統化、結構式分類,便于學生的記憶和深度理解,以便能更好地學好其他詩人的佳作。小學生都積極的進行設計和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對李白的詩詞有了全面的認識和掌握,為更深入更專業的學習古詩詞奠基。語文教師還可以鼓勵小學生將其他詩人的詩詞進行整理,或者將描述山水、人文、季節等不同角度的詩詞進行整理,便于理解記憶。小學生儲備的古詩詞越多,對他們的幫助越大,不僅反映出個人的文化水平,還為語文寫作提供幫助。
總言之,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師要把握用的度,確保能發揮出新媒體的所有優勢之功效,選擇貼近小學生情感和課程需要的教學內容,全面開發小學生的潛力和思維,實現語文課程的可持續發展,讓小學生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要積極開發新的教學策略,秉承為學生的學服務之理念,訓練小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及長遠發展打好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