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婧涵 王開秀 李晨陽



【摘要】文章基于2013——2018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研究了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了高管薪酬與市場化進程對二者關系的影響。研究表明: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以及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高的公司審計費用更高;高管薪酬高時會降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市場化進程高時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更加顯著。
【關鍵詞】股權質押;審計費用;高管薪酬;市場化進程
【中圖分類號】F239.4;F275
一、引言
股權質押融資在最近幾年逐漸受到企業的關注,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在程序上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對于質押資金的目的及用途沒有強制性的披露政策,并且股東在獲得現金流權的同時一般不會喪失對于企業經營決策的控制權。另外,質權人也很樂意接受股權這種流動性比較高、價值容易評估的擔保物。當然,股權質押融資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質押后如果股價不斷下跌,一旦低于警戒線質權方就會讓公司繼續補充抵押物,若無法補充,一旦股價到達了平倉線,質權方有權利將持有的股票賣出。若質押比例很大,股票被賣出就可能導致大股東的控制權被強行轉移。另外,控股股東在將自己的股權質押之后,為了降低控制權轉移的風險,會在缺乏資金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公司的資源,不斷掏空公司。因此,股權質押風險主要包括市場和法律風險[ 1 ],道德風險[ 2 ],以及由于高負債率所增高的財務風險[ 3 ]。
2018年李克強總理在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要采取措施來化解民營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股權質押融資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利用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缺乏的難題,但如果大股東為了達到自身的目的而濫用該種融資方式,就會損害公司的利益,進而危及到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因此,研究股權質押對于企業、資本市場等產生的不同經濟后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審計收費作為審計市場研究的熱點,能夠直接影響到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質量。審計收費的多寡主要由審計成本與審計風險決定,審計師在定價時是否會考慮到企業的股權質押問題?是否會投入更多的成本去調查質押資金的目的及用途?事務所所面臨的風險又是否會因為企業進行了股權質押而有所增加?這是本文首先要研究的問題。眾多研究者也對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的關系進行了探索:Hay等[4]發現,審計人員在面對存在股權質押的企業時,會擴展審計范圍、增添審計程序、投入更多成本和制定更高的審計定價;張龍平[5]研究發現,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比不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審計費用更高,并且這一情況在民營企業、法治環境好的地區更加顯著;翟勝寶[6]發現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審計師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并且更可能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任莉莉[7]研究發現股權質押會造成審計延遲情況的出現以及審計費用的提高,即大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會加大企業的風險,審計師會增加投入,因此審計費用會提高;魯俊[8]發現內控質量好的公司會弱化股權質押與審計定價之間的正向關系,并且審計師更可能出具標準的審計意見;曹志鵬[9]以我國創業板的2596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發現股權集中度可以降低二者之間的正向關系。
本文在借鑒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首次引入高管薪酬和市場化進程對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企業審計費用的關系進行進一步研究,高管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其獲得的薪酬激勵能否促使其積極提高企業的績效,建立良好的內控體系,從而對股權質押行為形成有效監督?市場化進程作為企業外部因素,又是否會對股權質押與審計收費之間的關系產生影響呢?這是本文另外要探索的問題。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的關系
我國的資本市場一般將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解讀為一種消極信號。鄭國堅等[ 1 0 ]提出控股股東一旦有該種行為則意味著股東或者企業出現了資金短缺的情況,無論該行為背后的真正動機是什么,股權質押都會使股東的控制權面臨轉移的風險。控股股東為了使股價穩定在合理的范圍內,可能會通過操縱利潤等方式進行盈余管理。又由于當前對于股權質押的情況沒有完善的強制性披露的政策,控股股東更傾向于隱瞞企業的負面消息,這樣就使得審計師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增加,審計師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財力等來調查股權質押的目的以及質押資金的真實用途,從而增加了審計成本。另外,若股東非常“完美”地隱藏對其不利的消息,審計師在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之后未能調查出不合理事宜從而出具無保留意見,投資者通過參考該意見而做出投資決策后,若股價下跌或者崩盤導致巨額虧損時,投資者可能會起訴事務所出具了不合理的審計報告,所以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也使得事務所面臨的訴訟風險增加,從而審計費用會提高。同理,質押比率高時審計費用更高。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1a: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比于不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公司審計費用更高。
