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缺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文德鎮東河流小學 保定 071000)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除了要改進其教學方式之外,還要改進其評價方式,以激勵性的評價觀來關注學生,并借助多樣的策略對學生實施評價,使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樂于學數學,會學數學,為其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們究竟要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評價來激勵學生呢?
蕭伯納曾經說過,當一個人有自信心的時候,其可以將渺小化為偉大,將平庸化為神奇。眾所周知,自信心是影響人終身發展的重要的心理品質,當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具備了充足的自信心的時候,其自然會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之后的學習,造就一番事業。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受應試、家庭教育缺失和教師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缺失數學學習信心。一些學生原本對數學學習有著自信心,但是在教師的評價影響下,其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心。比如,教師會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批評那些不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直接批評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諸此種種,自然會使學生在教師的批評下,失去數學學習信心。缺乏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學生,就像是一朵失去了水分的花,面臨著干枯的威脅。此時,教師就需要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以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學生以鼓勵,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的滋潤下,獲得充足的水分,樹立自信心,綻放自己的美麗。
縱觀《數學課程標準》,其中指出了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在養成數學學習自信心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學習數學的策略,進而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不僅要發揮評價策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樹立數學自信心,還要引導其養成良好的習慣。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點點滴滴來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觀察、評價,以此使其在教師的評價下意識到我的這種行為是好的,我要繼續這樣做,借此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就從學生的坐姿、握筆姿勢、數學計算等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觀察,發現其良好行為,以此進行評價,使其在我的評價下,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在我所執教的班級,有一些學生不愿意動手計算,總是靠想的方式,由此導致其計算總是出錯。而有這樣一名學生,他每次在拿到計算問題的時候,先心算、再筆算、最后驗算。發現其該計算過程之后,我對其進行了表揚,并引導其他學生向該學生學習,以此使他們在模仿和我的激勵下,掌握計算方法,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課堂評價中,大部分教師會忽視外部獎勵。外部獎勵所包含的內容是多種多樣,諸如實物獎勵、代幣獎勵等。所謂的實物獎勵是指在數學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學生表現良好,教師獎勵給學生鉛筆、橡皮等物品。代幣獎勵則是在數學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教師以象征性符號來肯定學生的進步,以此鼓勵其更好的發展。就小學生來說,其在教師應用單一方式所組織的數學教學活動參與中,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進而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枯燥。此時,倘若教師能發揮外部獎勵的作用,將口頭評價與外部獎勵評價結合起來,不僅可以調動課堂氛圍,還可以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其更好地投身進數學學習活動之中,一舉兩得。以“100以內的加減法”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向學生呈現了諸多的練習題,在大量的練習過程中,不少學生慢慢地失去了興趣。此時,我轉變了引導學生機械練習的方式,而是鼓勵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計算,并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在一個學生計算了23+54+13之后,我進行了這樣的評價:“算的很對,你真棒。”此時,一名學生悄悄地舉起手,說道:“老師,我還知道另外一種計算方法。”對此,我鼓勵該學生:“還有什么方法是我們不知道的呢?你趕快告訴我們吧。”在我的激勵下,該學生說出了另外一種方法,而且,計算正確。所以,我給予了該學生一朵小紅花,以示肯定和鼓勵。其他學生看到該學生獲得小紅花之后,紛紛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思索,嘗試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外部獎勵對小學生的行為塑造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獎勵給一名學生小紅花,其實就是在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在競爭意識的驅使下,其他學生自然會發揮其主體性,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總之,自新課改以來,教育評價改革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國的教育界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對教育評價進行了研究。但是,在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當前大部分教師仍將終結性評價作為評價的主要手段,而且,使用的評價策略也較為單一,主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受考試壓力,圍繞考試來學習,無法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限制其綜合發展的實現。因此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應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嘗試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以多樣的評價策略,如巧用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運用評價策略,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