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龍
【摘要】在國際貿易格局發生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形勢下,國家提出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應變戰略。作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橋頭堡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更應與時俱進、主動作為、實現創新、引領各地。文章通過分析自貿區自身定位和特殊條件,結合國家戰略和發展方向,從參與國際優質資源分配、打造高端制造業、發展服務貿易、優秀人才引進及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議,供自貿區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關鍵詞】自貿區發展;雙循環經濟;政策實施
【中圖分類號】F752.8
自2013年國家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國內成立了十八個自貿區(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與傳統保稅區、保稅港以及各類經濟開發區不同,自貿區具有新的定位和功能,突出了投資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特征,進一步對標全球先進自貿區和自貿港政策制度和方法措施,強調國際通行規則,打造特殊功能,并能將制度創新、職能轉變等成功案例復制推廣到國內其他地區。但是,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經濟體紛紛與有關國際經濟貿易組織脫鉤,重新構建雙邊和多邊經貿關系,著力打壓我國貿易增長和技術進步,以及2019年底以來突發的全球性新冠疫情肺炎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戰略思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前沿的自貿區,必須緊跟國家戰略,調整工作思路,在暢通國民經濟,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進行新探索,實現新突破,做出新貢獻。
總體指導思想上,要充分依托更為開放的自由貿易條件,發揮自貿區在投資、貿易、金融、運輸、數字和人才等自由流動優勢和特殊稅制安排條件和風險監控經驗,打造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的樞紐,構建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的平臺,形成和維護完整產業鏈和高端價值鏈,賦能國內產業發展,并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一、憑借投資自由和金融自由等優勢條件,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活動,優化配置國際國內兩種經濟資源,打造特殊經濟功能
國內企業曾經大力并購歐美先進制造業企業,以彌補自身的短板。如上海汽車收購英國羅浮汽車全部制造技術、東山精密收購偉創力旗下超毅公司、巨星科技收購瑞士儲存設備Lista、諾力并購基金收購法國智能裝備savoye等,都是在當時極為困難的條件下實現的。而自貿區企業在對外投資、融資、結算、外匯賬戶、稅收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條件。例如鼓勵境內投資者配置境外資產,并購或入股國際優質科技企業,進行技術貿易和技術轉讓;并購或入股科技類基金,或成立自有的科技類基金,掌控相關科技研發機構或生產企業;并購或入股供應鏈頭部企業或核心環節;開展新型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通過貿易組合引入科技企業和銷售渠道。使自貿區(港)成為統籌發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樞紐。
二、發揮自貿區的產業政策優勢,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瓶頸,做大做強國家需要的高端制造業
自貿區應站在國家戰略高度,目光向外,依托自身優勢,為國內產業發展做出特殊貢獻。切不可虹吸國內資源,擠占國內市場空間,把自貿區變成經濟開發區。要聚焦國家亟需發展的領域,例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突破國際圍堵壟斷,打出一片新天地。為此國家和各省市給予自貿區大量特殊支持政策。對重大科技攻關、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進口替代等給予關稅減免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支持建設各類實驗室、工程中心、運用場景。在執行原產地政策上,要把重點放在引進重點領域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關鍵零部件上,吸收消化先進加工工藝和管理經驗,通過區內集成,提高企業總體生產技術水平,逐步形成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并為完善國內產業鏈提供幫助。
三、依托自貿區服務業開放等制度和措施,大力發展國際服務貿易
數據表明,過去幾十年全球服務貿易增長速度高于貨物貿易和GDP增長速度,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我國則是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逆差國,2019年逆差達到15 000多億元。在結構上知識產權使用費成為第二大逆差項目,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比例很低,大量高附加值收益被他國獲取。
我們認為,發展服務貿易是自貿區的重大任務,服務貿易額是衡量自貿區優劣的關鍵指標。國家專門設立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北京自貿區,突出服務業開放和數字經濟發展,希望在全國起到服務貿易發展的引領作用。甚至有專家指出自貿區可以不搞制造業,而以服務業為主。例如香港、迪拜、巴拿馬等,服務業占GDP較大比重。目前各自貿區除了海南和上海臨港面積較大外,均在120平方公里內,留給制造業的空間很小,而給予服務業的空間無限。例如我國在數據服務貿易領域就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北京國際服務貿易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我們要把服務貿易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借助各地自貿區獨具的海港、空港、數字港、陸上口岸等條件,用好船籍港、航權等政策和海事商務仲裁等條件,發揮區內運輸自由制度優勢和跨境數據自由流動端口通道條件,率先進行跨境數字安全有序流動試行,引進國外各類服務貿易商,讓在外中資經貿機構回流自貿區,集聚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增值服務、交通運輸、建筑和其他工程、電信及電信增值、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旅游健康等服務業。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區內企業加快創新,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增加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在開展離岸貿易,海外并購等活動中,優先采購區內和國內服務貿易商提供的服務。
四、利用人才自由流動,數字便捷連通等開放政策,助力“大循環”
人才流動帶來知識流動,科技創新以及知識匯聚形成的聚集爆發效應,科創團隊和科技領軍人物層出不窮,形成新的科技學科門類和部門,占據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最為重要的元素。而自貿區具有最好的國際人才流動政策和人才發展環境,是實現人才在國內外自由流動的最好平臺。例如:各地自貿區有關人才引進和交流,內外數字連通措施(海南自貿港優先建立根服務器鏡象節點和域名系統),有利吸引國外科學家過來研究研修,建立專門實驗室,或與各方機構合作研究(上海臨港新片區正在建設頂級科學家社區)。有關機構和企業可利用自貿區境內關外政策,建立離岸孵化基地、離岸創新基地,大力培育科技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扶持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如上海臨港新片區的離岸孵化器與海外科技園,海南??趪H離岸創新基地)。吸引國外名牌理工類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來自貿區獨立辦學或合作辦學,開設緊缺學科,為國內培養緊缺人才,并培育類似硅谷的創新創業氛圍,使之成為中外人才協同創新的重要基地。
五、依據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授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在參與國際經濟治理方面做出成績
目前,各國都在進行雙邊和多邊經貿關系或協定談判磋商,研究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政策方案,關心全面和先進的亞太經貿協定(TPTPP)等進展情況。我國在堅持經濟全球化,實施更大力度的開放政策下,如何加快與世界各經濟體和貿易組織的深度合作十分緊迫,如何深入各項談判取得較大的發言權十分重要。而自貿區更應利用自身的特殊條件,主動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運行規則的引領或制定,具有特殊意義。當前可以做的就很多。例如,北京和上海技術交易所國際板實際運行,設立國際商事法院和海事法院,引進或建立各類國際仲裁機構,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國際油氣和金屬糧食等商品交易平臺。建立各類商品交易指數,期貨指數,航運指數。建立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各國自貿區評價體系。制定各類技術標準、商品標準、采購標準、排放標準,由專家提出海南自貿港可參與東盟多邊經貿協定等,為國家參與雙邊和多邊貿易談判,應對國際壟斷和打壓提供數據、案例、規則、措施和風險測試等有力依據,成為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