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磊 徐 丹 聞 瑛 江雯涵 周海燕 楊 磊 楊進平 陳后勤
帕金森病(PD)是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癥狀較多,認知功能障礙為其較為常見的癥狀之一。P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幾率遠高于正常人[1],且病程越長,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就越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與PD有密切關系[2-5]。長期服用左旋多巴可使PD患者Hcy水平進一步升高[5],而高Hcy血癥可增加PD患者發生癡呆的幾率。目前治療PD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使用多奈哌齊、美金剛等,但作用有限。筆者采用益氣活血通絡法聯合多奈哌齊治療PD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一些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20年3月在我院腦病科就診的60例PD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66.39±11.54)歲;病程(76.45±68.33)個月。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64.89±12.36)歲;病程(80.21±72.16)個月。2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統計學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PD按照英國腦庫診斷標準原發性帕金森病進行診斷。認知功能障礙采用MMSE量表進行判斷,27分以下判定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根據分值進行分級,21~27分為輕度,10~20分為中度,9分以下為重度。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符合PD診斷標準,MMSE評分在10分以上的患者,即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3.2 排除標準①MMSE評分小于9分的重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②近3個月內曾使用B組維生素的患者;③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患者;④帕金森綜合征及帕金森疊加綜合征患者。
1.4 方法
1.4.1 診治方法對照組口服鹽酸多奈哌齊(衛材藥業,5 mg×7粒),5 mg,每晚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補陽還五湯加減口服。具體藥物如下:生黃芪30 g,赤芍、當歸、桃仁、紅花、地龍、炙遠志各10 g。伴肝腎陰虛者加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懷牛膝各 10 g;伴心脾兩虛者加黨參15 g,炒白術10 g,炙甘草 5 g;伴脾腎陽虛者加肉桂(后下)5 g,炮附片(先煎)10 g,茯苓15 g。水煎服,200 ml,每日2次。2組患者均治療4周。
1.4.2 觀測指標①血漿Hcy水平:所有患者在入組時及治療結束后均進行血漿Hcy水平的檢測。檢測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置于抗凝管,分離血清,采用高壓液相色譜儀測定Hcy含量,參考值范圍為5~15 μmol/L。②MMSE評分:經過培訓的神經內科醫生,于治療前后對入組患者進行MMSE評分,總分30分,低于27分認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③日常生活能力:使用ADL量表進行判定,滿分100分,60分以上為基本自理,19分以下完全失能,20~39分為大部分失能,40~59分為部分失能。每位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一次評分。
1.4.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體現結果。結果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血漿Hcy水平比較對照組治療后Hcy水平無變化,治療組較前明顯下降(P<0.01),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 (例,
2.2 2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2組治療后MMSE評分均較同組治療前升高(P<0.0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ADL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ADL評分均高于同組治療前(P<0.05),其中治療組升高更為明顯(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 (例,
PD在中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其臨床癥狀分為2大類,即運動癥狀和各種非運動癥狀。認知功能障礙為PD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隨著病程的進展,發病率逐漸升高。有研究表明,80%的PD患者病程中可出現認知功能減退,其中約有一半的患者會發展為PD癡呆[6](PDD)。PDD患者晚期時記憶力下降,工作、社交及生活能力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還伴隨精神、行為及人格異常。這些失能表現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給家庭帶來較大的負擔。然而目前的治療手段尚無治愈或明顯改善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方法,癡呆的治療在世界范圍內依然是一個難題。如此一來,我們關注的重點就應從“治”轉為“防”,延緩疾病的進展成為PDD防治的關鍵。
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PD患者的血漿Hcy水平較高,而Hcy與PD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高Hcy血癥可通過顱內微血管病變、內皮功能障礙、氧化應激、神經毒性及細胞凋亡等多種機制引起認知功能下降[7]。因此,臨床上治療PD患者時應當注意降低Hcy水平,使其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內,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PDD的發生或發展。
帕金森病及癡呆在中醫學中分別稱為“顫證”“呆病”。二者均常見于中老年人群中,其病機也存在一定相似之處,多以本虛為主,虛實夾雜而發病。顫證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為風,此風多為內風。內生之虛風常見于肝腎不足、肝風內動及氣血虧虛、血虛風動。有學者認為“氣虛絡瘀”為顫證發病的重要因素[8],因顫證多老年起病,再加上中年以后脾胃功能日漸衰退,導致其運化無力,水谷精微無法化生氣血而致氣血不足,故顫證氣虛者多見。內風的治療方法上,遵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原則,使用益氣活血通絡治法,可使氣血虧虛而產生的虛風自滅。呆病病位在腦髓。《醫林改錯》中提出“瘀血也,令人善忘”[9],可見瘀血為呆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呆病也常見于中老年人群,此類人群常因年老體虛,氣虛者多見,氣虛則推動血液運行無力而瘀血內生,無法載津液上行腦竅而致腦髓失養,進而發生癡呆。由上可見,氣虛血瘀絡阻為顫證與呆病共同的病理機制,治療上可采用益氣活血通絡之法。
補陽還五湯為益氣活血通絡之代表方劑。具有改善微循環、抗炎、抗氧化、刺激神經再生等作用[10,11],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12],此物可緩解患者癡呆癥狀。此方可通過以上幾種作用起到緩解PD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效果。另外,補陽還五湯可降低血漿Hcy水平[13],高Hcy血癥可增加P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而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Hcy水平較對照組低,因此筆者推測補陽還五湯可通過降低血漿Hcy水平達到改善P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目的。方中重用生黃芪為君藥,為補氣之要藥,氣旺則血行,使血液運行順暢而減少瘀血產生,元氣充足則可攜營血上至腦髓,使腦髓充養而思維敏捷。現代動物實驗中表明,黃芪提取物可抑制老年癡呆模型大鼠神經細胞凋亡[14]。當歸活血祛瘀,通經活絡,為臣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及其有效成分有促進神經遞質代謝等作用[15],君臣合用,奠定全方益氣活血的基礎,并且可通過其有效成分改善患者癡呆癥狀。赤芍、桃仁、紅花助當歸活血化瘀,地龍通經之力尤甚。本研究中使用炙遠志可聰耳明目、寧心益智。方中7味藥物聯合,使氣旺血行,脈絡通暢。
綜上所述,使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PD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有理論依據。本研究使用此方加減可使PD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血漿Hcy水平降低,可提高患者的MMSE評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