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財新
(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馬坪小學 廣西 賀州 542703)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開展識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學生小時候培養他們對于漢字的正確認知,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漢字文化學生的興趣以及探究漢字構造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感受到漢字的美并喜歡上識字和寫字。通過提升學生的字理識字能力,讓學生從全方面發展語文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漢字、學習漢字是最基礎的語文學習目標。漢字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教學內容之一,學習好漢字是學習任何學科的前提。而字理識字作為一種漢字學習方式,是由教師對不同的漢字構造原理進行總結和歸納,并且運用于實際的教學課堂中[1]。
字理識字的教學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對漢字的傳統書寫方式或漢字構造的運用進行系統的教學。由于我國的漢字是由筆畫和偏旁部首構成的,所以漢字的書寫就是按照特定的構造方式來表達。字理識字就是利用漢字的字形和字音進行教學,先從漢字的含義和形聲為起點,再加以聯想完成漢字學習。
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課堂中,可以通過將傳統漢字構造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所學的內容。并且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和課堂學習氛圍對字理識字的學習方式進行調整,變成更適合自己班級學生學習的方式,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思維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提高整體漢字學習效果。
2.1 教學內容由淺至深,帶領學生追溯漢字本源。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漢字、記住漢字僅僅只是將漢字原本的意思記住,卻并不注重漢字的演變過程,也不過多探究漢字的本源及發展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這點引起重視,嘗試著引導學生對漢字構造演變和文化發展進行深入了解[2]。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甲骨文,再根據漢字演變史為學生依次展示金文、大篆、小篆等字體,讓學生能夠對漢字在歷史演變中變化的字形產生深刻印象。
教師在進行字理識字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當堂課所需要學到的文字的各種字形準備好。在正式開始教學的時候就可以依次為學生展示文字字形的不同變化,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這個漢字的古意和現在的含義。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認識了漢字,還理解到了漢字相關的含義和文化知識。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漢字的記憶能力,加強了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對漢字的認知程度。
2.2 為學生識字提供豐富材料。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觀察能力取決于教師正確的引導和豐富的素材。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呈現出相關的文字圖片,它們可以是漢字的不同字體形式、也可以是具有漢字含義的圖像等等[3]。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描述自己所看見的圖畫。在初次回答時學生的所說的答案大多會是較為散亂的,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關注點都不同,所以教師應當從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對漢字有正確的認知。只要教師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漢字教學時仔細觀察學生并及時對他們進行指導,學生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給出正確的描述答案。這樣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更是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2.3 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識字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強動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對教學方式進行更改,吸引學生對漢字學習產生興趣。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舉行小游戲,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盒子以及動物的卡片,在卡片上面標注漢字再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們分成小組進行比賽,教師說到哪個漢字時,學生就需要找到相應的卡片放進盒子里,最后看哪組放的正確漢字較多便獲勝。通過這個過程教師可以檢測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記憶程度,學生也可以一邊游戲一邊復習學過的漢字。或者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投放漢字圖片,以計分搶答的形式進行游戲。諸如此類的游戲很多,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游戲點燃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用這種方式進行識字學習,能讓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猜謎的喜愛,將漢字含義以及相關內容變成謎語,讓學生參與到猜謎之中。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既學會了漢字還加深了對漢字含義的印象,并且通過思考謎底,加強的學生的問題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
2.4 歸類學習。在字理識字教學過程中,歸類學習也是對教學幫助極大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歸類和探究的活動,讓學生們圍繞著漢字的偏旁部首等特征進行分類,讓學生通過同類型漢字的特性,嘗試自己找出區分漢字的規律。教師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讓學生將漢字含義或讀音進行分類,找出其中的多義字、同義字或者多音字等等,當然這樣的活動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單獨完成是較為困難的,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小組比賽,既增加了活動趣味性,也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4]。在學生參與主題歸類和探究活動時,可以讓學生組隊進行共同學習,能夠起到互補的效果,讓他們能夠在彼此之間發現對方的優點又或者是能找到對方在活動過程中忽視的問題。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在交流中能力一起得到提升。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漢字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形成組隊關系共同學習也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互相進行鼓勵和啟發,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學習效率。
2.5 拓展識字渠道。在小學低年級時期,學生學習漢字的時候主要依賴于課本內的文章。但是僅僅只是通過課本學習無法更進一步的擴展學生的見識,并且能夠學習到的漢字數量也是有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利用生活空間識字。學生可以將生活中所遇見的、與課本所學的字形、字義想近的漢字進行聯想學習,能夠有效的拓展識字空間[5]。并且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之中的識字渠道有許多,例如課外讀物、電視電腦等等,讓學在能夠主動識字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學習漢字的快樂。
綜上所述,學生在進行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加強學生對漢字文化的了解、又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且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初步認識知識的階段,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帶領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認識、分析漢字的特點,通過字理識字的方式,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漢字是非常有趣的,由興趣為起點,加強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