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研究當今社會的傳播媒介,通過合理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借助傳播媒介進行推波助瀾,才能夠全方位的對高校思想工作進行引領。本文通過對大眾傳播媒介印刷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進行分析,積極探索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途徑,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媒介;大學生
一、前言
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加強對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就需要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傳播力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轉化為學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些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都需要依靠傳播媒介進行傳播,可見傳播媒介在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關于不同傳播媒介對高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分析
(一)印刷媒體對高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析
印刷媒體是傳統的傳播媒介其種類有書籍、雜志、報類等,這些印刷媒體在人類媒介的發展歷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現改變了人類以口訴為主的傳播經驗、告訴信息的方式,使人的眼睛成為了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并影響了人的思維方式,它成為了人類擴充自己知識能力的作用途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上,印刷媒體能夠削弱口語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效果的影響,能夠長期保存相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本并對其文本進行詳細的解析,提供給廣大大學生進行反復閱讀,讓大學生眾更加的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而不僅僅停留在其文本上解讀,使理論脫離大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印刷媒體作為傳統的傳播媒介歷史悠久。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反映民聲其傳播思想易于大學生接受。通過印刷媒體傳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電子媒體對高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析
電子媒體的崛起伴隨著印刷媒體的沒落,電子傳播媒體類型有電報、電話、廣播、電影、通信衛星等。電子傳播媒體出現改變了公眾的話語的內容和意義,使大眾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傳播有著促進的作用。電子媒體使社會主義價值觀其感染力不斷增加,如需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意義就可以用一部影視作品來反映,通過聲電畫面的相互配合。更好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使原本枯燥文本信息變成生動、真實而且符合大學生的審美趣味的大眾文化。易于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本內容,消除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情緒,進而在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電子傳播媒體與傳統的印刷媒體相比其傳播速度更快,能夠對國家發生的實事新聞進行同步直播,讓大學生更加及時的了解國家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臺一系列的方針政策,鼓勵人們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電子傳播媒體主要以聲音和圖片來傳播信息,對受眾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只要大學生能夠聽懂普通話就不會受到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電子傳播媒體運用使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普及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網絡媒體對高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析
網絡媒體是借助國際互聯網信息平臺,以電腦、電話、電視機以及移動電話等作為終端來傳播文化信息的一種數字化、多媒體的傳播媒介,主要類型有電子圖書、電子雜志、手機報、網絡電視等。網絡傳播媒體的出現使傳播受眾與傳播者有了更多的互動,提高了大學生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積極性,推動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大學生可以通過微博、網絡論壇等網絡平臺,自由的發表自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看法。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無限的搜索來自各個媒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報道,運用超文本鏈接可以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進程,了解不同媒體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同看法。網絡平臺不僅拉近了大學生與傳播者的空間距離,而且讓大學生不斷地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促使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提高媒介傳播媒介對高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技巧
(一)傳播媒介需要創新性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息傳播上,難以利用一種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就可以達到傳播者預期的效果,這需要我們對媒介資源進行整合創新,開拓新的傳播方式,并建立一個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進行傳播的媒介,充分發揮印刷媒介、電子媒介、網絡媒介各自的優勢,從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在高校開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努力營造高校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輿論氛圍,使大學生能夠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并積極參與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只有在宣傳手段上不斷地進行創新、改變宣傳形式、遵循客觀規律、做到以人為本,并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信息的傳播。才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進行有效的傳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深入人心,讓大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在學習生活中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化,形成良好行為習慣,達到傳播者的目的。
(二)把握受眾需求
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受眾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受眾參與,傳播者的信息就變得毫無意義,研究受眾對媒介需求的分析,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受眾在選擇媒介使用存在著不同的動機,其出發點、目的性大不相同,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規律可尋。我國受眾分布廣泛,層次結構復雜,受眾的行為心理不一。大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側重偏愛網絡及手機的運用,而工人、農民則更側重對電視節目、廣播等電子傳播媒介的喜愛。對大學生選擇媒介規律進行總結細分,并研究出其普遍規律性,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具有推進作用。
高校利用大學生對媒介的依賴性,根據不同大學生受眾群體對傳播媒介選擇不同,制定對不同傳播媒介的投放量。不僅可以節約高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媒介宣傳成本,而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貼近不同心理需求的大學生。達到傳播者預計的傳播效果,形成利于高校建設意識形態陣地的輿論氛圍。高校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研究,能夠及時的了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反饋意見,能夠及時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進程進行正確的調整。重新布置高校新的宣傳計劃,利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使大學生從被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變為主動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建立健全媒介控制制度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傳播媒介向市場化發展形成獨自的企業化經營模式。企業化經營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我國媒介之間相互競爭、優勝劣汰,提高媒介傳播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媒介為了追求眼前利益,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傳播不良信息以博得眼球實現眼球經濟,甚至出現虛假報道欺騙大學生等等,不僅破壞了傳播媒介市場正常競爭秩序,而且違背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思想,對高校在大學生中傳播核心價值觀產生了不良影響,加快建立健全媒介控制制度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加快建立健全媒介控制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國的“把關人”制度,提高媒介傳播工作的職業素養,凈化我國傳播媒介信息環境,讓大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媒介活動的監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達到傳播者預期的傳播效果,實現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目標。
四、結語
高校進行意識形態工作時需要借助各種傳播媒介開展大學生思想工作,加強正面宣傳力度,唱響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新風。通過各種傳播媒介積極的開展大學生思想工作,正確引導大學生學習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調動起大學生投入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大潮中,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參考文獻:
[1] 朱國圣,林楓主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M].新華出版社,2010.
[2] 董璐編著.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 李黎明主編.傳播學概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4] 陳衛星.傳播的觀念[M].人民出版社,2004.
[5]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楊君(1986—),男,侗族,廣西柳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