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飛
(四川省簡陽市射洪壩第一小學 四川 簡陽 641400)
思維可視化,顧明思議就是通過將抽象的東西進行形象化,從構建良好的思維模式,并將思維的構建模式具體的展現出來。思維可視化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很好的契合了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利于幫助小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從而不斷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在現今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如何有效的開展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這是一個值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積極研究的課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思維真真切切的看的見。
在思維可視化走進小學課堂過程中,有一個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小學生首先得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如此才能夠談得上思維可視化。在培養小學生思維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文本、提出問題以及創建對話來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深入文本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加工,從而找到和設計出符合小學生心理規律和成長特點的教學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的引發。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契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來進行,同時需要在課堂上不斷突出小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以此來激發小學生進行思維。最后在創建對話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從而在同小學生的溝通中不斷引導其進行思維。如此在建立了有效的思維之后才能談得上思維可視化[1]。
2.1 畫下來,讓思維具象展現。思維是人類作為靈長動物所具有的一項高級認知活動,在思維的過程中,人類可以完成新信息與現有知識的有效融合,從而完成一系列的心智操作,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還處于心智的初級成長階段,對于事物的認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將抽象的東西具象化,而在這個過程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將其畫下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九課《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的學習中,這個章節的學習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難點所在,原因在于小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利用邏輯思維能力去對條件進行理解和對問題進行判斷,所以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顯得非常吃力甚至是無從下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手段將該數學問題及思維過程進行展現出來。面對問題,學生可以利用正方形代表雞,利用圓形代表兔子,同時利用細線條代表雞的腳,利用粗線條代表兔子的腳。如此,小學生通過將問題畫下來,能夠將原本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具象的展現在紙面上,從而能夠更好的對問題進行解答[2]。
2.2 做出來,讓思維觸手可及。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也是教學過程中最為基本的一門學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孤立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往往伴隨著具體的數學活動而展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將數學做出來,能夠讓教師在學生的實際操作、實驗過程中正確的觀察和理解學生的思維路徑和思維方式,從而可以契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進而更好的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五課《11-20各數的認識》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手中的木棒輔助認識數字是該課的教學關鍵所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數字的擺放來觀察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軌跡。例如,在畫圖表示12這個數字時,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有些同學就是零散的畫出12根線條,而有的同學會將10根線條畫在一起然后在另外畫2根線條,還有的同學甚至會畫一根長的線條表示10,2根段的表示2,等等。不同的畫畫展現方式,體現了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思維水平,在問題表達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比較和溝通,并在學生進行比較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從而幫助小學生找到最為優秀的那個表達方式。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小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和理解水平,從而不斷鍛煉思維能力。
2.3 說出來,讓思維動態展現。語言是思維表達的一種外在形式,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可以通過語言將思維展現出來。語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的良好橋梁,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思維水平的最好的載體。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契合新課標下的教學理念,不斷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從而加以不斷的引導,讓小學生在自由、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維的過程中,不斷展現、發展和提升自己的思維[3]。
總之,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的數學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其很好的契合了小學生的成長特點以及學習特點,將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具象化進行學習和掌握。在思維可視化走進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畫下來、做出來以及說出來來一步步幫助小學生有效的樹立和發展良好的數學思維,從而有效的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