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陽江市海陵區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整治升級旅游環境,打造“海陸空”立體式連接大灣區城市群交通體系,全面推動海陵島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大灣區重要休閑旅游目的地,爭當廣東省濱海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陽江實現旅游資源大市向全域旅游強市跨越作貢獻。
【關鍵詞】陽江市 海陵島 濱海旅游
一、奮力沖刺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如今的海陵島,儼然成了網紅旅游點,尤其在青年人群體中海陵島更是火爆,許多人在假期來島上“打卡”。
這樣的旅游勝地,誰能想到此前卻藏在深山無人知。即使在10年前,島民也不像現在一樣能從事旅游服務業過上富裕生活,當時整個島上多是留守兒童和老人,年輕人往往都選擇外出打工。
近年來,該區充分發揮水清、沙白、天藍、山青的濱海生態環境優勢,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濱海旅游休閑度假生態島,全域整治提升旅游環,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完善旅游綜合交通建設,打造出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濕地公園等一批知名景點。該區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海陵,濱海旅游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據統計,2018年該區共接待游客913.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0.5億元。
今年以來,海陵區印發了《海陵島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019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細化各項創建任務;還舉行了海陵試驗區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誓師大會。海陵區還將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全方位地推進全域旅游項目和高質量、高起點、高標準的旅游規劃實施。通過打造大型旅游綜合體組團、建設國際高端連鎖酒店產業集群、創建“銀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發展鄉村生態游、酒店會展產業、探索郵輪游艇旅游產業、推廣海陵島國際冬季避寒海濱度假游、實施“旅游廁所革新”行動計劃、建設海陵旅游學院等“組合拳”,推動海陵全域旅游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推進城市設計、控規編制規劃
海陵島目前共有四版城市總體規劃,1992年版的總體規劃由清華大學編制,2007年版的總體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2014年版的總體規劃由法國八MA建筑設計事務所編制,2018年版總規目前正由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如今,海陵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06年底3.4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底的18.49平方公里。
海陵島主島面積107.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12平方公里。2018版總規將海陵島定位為:以海絲文化為特色的國際旅游島,粵港澳大灣區西翼的生態休閑度假中心,陽江市城市副中心。今年6月,海陵全面啟動各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先重點打造海陵試驗區中央南灣、北汀南灣和北汀北灣三大核心區域,逐步實現全島規劃全覆蓋,引進高端旅游項目,把海陵島打造成宜游度假勝地。
三、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擺在重中之重
海陵區要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擺在重中之重,要充分認識到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需要,是建設宜游海陵的需要,是惠民生的需要。今年海陵區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誓師大會召開,舉行重點項目動工儀式。今年將引進18個涉及投資總額200億元的高質量項目,全面動工建設十里銀灘升級項目、保利順峰(北洛灣)項目、美麗漁港、南海國際水產交易物流中心等18個投資總額40億元重點項目,表明該區正舉全區之力,吹響號角,向奪取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新勝利進軍,向推動海陵島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軍。
海陵區要按照“新上項目抓協調、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的思路,盯牢全年目標任務,狠抓工作落實,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抓住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的契機,切實簡化辦事程序,建立“綠色審批通道”,主動服務,協助項目單位加快做好規劃報批、土地征用、施工I午可等前期工作。加大對重點項目的督查督辦,在一線上摸實情、在進度上找差距、在質量上找不足、在操作上找問題,力促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做到以考核倒逼責任、以目標倒逼進度,確保年度重點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四、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海陵區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結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的中心工作,以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特色鄉村,串村成片,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寫}段性成果。
海陵區要采取“同步推進,遍地開花”的方式,全面啟動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海陵區閘坡鎮19個村除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的5個村外,打造2條連線連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分別是“歷史文化觀光片區”(神前村一靈谷村一沙崗村一石井村一石井豬籠嘴村)和“綠色宜居秀美鄉村片區”(新樓村一下朗村一廣陵村一金郊村一北極一山屋),爭取2020年徹底完成整治任務,為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打下堅實基礎。
海陵區還要依托已完成的全域化鄉村規劃為基礎,推進鄉村文化普查成果轉化,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打造了古色那洋、牧歌雙豐、懸壺丹濟、絲路南村、山海經農業大觀園、山底古村等一批具本土特色的旅游名村,加快連線連片“歷史文化觀光區”和“綠色宜居秀美鄉村片區”建設。
五、夯實海洋漁業支柱產業做大海洋漁業品牌
海陵區要牢牢抓海洋經濟工作,按照“夯實海洋漁業支柱產業、做大海洋漁業品牌”的占劃各部署,狠抓海水養殖,力促水產品深加工和流通,促進海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海陵島抓緊三倍體牡蠣養殖、亞高海馬等高科技海洋漁業發展,抓好南鵬島深水網箱產業園區建設。2019年上半年,全區水產品總產量8.81萬噸,同比增長2%。其中,海洋捕撈產量2.55萬噸。
閘坡國家中心漁港是全國首批6個國家中心漁港之一,為加快海洋漁業全面升級,進一步加強現代漁港、美麗漁港建設,近年來,海陵區加快閘坡現代漁港項目建設。目前該項目第一標段已進人驗收階段,第二標段完成工程量約86%,按計劃可于今年底完成總體工程建設。屆時,一個集海洋漁業、旅游觀光、水產品交易和流通加工功能于一體的現代不匕魚港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作者簡介:楊蘊(1960-),女,湖北荊州人,學士,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心理研究和婦女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