假設1b: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比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低的公司而言,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高的公司審計費用更高。
(二)高管薪酬對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關系的影響
當前公司主要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進行管理,股東與高管的目標不完全一致就會產生代理成本。即高管在做決策時會考慮自身利益,可能會通過操縱企業盈余等方式將大額利潤據為己有。衛真[ 1 1 ]認為,高管薪酬比較高時,一方面高管個人的利益訴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通常會降低或者放棄盈余管理活動,減少通過不正當方式獲取公司利潤的可能性,減少損害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高管獲得較高的薪酬激勵時,會主動采取措施提升公司的績效,為公司創造更多利潤,并且會建立更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內部資金流充足時會減少控股股東進行股權質押的可能性以及質押的比例。另外,楊七中等[ 1 2 ]認為,有效的內控制度可以完善公司的內部治理,加強內部監督,對控股股東的掏空行為產生抑制,對股權質押的動機及資金用途形成監督。基于此,審計師在執行審計程序時所面對的被投資者起訴的風險就會降低,從而降低審計費用。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比于高管薪酬低的公司而言,高管薪酬高時會降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
(三)市場化進程對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關系的影響
市場化進程從政治、經濟、法治和社會等方面來反映市場化的發展情況,是企業所處的制度環境的體現。作為事務所和上市公司所處的外部環境,能夠對二者的行為起到約束的作用,并且會對審計收費以及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收費的關系產生影響。
市場化進程包含了五個方面: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程度小、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發育程度高、非國有經濟發展水平高以及法治化水平高的時代表著市場化程度比較高。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可能意味著控股股東會有更多掏空公司的舉動和公司面對更嚴重的經營風險,并且有股權質押的公司更可能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增大了與審計師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這時審計師為了調查真實的股權質押目的以及質押資金的流向,也為了降低自身被投資者起訴的風險,往往會加大審計投入,從而提高審計收費。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地區這種效應會更強,因為市場發展水平高,審計師為企業的股權質押情況所投入的各項人力、物力成本比其他地區要高。另外,市場化程度高一般意味著法制環境好,法律監管越嚴格,則企業因為股權質押所帶來的潛在的風險就可能轉化為真實的風險。現有研究表明,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的過程中,被起訴的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對于審計師來說,由于審計失敗等原因所引起的被起訴的風險也會加大。基于此,審計收費就會提高。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比于市場化進程低的地區而言,市場化進程高時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更加顯著。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初始研究對象為2013——2018年之間我國滬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并對初始樣本進行如下處理:(1)剔除當年被ST和*ST的公司樣本;(2)去除處于金融保險類行業的公司樣本;(3)剔除主要變量數據不完整的公司樣本;(4)對存在極端異常值的連續變量進行了99%和1%分位點的Winsorize處理。通過篩選最終得到16 464個公司樣本。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CSMAR數據庫與WIND數據庫,其中與高管薪酬相關的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與市場化進程有關的數據來源于樊綱等人編制的《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2016)》,其他數據均來源于WIND數據庫。數據的處理及回歸主要通過EXCEL2010與STATA15.0軟件來完成。
(二)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國外著名學者Simunic[ 1 3 ]在1980年最早開始研究影響審計收費的因素,他提出審計費用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審計成本與審計風險。之后的學者不斷細化該研究成果。現有文獻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規模、業務復雜度、事務所的聲譽與規模等企業內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審計收費的高低。由于不同的公司審計收費不盡相同,因此取自然對數(LnFee)使得數據具有可比性。
2.解釋變量
股權質押是指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時期內質押給金融機構,從而緩解其資金不足的問題。該種融資方式由于程序方便,股東能同時獲得現金流權和企業控制權等優點在最近幾年備受青睞。為了提高結果的可信程度,本文選擇虛擬變量控股股東股權質押(Pledge)以及連續變量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Pledge_r)來衡量企業的股權質押對審計費用的影響。
3.調節變量
