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蠡吾鎮東北寺村小學 河北 保定 07140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互動教學模式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關健性的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質素的全面發展。大部分教師一直在落實《綱要》內的教學管理方案,但仍有一小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因為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在適合小學數學教學,那么教師就需要在互動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學生互動過程產生高效的教學成果,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利用互動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學生為主體,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教師的課堂行為進行創新和改革,將被動式的學習轉為互相探討式、自主學習式以及促進合作式等方式,教師充分的發揮對學生的引導、激勵等作用。在原則上,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要能夠根據他們的差異性、獨特性等來實施教學,促進其能夠自主的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依照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調整課堂內容和進度,讓學生來掌握課堂。其次,要堅持實踐,數學的生活性、實際應用性都比較強,可以說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很多理論性的知識都可以通過不斷的問題探究,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在互動時,要重視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經驗,將數學知識融合到實際問題中,才能發揮其實際價值。最后,要堅持對學生的啟發,在互動中需要有目的性,所以教師要靜心設計互動的過程,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訓練他們的思維,幫助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系統和模式。同時,還要通過科學有效的引導方式,提高學生參與互動交流的積極性,能夠通過獨立的探討來解決數學問題。
2.1 情感滲透策略。情感是人與人之前直接溝通的橋梁,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的時候首先關注的就是和學生情感之間的互動,這是先于數學知識的課堂互動,要對不同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情感互動,讓他們感受到整個數學課堂的環境是輕松的,之后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教學就會讓學生有一種想要進行交流的欲望,這就促成了教師和學生良好的互動,從而一步步的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獲得顯著提高。
2.2 導學互動策略。導學互動”可以拆分為“導學”和“互動”,而“導學”含義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前預習階段,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模式。例如,提出與下一堂課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在預習階段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者通過一個趣味性的故事引出下堂課的知識主題,有助于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之后,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勵學生重視對新的知識的預習。例如,“百分數的應用”,在學生已經接觸過百分數了,并且能夠利用對百分數的簡單運用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高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并學會增減百分之幾的計算,并且要學會運用,在實踐中也要學會利用百分數的計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預習階段時,教師要運用到“導學互動”的模式,導入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本單元百分數的學習前,可以導入實際問題,如學生與家人在超市購物時,經常會發現商家優惠促銷來吸引顧客,教師便可以留一道數學題“超市中的文具盒原價10元一個,現價折扣后僅需要8元,問文具盒的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這樣的問題與實際情況聯系密切,是生活類問題,容易學生進行解答,在這個問題中還可以進行新知識“百分數的應用練習”,學生在做這道題時便會對新的知識進行預習。這樣就完成了將“導學互動”融合到課前預習的步驟。
2.3 分層互動策略。學生在數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一些教師對互動對象的差異化不夠重視,不利于讓全體學生投入到師生互動教學中,進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師生互動教學環節。在互動環節中,教師不僅要照顧到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還要照顧到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并兼顧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在差異性上做文章,絕不留死角。
2.4 互動反饋策略。課堂提問的反饋評價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評價。教師的積極評價比消極評價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教師要做好“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平衡,盡量用“精彩極了”的贊賞之詞。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盡量用賞識的語言和肯定的目光看待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大膽的向老師提問,踴躍參與師生互動。
2.5 課下持續互動策略。總體來說,就是要在課堂上形成教師愿意教,學生愿意學的良好氛圍,而如何形成這樣的局面就需要師生高度的配合,而著手點還是在學生身上,這種和學生的互動并不只是課堂上的互動,更重要的是課下的互動,畢竟課堂時間有限,僅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互動是遠遠不夠的,在課下的時候,教師也要和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形成系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個人魅力,從而讓他們真正的認同我們的授課方式,更加積極主動的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而這個互動也不僅僅是答疑這么簡單,教師要就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點歸納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互動方法,并把這種自然的教學方式繼續維持下去,通過師生之間的長期互動聯系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