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策
沈陽鑄鍛工業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21
渣罐產品通常設計成圓形或者橢圓形,罐底是球形或類球形,因渣罐是用于運輸高溫液態鋼渣,所以在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
本件產品(見圖1)用于出口德國某公司,由于訂單數量較多,受場地因素限制,導致工期較為緊張。因此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用新工裝(見圖2)提高生產效率就成為生產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圖1 渣罐產品

圖2 渣罐新工裝
沈陽鑄鍛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9.7m3渣罐,外觀呈圓球形,表面積較大,高度較高,關鍵尺寸為耳軸間距,關鍵鑄造缺陷控制部位為罐腿及耳軸基座位置,不能有縮孔、縮松及裂紋類缺陷(該位置進行UT+MT無損檢測)。
針對此鑄件特點,需考慮以下對鑄造質量和生產成本的影響因素:自身“薄皮大餡”結構,造成砂鐵比高,原材料消耗過大;整體形狀不利于順序凝固;罐腿及耳軸基座位置由于薄厚不均易產生裂紋;內腔砂型對獨立鍛造耳軸收縮的阻礙;高度差大及型腔表面積大,在澆注過程中易產生氣孔。
針對以上影響因素,確定該鑄件工藝要點如下。
1)根據渣罐形狀,設計專用砂箱,主體輪廓尺寸保證最小處吃砂量為20mm。
2)采用罐口向下的造型方向,利于鑄件的順序凝固,上部冒口集中補縮罐腿及罐壁較厚的位置,在耳軸基座部位設置明冷鐵,減少該處模數,使整體模數趨于平均,局部易燒結位置敷鉻鐵礦砂激冷,降低產生裂紋的風險。
3)對耳軸芯做局部工藝減量,避免凝固收縮過程中所受到的阻礙。
4)澆注過程中做好鋼液流量的控制,保證內澆道在外皮位置切向進入,降低沖砂風險[1,2]。
外冷鐵重量G外、表面積S外、厚度T計算如下。
1)所需外冷鐵總質量:

式中G外——外冷鐵重量(kg);
V熱——鑄件熱節體積(dm3);
M熱——熱節處的鑄件原始模數(dm);
M鄰——與熱節相鄰的鑄件模數(dm)。
2)所需外冷鐵的總面積:

式中S外——外冷鐵表面積(dm2);
V型——型腔體積(dm3);
M無——無冷鐵時鑄件模數(dm);
M實——有冷鐵時鑄件實用模數(dm)。
3)外冷鐵厚度的選擇計算:根據熱平衡的關系有外冷鐵厚度T=0.64d(d為鑄件的熱節圓直徑或壁厚),工藝上按T=(0.5~0.8)d來選取,以彌補可能出現的過熱影響,特別是在外冷鐵上流過的鋼液影響。
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出外冷鐵重量G外、表面積S外、厚度T,參照鑄件本身輪廓尺寸,采用低碳鋼鋼板切割,最終焊接成符合要求的冷鐵砂箱,各組元采用螺栓把合連接[3]。
(1)造型 采用樹脂砂造型,造內胎芯時,需要將內胎框架放置于刮平的地坑中,填砂至下法蘭所在平面,并埋入內澆道、橫澆道,沿法蘭面為基準刮去殘砂直至水平。將渣罐下半模型放置于內胎框架之上,找正位置,保證四周填砂厚度均勻。使用混砂機從框架內部填砂,采用特制布袋導入型砂,填滿木型與框架內壁空間,同時注意搗固舂實并控制同步好硬化時間(在此需注意在隔板上的孔內固定鋼筋用于加固砂型,防止塌箱,減少作業風險);扎透氣針,氣孔單位面積上數量合適,不宜過多或過少;保證框架內部距離中心200mm新砂厚度,在空腔部位填滿干砂塊以及適量回用砂,加入草灰用以減少凝固過程中對鑄件的收縮阻礙,放空心繩做好排氣。舂制外型,將鍛制的耳軸芯預埋至模型指定位置后,按照模型水平基板與外胎框架的定位基準,固定好外冷鐵框架,填砂并刮掉殘砂,注意保證冷鐵框架最外端外露,不要有型砂覆蓋,以達到最佳散熱效果。
框架砂箱如圖3所示,模擬結果如圖4所示,內胎芯的制作如圖5所示,外型的制作如圖6所示。
(2)熔煉澆注 熔煉設備為20t電弧爐,一爐澆一件,采用底注式漏包,澆注溫度為1580℃,稍高于非冷鐵砂箱式鑄造方式,鋼液精煉脫氣徹底,降低氣孔產生概率。鋼液上至冒口1/3時加保溫劑,并改由冒口專用澆口澆滿,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冒口的補縮效率,彌補底返式澆注的不利影響[3]。

圖3 框架砂箱

圖4 模擬結果

圖5 內胎芯的制作

圖6 外型的制作
(3)鑄件清理 鑄件澆注完畢后在地坑中每隔一定時間進行紅外測溫槍測溫,發現在30h后溫度下降明顯加快,最終達到出坑時間較不使用冷鐵砂箱時間縮短大約30%。
(4)生產驗證 此批渣罐鑄件前期生產10件,對耳軸基座及罐腿等關鍵部位進行UT、MT檢測,無重要鑄造缺陷,且試塊各項力學性能及金相組織較之前有明顯改善。
冷鐵式框架砂箱的應用是一種生產上的新穎嘗試。優點:冷鐵工裝一次性制作可循環多次使用,減少工人對冷鐵回收及造型放置冷鐵的工作量;加速散熱,降低鑄件凝固時間,對鑄件內部組織形成較為有利;減少地坑停留時間,縮短生產周期;大量減少型砂的使用,較之傳統工藝原材料損耗降低30%~40%。缺點:工裝設計及制作成本較高,受訂貨數量制約;專用工裝的前期使用要求工人有一定的精細化操作能力。
因此,在設計鑄件冷鐵式框架砂箱時,為保證適應產品,提高質量與效率,要充分考慮產品的結構、特點,只有經全面細致的科學計算,才能根據產品自身的特點設計出最合適的工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