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慶慶
摘 要 本文對國內正式發表的關于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課堂話語的文章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缺乏研究理論,研究內容單一,研究方法不夠全面。但當前研究在研究的規模化和系統化、實證研究方法和對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研究等方面還有待改善。
關鍵詞 翻轉課堂模式 教師話語 綜述 研究類型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38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omestic articles foreign teachers discourse in Chinese flipped classroom which have formally published. It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theory. Besides, research content is single and methods are not comprehensive.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scale, systematiz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Finally, it is urgent to enhance discourse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er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ers discourse; review; types of study
0 引言
早在20世紀國外學者就對課堂教師話語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傳入中國,它的興起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實現英語教學目標,通過梳理近六年與該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等方面對比分析傳統模式的外語教師話語與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師話語,從而發現該模式的教師話語的成就與不足,力求使今后外語教學與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接軌。
筆者在研究中發現,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外語教師話語與傳統的課堂模式的外語教師話語存在差異,所以,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一線教師,研究該模式下的外語教師話語是重要的,可以提高提高自身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國外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的研究歸類
雖然傳統課堂下外語教師話語的研究較多,但是翻轉課堂運用于英語教學的時間較短,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多是從近幾年開始的,筆者選取了近十年幾乎所有的在國內各類期刊上發表的關于英語翻轉課堂的論文,發現前五年是空白,是因為翻轉課堂在中國應用得較晚,所以學者的研究也集中在近五年。總共有14篇,為了研究分析,已發表論文被分為兩類——理論探索和理論聯系實際,其中理論探索類的論文1篇,理論聯系實際的13篇。
1.1 研究關注點
共14篇論文:1篇理論研究,占比7.1%; 12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占比92.9%。其中關于翻轉課堂模式下英語教師話語分析5篇;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中的應用5篇;教師話語在英語翻轉課堂中的英語1篇;教師改善翻轉課堂教師話語的策略1篇;高中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話語的探討或研究2篇。
1.2 研究對象
從研究對象的層次分析:在14 篇實證研究中,研究對象是大學生英語課程有11篇,研究對象是高中生英語課程的有2篇。從被研究者的專業分析:12 篇中的研究對象是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生,這些都是非英語專業。
1.3 研究方法
從宏觀層面來分析,以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為輔。從微觀層面來分析,以課堂觀察為主,問卷調查和訪談為輔。其中研究方法是課堂觀察的9篇,混合研究方法(問卷調查、實驗法、訪談或課堂觀察等)的3篇。
2 國內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研究的成就
呂京、鄭燕和呂丁(2015)用實證方式研究,針對英語翻轉課堂教師話語的不足,提出改進的策略。李漫(2016)提出可通過設定較為科學的教學流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能力。雖然國內學者對它進行了大量實證性研究,但從其他角度對教師話語做的研究較少。
陳琦和梁潤生(2016)基于多模態視角對翻轉課堂進行話語分析。趙維萍(2017)根據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自上而下地從五個層面做分析,探討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應用于翻轉課堂的優勢; 趙維萍(2016)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提出應用于應用型高校的英語翻轉課堂的三種途徑。楊淼(2019)也從多模態話語視角分析,從五個層面組成的框架討論。馬麗君和孫謹(2015)所采用的研究視角,探究出的結論與學者楊淼相似。張曉晨(2019)的研究視角也是多模態話語分析,運用混合型的研究方法,來對比分析高中英語閱讀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與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模式優于傳統教學模式。李亭亭(2020)也從多模態理論分析外語教師話語,探究教師語言與非語言特點。
鄭燕和呂京(2016)在言語行為的框架下探討了教師話語的類型及其特征,并提出改進措施。唐小毅(2020)從課堂互動理論的視角,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從教師話語量、教師提問、教師反饋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分析。賀方玲(2016)和呂婷婷、王玉超(2013)也從這三個維度探究。不同的是,呂婷婷、王玉超(2013)依托數字化資源平臺。而王文浦(2017)從話語權的視角來探究,并提出提高高校翻轉課堂中教師話語的措施。
3 當前國內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研究的不足
3.1 關于研究理論和方法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當前國內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研究在理論和實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學者已經意識到翻轉課堂模式下英語教師話語的重要性。