本文選擇企業內部因素高管薪酬(LnPay)與外部因素市場化進程(Market)作為調節變量。首先,影響甚至決定一家公司發展的是高管層,因為他們運營著公司的日常活動,掌握著公司的核心技術。但高管在做經營決策時也會考慮到自身利益,股東會對高管實行激勵措施使其更大程度的為公司考慮。高管薪酬激勵是我國對高管激勵普遍采用的方式。本文選擇高管前三名的薪酬總額作為高管薪酬的衡量指標,為了使數據具有可比性,取自然對數進行衡量;其次,市場化進程是指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實力的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國地理范圍寬廣,不同地區的經濟狀況差距還很大。樊綱等人從2000年就開始量化市場化進程這一指標,該指標從政治、經濟、法治和社會等方面來反映市場化的發展情況,是企業所處的外部制度環境的體現。市場化進程的數值取自樊綱等人編制的市場化指數報告,按照中位數分成高低兩組。
4.控制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審計費用(LnFee),除了股權質押外,審計費用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本文選取企業規模(Size)、產權性質(Soe)、資產負債率(Lev)、流動比率(Lip)、公司是否虧損(Loss)、總資產凈利率(Roa)、事務所品牌(Big4)、審計意見類型(Opin)、各省發展情況(LnGDP)作為控制變量,同時控制年份(Year)與行業(Industry)。
變量定義見表1。
(三)模型構建
1.為了驗證假設1,構造出如下回歸模型:

該模型引入了市場化進程這一變量,預計市場化進程快時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間的正向關系更加顯著。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為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被解釋變量審計費用LnFee的標準差為0.675,最小值與最大值分別為11.513、17.977,表明不同企業的審計收費差距比較大。在解釋變量方面,控股股東股權質押Pledge的平均值為0.356,說明在2013——2018年間,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樣本數量占總樣本數的35.6%,在鄭國堅等[ 1 0 ]的研究中,該比例為31.2%,本文的研究結果與之接近。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Pledge_r的最大值為1,說明有部分企業的控股股東質押了其持有的所有股份。高管薪酬LnPay的標準差為0.685,最小值與最大值分別為6.719、18.049,表明我國不同企業在給予高管的薪酬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市場化進程Market的平均值為0.475,表明有47.5%的樣本企業處在市場化進程比較慢的地區。

(二)相關性分析
表3為變量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可以看出,Pledge、Pledge_r與LnFee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57、0.075,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在樣本企業中,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以及質押比率更高的企業審計收費更高,初步驗證了假設1。LnPay與LnFee的相關系數為0.403,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高管薪酬越高審計收費越高,瞿旭等[14]在研究二者關系時得出相同的結論。雖然這與本文的預期不相符,但由于相關性分析只考慮兩兩變量之間的關系,在沒有考慮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情況下,該種情況也是正常的。Market與LnFee的相關系數為0.069,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審計收費更高,初步驗證了假設3。
(三)回歸分析
1.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的回歸分析。表4為回歸結果,其中第(1)列和第(2)列分別是對Pledge與Pledge_r的回歸。可以看出,Pledge與Pledge_r的系數分別為0.038、0.062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從而驗證了假設1,即審計師在審計時,會關注到企業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并且會考慮到該行為背后可能隱藏著大股東進行盈余管理和掏空企業的可能性,從而增加審計投入以調查質押的目的以及質押資金的用途;企業刻意隱瞞股權質押情況時,事務所面臨的被投資者起訴的風險更大,審計風險提高,從而增加審計收費。
2.控股股東股權質押、高管薪酬與審計費用的回歸分析。表5為回歸結果,其中第(1)列和第(2)列分別是對Pledge與Pledge_r的回歸,可以看出,高管薪酬高時Pledge與Pledge_r分別在5%、10%的水平上與LnFee正相關。高管薪酬低時Pledge與Pledge_r均在1%水平上與LnFee顯著正相關。因此無論高管薪酬高還是低,審計師都能夠識別出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帶給企業的風險,增加審計成本來盡可能降低風險,從而提高審計收費。交乘項Pledge*LnPay與Pledge_r*LnPay系數分為為-0.040、-0.050,并且均在5%的水平上與LnFee顯著負相關,說明高管薪酬高時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從而驗證了假設2,即高管薪酬高時,高管個人通常會減少侵占企業利益的行為,同時會去主動提升企業的績效,完善企業的內控機制。企業資金充足時會減少股權質押的可能性或者比例,完善的內控制度會對股權質押的情況形成監督和制約。這樣企業整體的風險會降低,審計師在審計時所面臨的風險也相應降低,從而減少審計收費。
3.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市場化進程與審計費用的回歸分析。表6為回歸結果,其中第(1)列和第(2)列分別是對Pledge與Pledge_r的回歸。可以看出,市場化進程慢時Pledge與Pledge_r分別在10%、5%的水平上與LnFee正相關。市場化進程快時Pledge與Pledge_r均在1%水平上與LnFee顯著正相關。因此市場化進程快時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的正向關系更顯著,從而驗證了假設3,即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地區審計師為調查企業的股權質押情況所投入的各項成本比其他地區要高。另外,市場化程度高一般意味著法律監管更嚴格,由于股權質押給企業帶來的潛在的風險就可能轉化為真實的風險。對于審計師來說,由于審計失敗等原因所引起的被起訴的風險也會加大,審計收費就會提高。
(四)穩健性檢驗
1.替換被解釋變量
