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澎 隋素芳
(山東省東營市實驗中學 山東 東營 257091)
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更加富有綜合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學習技能,但是在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的閱讀題目時便顯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這種教學現狀,技術更改原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真正和探索到英語閱讀中的實用技巧,學生也會因此擁有學習英語的信息。本文對現階段中學英語課堂的授課方式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旨在幫助更多的教師能夠積極利用導入式教學方法進行英語閱讀課程傳授。
閱讀題目在英語考試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是中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題型,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很多中學生在進行閱讀題的解答時之所以總是出現錯誤,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并沒有辦法將英文材料中各個人物以及事件的關系進行系統的歸納,進而導致學生會在解答英文閱讀題目的時候出現邏輯混亂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講授這類題目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簡單的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制定良好的解題思路。同時,教師在講授英語閱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授課方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準備出一張白紙,并將英文課文中出現的所有人名記錄在紙張上。同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并利用箭頭、或者線段將剛剛寫下的信息進行連線,這樣有助于學生認清事件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節省很多的時間,這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不用再從文章中反復篩查關鍵信息,能夠很直觀地了解到文章的整體脈絡,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理解英語文章的核心內涵,將文章進行拆解和整理,幫助自己理清文章脈絡,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學生想要對英語閱讀富有更加濃厚的探究興趣,教師便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一些課堂活動當中。這樣,學生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當中。只有學生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課堂之上的時候,學生才能夠深刻領悟到英語閱讀的內涵。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繪制圖像,深刻學生對于英語閱讀文章的印象。同時,教師還能夠根據學生的繪畫結果來判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師在講授《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單元的英語閱讀文章時便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授課方式。教師先不要著急將課堂的核心內容進行闡釋,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將自己印象中“party”的場景繪制在圖紙上。教師隨后需要將學生的畫作進行一一觀察和分析,尋找出學生思維方式中的閃光點,并以某名學生的畫作為切入點,進行具體課程的講解。由于學生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已經進行了思維方式的激活,教師再進行英文閱讀知識講授的時候頭腦也會隨之進行快速反應,并善于將教師講述的閱讀知識運用于實際的閱讀課程解題當中。同時,這種方式能夠直接緩解學生內心的抵觸情緒,從而更好地學習英文。
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之所以無法獲得既定的教學目標,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具有趣味性的課堂環境,進而導致學生并不能夠在課程伊始之際便進入到英語課程學習的狀態當中。為此,教師一定要積極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課堂環境的再次創造。這樣才能夠切實將學生代入到英語閱讀的學習氛圍中。英語閱讀課程本身便具有更強的綜合性,并且需要學生將自身的思想感情代入其中后才能夠切實領悟到英語閱讀文章的精髓之處。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多種形式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研究英語閱讀知識的熱情,讓學生對授課內容進行進一步了解,充分挖掘學生的探究意識。隨后,教師再講述相關的英語知識時,學生都能夠將其融會貫通于自身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單元的課程時便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英語知識學習的環境當中。在這一單元中,學生會學習到有關于大象的相關閱讀文章,其中不乏很多陌生的詞匯,對于中學生而言,這種閱讀資料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所以,教師應該在講述閱讀課文前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于大象的視頻資料,學生能夠立刻對授課內容充滿探究興趣,這樣的課堂導入才是富有實際價值的。隨后,教師再對課文中的陌生詞匯或者語法進行解析的時候,學生才能夠將自身的注意力更為集中。
綜上所述,中學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一定付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教學理念的制定。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課堂環境的重新制定,讓學生能夠身處于一個多元化的課堂氛圍當中。只有這樣,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知識的學習才會富有更加濃厚的興趣,班級整體的英語綜合能力都會因此得到穩步提升,教師在實施各種教學計劃的時候也會進行得更為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