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衡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三垛小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生活與語言密不可分,語言與生活密不可分。對于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語與生活密不可分。經過筆者研究結果表明,認為小學英語教學當前的教學方法并未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體驗不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老師專注于英語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問題,生活化教學可以解決上述許多問題,因此,筆者提出了許多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技巧,以幫助學生能夠提高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改善課堂學習效率并吸引學生。
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僅僅對生活的一些事物比較熟悉,因此,教師必須創造一個生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融入到生活中,當學生們長時間處于這個環境中,就會默默地受到影響,有利于老師開展教學。具體內容如下:在學期開始之前,英語老師仔細研究本學期教學內容,并思考哪些內容可以用于課堂上環境布局,使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中,為生活化教育學習打下基礎。
以三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為例。本學期將有六個教學單元,其中包括問候,顏色,動物,生日以及其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內容制作一些動物的卡片,并將動物涂上顏色,然后將其粘貼在課堂墻壁上,學生在學習第二單元“Colours”以及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時,老師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卡片進行教學,,讓學生再次見到紅色就知道是red,藍色為blue,狗為dog,貓為cat等,在一個良好環境中,學生更加能夠輕松地學習英語[1]。
面對一些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氛圍比較沉悶,而是缺乏趣味性,老師可以通過將一些枯燥的內容采用生活化的語言進行講解。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在仔細閱讀小學英語教材后,筆者發現每個學期的教材內容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小學英語老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如教學三年級Unit2“Colours”這個這單元時,老師可以將教材中出現的顏色與學生穿的衣服的顏色搭配起來,英語老師讓學生告訴老師他們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以便可以將這些無聊的知識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此外,教師可以將獲得的知識整合到其他學科中。小學幾乎都有開設美術課程,老師可以將英語教學整合到美術課程中,如red、yellow、blue是三種基色,在生活中看到的每種顏色都可以用這三種顏色調制出來,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2]。
小學英語教師當前使用的大多數教學方法是老師帶領學生閱讀單詞,然后學生自己閱讀,老師講解內容,布置作業,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學習興趣和更新教學方法的問題,這導致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地下,為了提高英語生活化教學質量,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將一些視頻,照片等展現出來,學生通過觀看PPT課件圖片并理解每個單詞的含義和用法,當老師講解完教學內容后,老師可以允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便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知識。
學生的家庭作業是一種反映學生學習狀況的測驗。要實施生活化教學,英語老師必須要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并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布置家庭作業通常都是抄寫單詞,背誦閱讀文章和寫作文,學生們年齡還比較小,好玩是他們的天性,一些小學生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玩,可能會快速完成家庭作業并不管完成作業的質量。因此,通過布置生活化家庭作業,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如學完三年級Unit2“My family”這章內容后,教師可把“畫一幅全家?!弊鳛檎n后作業,要求學生用英語標注出圖中人物,個性和愛好。通過采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得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3]。
眾所周知,教材的內容來自生活,因此,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英語,要求學生每天在生活中收集英語素材,并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在生活中學習英語,一般學生們的思維都會比較活躍,喜而是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這也使學生感到英語無處不在,讓學生知道語言源于生活,通過生活去掌握語言才能使語言更加具有活力。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奔此J為:“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4]?!?/p>
總的來說,小學英語老師應讓學生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對學習的熱情。學習過程中,將英語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以為小學生學習英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