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華
(江西省永豐縣恩江中學 江西 永豐 331500)
初中語文作為初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所謂的有效性,是指老師開展教學工作后,學生能夠獲得某些方面的進步或發展。但是很多語文教育工作者并沒有重視這些內容,只是片面的強調課程進度,教學目標等硬性指標,這也使得語文課堂出現低效低能的現象。對此本文將從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入手,深度分析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1.1 教學方法單一。現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單一、枯燥、老化,而且抑制了學生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不理想。
1.2 課堂氛圍緊張。在當下初中語文課堂下,很多教師生硬的將教學內容塞給學生,強迫要求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這使得很多學生不能主動思考,不能體會學習語文的快樂。此外緊張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不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進而影響了教學效率。
1.3 缺乏交流互動。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師生互動不足。師生互動不僅是指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問答形式,更是指師生之間的深度互動。但由于時間所限,課堂上不能針對一點進行深入剖析,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總差一點點”,這也是由于師生缺少深度互動,缺少平等交流所導致的,這就使得教學依舊是單方面的灌輸,而不是知識雙向的流動。因此,初中語文課堂上抑制了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念,那么就相當于阻止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進而教學水平也無法提高。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當前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對此教師應該注重興趣的培養,讓學生發揮教學主體作用與低溫,進而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重,缺少一定的活力,這種學習氛圍雖然可以促進教育教學的推進與發展,但是并不能讓師生實現平等溝通,反而容易出現課堂留好等現象。能幫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但由于學生興趣低下導致的課堂效率降低使得語文教學更加困難,對此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巧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具以及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授課,進而促進師生互動,實現良好課堂教學環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入情景式教學法,幫助學生將文本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構架語文知識體系,以此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起學習效率。同時,也能讓教師了解該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及時進行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深入地研究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發掘教材中的知識點,勇于創新,不能只局限于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擴大教學寬度,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老師在講老舍、魯迅的作品時,可以把他們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插入課堂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再順其自然的轉回到教材教學中,學生自然會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2.2 注重課堂導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好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更加喜愛學習,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好的進行下去,對此廣大及時應該通過多種教育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深入研究課文,并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形成一定的了解,使其在最后的呈現環節中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教師開展的各種活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驛路梨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展示關于春天的圖片,并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通過連續發問,讓學生在頭腦中描述出春天的美麗畫面,然后引出課題梨花:“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究竟有什么好,為什么會和春風相掛鉤?”進而讓學生討論梨花的特點,并引出課文,并鼓勵學生帶著對梨花的贊美盡快走進文本,調動其閱讀課文的積極性。
2.3 課堂巧妙設疑,活躍學生思維能力。有了思維學生才能對知識真正理解,對文章中的內容、人物、主題才能真正有所把握。在課堂巧妙設計環節,首先要挖掘學生的興趣點來進行設疑,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起來,這就需要我們努力挖掘文本中學生感興趣的點,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孔乙己》這一課時,題目就是一個興趣點,因為學生在初讀時一定會感覺到這個名字怪怪的,抓住這個名字進行設疑,就能夠引導學生弄清這個人物的特點及人物的意義。所以在揭開本課題時,直接問:“學生你們知道孔乙己姓誰名誰嗎?”通過這一精妙的疑問,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在閱讀課文中會發現學生一邊活躍自己的思維,一邊與同學們爭先討論,隨后紛紛在課本中找出答案,激發了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借用網絡梗開展設問,“茴香豆的茴到底有幾種寫法,每一種是什么?甲骨文中茴什么樣子,作為象形文字茴的內涵是什么”。
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巧妙的提問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對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一節課如能設計幾個巧妙的問題,那么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愚公移山》一文時,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1)移山這事做起來難嗎?請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說明?(2)愚公得妻子與智叟對愚公移山得態度就是否相同?這兩個人物在情節發展上起什么作用?(3)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在對文章內容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思考,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貴以及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與創新思維。
2.4 增加交流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首先要讓學生自己去學,先自己思考,在轉入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大家相互碰撞出學習的火花,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基礎的學習方法,從“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如在閱讀教學方面,要指導學生自主、快速、多樣化地閱讀,逐步學會瀏覽、略讀、精讀,提高整體把握能力和局部品味能力,初步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
例如:在開展《孔乙己》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作者已經作者所處的環境進行了解,進而深入了解文章創作的背景,進行小組討論,并提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比如孔乙己為什么注重自己的大褂?大褂在當時有著什么樣的意義?為什么要注重“茴”字有幾種寫法?通過這些作者想要表達什么內涵?進而更好的讓學生樹立孔乙己這個任務形象。此外可以讓學生討論,如果孔乙己是一個土豪,那么他給錢的時候應該是什么動作?如果是一個沒有錢的人應該是什么動作?那么課文中排出九文大錢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心理狀態?還可以介紹當時購買能力,讓學生了解到一文大錢可以購買多少斤米、面、菜、肉,進而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孔乙己的經濟狀況,進而更好的開展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2.5 完善評價體系,構建高效課堂。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依據。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有著較強的自尊心,比起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贊許,用“渴望”來形容的最為合適。因此,教師更要注意學生的心理情況,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從自身學習情況,教師態度反饋等方面接受到的信息來提高學習積極性。尤其是來自教師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會成為學生衡量自身學習效果的標準,也會左右學生的學習態度。要想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首先要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跟蹤學生學習進程,從而為科學的評價提供依據,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以及不足。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獨特性和差異性,發現每一個同學身上的閃光點,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蘊藏著的巨大潛能。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肯定,多說一些“相信你、相信自己、你可以的”等鼓勵性的字眼并培養真誠的表情以及拍拍肩膀的小動作,通過一些鼓勵的行為讓學生能夠從內心肯定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創造力,從而實現高校課堂的構建。
總的來說,在當前我國教育教學高速發展過程中,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應該積極推廣與嘗試,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創新,進而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要成就高效的課堂,絕非一日之功,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實踐總結,根據初中生的實際學情制定教學策略,才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推動初中語文教育的發展。相信本文通過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注重課堂導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課堂巧妙設疑活躍學生思維能力、增加交流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完善評價體系構建高效課堂等盎司方法可以全面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