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艷
(吉林省榆樹市秀水鎮大于學校 吉林 長春 130436)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主課,是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數學知識不是具體的化的理論,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而數學的思維能力是通過后天努力培養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數學教師教學的難度。關于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本文通過分析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途徑。
1.1 促進對知識的理解,減輕學習負擔。小學生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影響,智力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對于知識的理解力也一些差別。對于有的學生來說,教師講解的知識很容易就理解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非常強,而對于有的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他們學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理解消化新知識,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因此,培養數學思維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學生學習的各科知識本來就多,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數學的學習上,學習任務量加大,而養成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縮短數學學習時間,高效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1.2 奠定數學知識基礎,促進個人發展。小學時期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是比較簡單、基礎的知識,是為今后初中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不是特別大,只要掌握了學習技巧和學習思維就能熟練的掌握知識。但是目前小學生的智力尚未成熟,缺乏對數的敏感度,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因此,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敏感度,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應用能力,增強記憶,降低遺忘度。
2.1 聯系新舊知識。學習任何新知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只有完全掌握舊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數學的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講解知識可能速度過快,又缺乏對新舊知識的聯系,學生沒有跟上教師的思路。因此,教師在講授新知識前要從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向新知識的學習過渡,然后訓練學生捕捉聯系點的能力,善于將已有的數學知識同新知識結合,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增強對新知識的印象;最后通過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認識人民幣》一課,人們在購物時使用人民幣結賬,而人民幣的幣值大小不一,這時就會涉及到加法和減法,因此,學生在學會認識人民幣幣值的同時,還涉及到了數學之前學過的加減法運算。通過建立新老知識的聯系,有利于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2.2 合理安排訓練。學知識的一個目的就是運用知識,因此,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明白如何運用知識。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關于數學的東西,學生增強對周圍事物的敏感度,善于發現數學同生活的聯系。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同學們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合理科學的思維訓練方案;在數學教學中,利用知識同生活中的聯系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會遇到算數的問題,就像超市購物、餐廳吃飯結賬等問題都涉及了加減法,在課上設置問題,假如你帶了10元去吃飯,買了一個雞蛋,一份面,雞蛋和面一共多少錢啊,結賬后你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生活實際的聯系,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了學生思考的能力。
2.3 改革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逐漸顯露出弊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的限制。隨著教改深化,學生在課堂的作用日益重要,對學生的自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需求,由淺及深的將間接知識,讓學生逐漸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帶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發現數學的樂趣,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在進行《認識圖形》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在教室尋找各種圖形,然后歸類,這時教師使用多媒體向同學介紹幾種常見圖形的特點,學生將歸類的圖形按照這些特點進行區分,對號入座,最后教師在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讓學生總結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圖形的規律和特點,增強學生對知識理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
2.4 重視生活應用。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學習理論知識,應對考試,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鍛煉學生數學思維,有利于學生通過分析數學問題,得出解答問題的辦法,并將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例如,數學教師在講授完新知識后,讓同學們在課后復習知識時,觀察生活中哪些方面同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有關,列舉出來,第二天在課上同學們互相交流,總結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數學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提供的信息進行出題,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數學思維訓練。
綜上所述,小學正處于學生對數的敏感期,正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最佳時期。而對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合理的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模式,合理安排訓練,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全方面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