參照閆煥民等[15]的做法,以考慮通貨膨脹后的審計費用作為新的被解釋變量再次做回歸,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Pledge_r與LnFee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Pledge_r*LnPay的系數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市場化進程快時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率與審計費用之間的正向關系更顯著,均與已有的研究結論一致。
2.內生性檢驗
為了緩解內生性問題所帶來的的影響,本文采用了Heckman二階段回歸的方法。第一步是做Probit回歸,被解釋變量為當年控股股東是否存在股權質押行為Pledge,若存在則設為1,否則設為0。同時保留了全部的控制變量,回歸后得出IMR值。第二步被解釋變量為審計費用LnFee,解釋變量為質押比率Pledge_r,控制變量保留了企業規模Size、流動比率Lip、公司是否虧損Loss、事務所品牌Big4、審計意見類型Opin以及各省的發展情況LnGDP,同時將IMR值作為第二步的控制變量進行回歸。結果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質押比率Pledge_r與審計費用LnFee的系數為0.068,并且依舊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會對企業的審計收費產生影響,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的企業以及質押比率高的企業會被收取更多的審計費用;而高管薪酬高時會使高管受到激勵,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或對股權質押情況進行監督,從而降低審計收費;市場化進程快的地區各類成本都更高,事務所面臨的風險也更高,審計費用也更高。基于上面的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機制


首先,企業的股權制衡制度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得大股東之間會形成監督;其次,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降低控股股東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對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形成監督;最后,應該充分發揮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作用,激勵獨董或監事會成員對控股股東的不當行為進行有效監督。
(二)完善股權質押相關的制度并加強法制建設
首先,我國的法律應該出臺對于股權質押的強制性披露政策,比如要求持股達到一定比例的股東在進行股權質押時一定要披露該行為的目的、質押資金的用途等信息,便于投資者與審計師通過閱讀股權質押公告后獲得所需信息。其次,應該對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比例有一定的限制,若發現企業控股股東是借股權質押之機來“掏空”企業,則應該加大懲罰力度。
(三)質權人應加強對股權質押的管控
質權人應該對企業股東的質押比率進行嚴格的控制。通過觀察數據可以發現,有很多控股股東都是100%質押股權,一旦股價下跌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會大幅提高,對質權人的資金和利息的收回也會產生影響。其次,質權人應該對質押股份的質量進行鑒定。有些股權可能被設定了擔保,這時質權人不能“照單全收”,應該認真辨別,有所取舍。
(四)企業應完善高管薪酬激勵制度
企業應該關注高管之間的薪酬差距,差距過小會使得激勵效果不理想,差距過大又會激化高管之間的矛盾,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既可以對高管形成激勵又能保持高管之間的平衡,從而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官本仁.股權質押的特征、優勢與風險防范[J].亞太經濟,2003,(11):45-53.
[2]林建偉,劉芳.關于防范股權質押風險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6,(06):25-27.
[3]艾大力,王斌.論大股東股權質押與上市公司財務:影響機理與市場反應[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7(04):72-76.
[4]Hay D C., Knechel W R., Wong N. Audit fe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upply and demand attribute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6,23(1):141-191.
[5]張龍平,潘臨,歐陽才越,熊家財.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是否影響審計師定價策略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理論研究,2016,31(06):35-45.
[6]翟勝寶,許浩然,劉耀淞,唐瑋.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師風險應對[J].管理世界,2017,(10):51-63.
[7]任莉莉,張瑞君.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審計延遲與審計定價[J].商業研究,2018, (05):124-131.
[8]魯俊.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內部控制質量與審計師風險應對[J].財務與會計, 2018,(18):107-112.
[9]曹志鵬,朱敏迪.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審計費用[J].財會通訊,2019,(16):125-132.
[10]鄭國堅,林東杰,林斌.大股東股權質押、占款與企業價值[J].管理科學學報,20 14(09):72-87.
[11]衛真.高管薪酬、盈余管理與審計費用相關性研究[J].經濟問題,2019,(02):116-121.
[12]楊七中,馬蓓麗.權力強度、內部控制與大股東掏空行為抑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37(07):47-59.
[13]Simunic 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01):161-190.
[14]瞿旭,吳慧中,付顯瑤.高管薪酬與審計費用聯動關系研究——來自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C].中國會計學會,2012.
[15]閆煥民,劉寧,陳小林.事務所轉制是否影響審計定價策略——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5,(05):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