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湖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近年來,在新課改政策的實施下,為滿足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對于專業化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應進行優化更新,以與新時代發展的腳步相融合。在對工科數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時,應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將數學學科與專業學科的教育資源相整合,以提升整體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效率。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型學科,其是工科類專業中的必修科目,在正確的課程設置下,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等。在進行專業化教導時,傳統教育一般將數學作為一種工具型科目,對學生進行定性思維的教導,在部分教學層面,無法進行知識的縱向延伸,致使數學課程過于形式化,在無法推陳出新的局面下,不利于工科數學教育的開展。為此,在對工科數學進行教學改革時,應從教學觀念方面進行整改,充分意識到工科數學的教學意義,并將其與專業素養教學模式相結合,為學生搭建創新型教育平臺,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并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創新思維、模型思維、邏輯思維得到鍛煉。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為保證內容改革的合理性,應充分調動教學資源,搭配先進的教學思想來對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設置,同時應打破學科體系之間的隔閡,將專業化體系與學科化體系有機結合,以此來實現教學內容的互通,提升各類知識的實際滲透度,以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性的學習思維。通過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型設置,可令學生對學科及專業進行的全方面了解,并可通過教學觀念的滲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宏觀調控,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對問題進行多維度知識的了解,對各類問題進行本質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在進行內容講解時,應注重內容的融合度,及時對新興知識進行加講解,并結合專業課程,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時,應以實際教學目標為主體,對數學課程體系進行模塊化構建。由于工科數學具備嚴謹性、科學性、邏輯性等,且與實際生活、工作等密切相關,為此,應以實際教學特點、教學內容、專業方向為主體,對各項教學節點進行正確設置,以此來提升工科數學的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積分、微積分、線性代數、級數方程等問題進行教學時,可建構一種數學教學模型,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抽象化記憶程度,同時也增加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相互滲透率,以來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在對課程體系進行建構時,應結合學科所占用的學時,對課程體系進行合理化、科學化編排,將教育資源、專業資源進行融合,進一步健全課程體系,以實現工科數學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在技術行業、專業領域的不斷發展下,為教學事業帶來新的挑戰,為迎合現代化教學模式的發展,需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基本以理論型教育為主,在復雜的公式、理論下,教師對學生進行機械式教導,將為學生營造沉悶的課堂氛圍,降低整體教學效率。為此,應將先進的教學技術引進到工科數學教學中,為學生建構多元化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多媒體技術作為現階段教學領域常用的輔助設備之一,通過設備可為學生展示立體化、模型化數學知識,在工科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板書、口述、多媒體演示的手段,將數學科目中的難點進行分段講解,以提升教學效果。在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令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開展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模式,令學生以問題為出發點進行研習,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性與積極性,做到學生與問題之間的交互發展,以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關聯思維等,為學生專業素養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在教學觀念、課程內容、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的改革下,為學校工科數學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多種教學途徑,在部分與專業相契合的數學學科可提升實際教學效果,令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性、邏輯性發展,進而達到教育縱向發展的腳步,使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建構思維模型,使知識可進行立體化傳輸,進而增加學生的專業化素養。
綜上所述,在對工科數學進行改革時,主要通過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問題為主體,將學科內容與專業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建構立體化的教學環境,進而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以此來滿足新時代復合型人才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