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湖鵬 王靜 王圣杰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目前為止的大學生都面臨著創業難、就業難的問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的教育不到位,很多時候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都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實踐技能。目前的計算機領域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相互脫離,或者說沒有很好的進行聯系。很多情況下都在做一些表面文章,導致最終實現的教學與設想有一定的差距,并且企業在進行參與學校教育的時候,給學校要求的課程標準與真實的的工作需求有著較大的差距,這就導致了在學生進入企業之后工作內容與所學內容不符,而學了一些無用的東西,這對企業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耽誤。所以企業要做好相應的教學工作,不能與學校教育脫離,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所以說企業在課程改革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教學中大都采取的是理論式教學,而人才培養計劃是可以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以理論為基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注入相關的實踐教學,在講解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的時候,也要跟實踐相關聯。
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下教育的課程改革應當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基本能力訓練階段,這個階段下更注重學生基礎的培養,通過多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基礎能力,例如社會實踐活動,并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因為社團也是一個小型社會,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交流與表達能力。在第二個階段下,就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一個著重培養,通過加強課程教學來增加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來增加學生的工作經驗。第三個階段就是對于能力的培養,這主要通過實習等貼近真實的培訓來對增加學生的能力。不僅如此,在學個整個階段下,都要充分讓學生進入到實際工作中,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提升,增加學生的實干能力。
在創新創業下教育的教改下,學生需要深入市場,對當前市場所存在的一些計算機平臺進行了解,并且熟悉其操作和管理,將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融入到平臺中,利用企業提供的良好環境進行對平臺的深入研究。從各種不同的平臺中研究出相應的特點,明白其優點與劣勢,這樣才能幫助移動平臺實現更好的發展與改進,不僅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優勢,更是對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并且通過創新創業下教育的改革方式將企業搬進學校,通過與企業的深入合作,將企業良好的資源和服務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讓學生從中學到相應的專業知識,并且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讓學生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企業得到相應的勞動力,這其中包括對課程的設計,教學環境的研究,教學方法的探討,并且制定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企業定期派人員對學校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講座,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優秀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課堂來學習到應有的專業知識技能,從而更好地為企業工作,最后通過所制定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幫助企業和學生發展。
創新創業下教育的一大目標是讓學生充分了解市場詳情,對市場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保證學生對移動市場具有靈活應對的能力,每一類平臺都可以根據市場調研來幫助學生了解移動平臺市場需求和使用情況,再根據調研情況對熱門平臺進行搜集,以此來了解熱門平臺都有什么。然后以消費者的身份對相應的平臺進行體驗,直觀的了解到平臺情況,并且對平臺進行分析評價來明白平臺所具有的的優點和缺點,然后通過企業平臺操作時間來學習相應平臺所具備的知識點,最后進行分析總結。
創新創業教育重點就在于企業上,學生最后學習的成果也是在企業上進行檢驗,因此企業是最好的學習鍛煉場所,學校要與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在學校即便教師開展再為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無限貼近實戰,但都不如真正的實戰能學到的東西多。學校與企業的教育環境截然不同,因此學校要講教授內容帶到實踐中去,增加學生的實干能力,深度建立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關系,保證育人路線的健康完善,又能順應時代,讓知識與時俱進,需要在制定教學標準的同時,也要讓企業參與進來,彌補學校方面的不足,讓教育制定更加完善。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工學結合的新型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校學到足夠的底層知識,然后將學生放入到實際工作中進行社會工作經驗的學習,然后再重新回到學校中繼續學習,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能更好的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校與企業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讓企業工作人員到學校進行教育培訓,將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快的成長,這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更深層次,更廣泛的進行知識體系建設。
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學生需要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為自己的創業打下良好基礎,為自己在創業的過程中少一些風險,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增加實踐性教學,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增加創業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