但是,國內翻轉課堂模式下英語教師話語研究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缺乏理論支持,大多研究套用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千篇一律,沒有新意。(2)研究方法多采用課堂觀察的質性研究,所收集轉寫語料的錄音或視頻只有一兩節課,最多不超過幾節課,缺乏質化研究的規范性。另外,樣本數量的不足、受試對象的單一。這使研究方法在效度和信度上缺少可靠性,從而得出的研究結論具有片面性和特殊性,不具有普適性和可推廣性。(3)鮮有對課堂話語詞匯、語音、語篇及其組織規約話語的研究。
3.2 關于研究對象
課堂教師話語實證研究的研究對象以大學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堂為主,而忽視了對中小學英語課堂進行話語研究。盡管我國應用語言學領域有很多因素忽視對中小學英語課堂的研究,在這暫且不再討論。然而,中國高中英語教師和英語學習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因為中小學英語教學所涉及的教師和學生人數最多,學習時間最長。另外,這些群體又是伴隨著手機、IPAD等高科技成長的一代。因此,我們不應該不關注中小學翻轉課堂模式下英語話語探究。
3.3 關于研究內容
首先,研究內容的深度不足。基本上都是與傳統教學模式對比分析的外語教師話語,只是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教師話語量、教師提問策略和教師反饋方式。并從這三個方面與傳統課堂做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教師話語較少、參考性問題多和教師反饋方面的差異不大。其次,研究內容單一。傳統外語課堂模式下的英語話語的研究多結合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語篇分析等跨學科理論,但是目前的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師話語僅僅停留在學科交叉的邊緣,未能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研究。再次,研究視角單一。基本上都是從多模態話語視角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聽覺模態符號、視覺模態符號、觸覺模態符號和多模態交互四個方面。研究內容在單一、簡化特征,不利于學習者交際能力的提高。
4 對我國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研究的建議
首先,研究應系統化、規模化。基于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研究的對象樣本小,受試對象不夠豐富,研究的結果具有特殊性,不能夠廣泛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研究的視角單一,研究的側重點也不同,所以研究的結果也有些不同。所以,我們今后的研究應該擴大樣本量,研究的層次應多樣化,研究的視角應該擴大,比如,跨學科的研究,從社會學、生態學和跨文化交際等視角深入研究。
其次,完善實證研究方法。進行國內課堂話語研究的同時,應該多參照國外的范式,開發適合本土的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外語教師話語測量工具和分析方法,比如課堂觀察量表和語料等標注系統,盡可能地建立不同層次和類別的課堂話語語料庫。根據收集的課堂語料,從不同的視角對課堂教師話語進行深入探究,有助于及時跟蹤和調整英語教師課堂話語。
最后,研究應關注中小學。一方面,國內中小學學習者的群體龐大,用時長。另一方面,中小學生又是伴隨著手機、IPAD等高科技成長的一代。所以外語界應當重視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研究。而課堂話語在二語學習領域的研究又舉足輕重。因此,有必要對中小學層次的外語課堂抽樣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從而指導中小學的教學。
5 結語
課堂教師話語在二語學習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縱觀我國近年來,我國學者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研究的成就與不足,有助于有效指導當前外語教師課程與教學實踐。同時,對翻轉課堂教師話語的探究,有助于信息化時代的教師能夠與時俱進,提高教師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的水平。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有效教學。筆者深信,通過比較目前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我們能更好地看到國內翻轉課堂模式下外語教師話語的研究輝煌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琦,梁潤生.多模態視角下的翻轉課堂話語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
[2] 賀方玲.高中英語翻轉課堂中的教師話語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3] 李漫.教師話語在英語翻轉課堂中的作用[J].教學與管理,2016(5).
[4] 李亭亭.英語翻轉課堂教師多模態話語分析[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1).
[5] 呂京,鄭艷,呂丁.論改善英語翻轉課堂教師話語的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5(11).
[6] 呂婷婷,王玉超.基于數字化資源平臺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J].中國外語,2013(3).
[7] 馬麗君.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8).
[8] 馬麗君,孫謹.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新發展——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2).
[9] 唐小毅.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英語教師話語分析[J].科教文匯,2020(3).
[10] 王文蒲.高校外語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師話語權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
[11] 楊淼.多模態話語分析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素養,2019(3).
[12] 鄭艷,呂京.大學英語翻轉課堂中的教師話語分析[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6(3).
[13] 張曉晨.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14] 趙維萍.翻轉課堂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框架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