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雯 曹 麗/井岡山大學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提到,學校等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方針路線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充分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通過積極開發與利用學生黨員信息資源,了解黨內組織生活的開展情況,傳播優秀事跡,以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有利于提高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升學生黨員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對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高校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信息化管理愈加重要,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黨和國家發展學生黨員的主陣地和制高點,高校大學生入黨愿望迫切,大學生黨員隊伍穩步擴大。構建全面、富有特色的學生黨員信息系統,形成科學合理、務實管用的學生黨員信息管理機制,已經成為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緊迫任務。
沈姣(2016)認為大學生入黨需要呈交一系列相關材料,這些材料是大學生經過黨組織啟蒙教育和培養的證明。黨組織對這些材料進行審查后,將最終確定是否允許該學生入黨。材料包括入黨申請書、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表、黨校學習資料、思想匯報、團支部推優資料、學生成績單、政治審查材料、考察談話記錄、入黨志愿書、預備黨員轉正材料等。學生黨員信息系統是大學生開始接受黨的教育,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客觀真實記錄。
鄒葉薈(2018)認為19 大以來,中國進入了新時代,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高校黨建也面臨著新的情況和問題。高校黨建是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學院基層黨組織在高校黨建中處于核心地位,是高校黨委工作參與和實施的主體,發揮著戰斗堡壘的作用。學生黨員信息系統中包括學生從入黨啟蒙教育到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從入黨積極分子到成為近期發展對象,從近期發展對象到成為預備黨員,從預備黨員到轉為正式黨員,從正式黨員到接受教育、履職盡責的所有相關信息。
黨員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佼佼者,而黨員信息系統記錄著黨員學生干部在校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履歷。林珂(2017)認為高校黨員檔案是高校學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黨員從申請入黨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到教育培養發展成為預備黨員、再到申請轉正成為正式黨員期間所形成的一系列原始文檔材料的總稱。黨員學生干部信息記錄著黨員學生干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思想變化、思維理念、個性發展、處事原則和行為表現,從不同的階段和角度動態連續地反映著黨員學生干部的學習、成長、工作和生活。
“95 后”學生黨員的時代特點、互聯網信息的多元化,都對學生黨支部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學生黨員可利用黨員網絡信息平臺進行互動交流,發表自己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一定時期社會熱點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在交流互動中相互學習、彼此提高,幫助學生黨員完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現在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區域與區域之間對資料的要求不統一,就像轉組織關系介紹信有的地方仍要求紙質,普遍存在重紙質、輕電子的現象,信息化渠道并未構建好,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和管理相對滯后,也沒有專業的系統管理員,大部分都是靠自己摸索。總的來說,高校黨建工作中黨員信息管理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對學生黨員信息管理重視不夠,認為可有可無,在經費投入方面不劃算,沒有效益,不想去抓,也不愿去抓。在當下黨建工作做特色、出成效的大方向下,基層黨組織把焦點放在怎么樣去開展活動、宣傳報道,以獲得上級黨組織的關注,得到一定的獎勵或者其他工作的支持力度。那么,對于最基本的黨員個人信息管理就束之高閣,認為反正也沒人看得到成績,出不了大的差錯,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
真實性是黨員信息系統的生命,在個別的學生黨員信息中,政審材料和鑒定材料缺乏客觀性和真實性,黨員材料隨意篡改等。這些情況的出現,使得材料喪失了原始性、真實性和權威性。由于高校黨建工作的特殊性,學生黨員流動性很大,譬如部分學生在大二會轉專業,那么其前期的考察情況就要移交到下一個黨組織,往往這種學生特別多,造成黨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突然增大,與其他黨組織的對接工作難度增加。而現有的黨務工作人員,幾乎都是兼職,沒有單獨的崗位,本身就是在本職工作之外兼顧黨務工作,半路出家,沒有系統的、專業的黨務知識,時間分配上呈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由于許多黨員信息材料的更新、整理,有些時候時間上與真實情況相違背,屬于后面需要再補加進去的,出現監管不力而導致黨員成長記錄缺乏連續性。當下,高校的基層黨委大都配備了一名專職組織員或者黨務干事,但是學生黨員的檔案材料光憑一人之力全面把關難度很大,需要依靠黨支部的支持。黨支部的多數黨員黨性意識淡薄,認為發展黨員是學院黨委的事,與自己無關,只需要配合走程序,沒有嚴格執行發展的標準和規范。
部分高校黨員信息管理設施比較簡陋,設備老化,嚴重影響了保管質量和工作的正常開展。學生黨員信息存放空間有限,缺乏保密性,材料可翻閱隨意,存在無專柜保存,易失、易損等情況。由于這兩年對高校辦公用地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抓控管,縮減了大部分辦公場所,導致本就緊缺的檔案保管場所進一步縮小,原來的一間變成2-3 個柜子,與學院其他工作的資料容易混淆,造成遺失。而黨支部的管理往往依靠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一般2年換屆一次,對材料的完整情況不了解,導致部分材料在移交過程中信息公開,隨意傳遞,最后畢業時轉組織關系核查中發現材料丟失,無端的增加了材料補救工作。
馬麗(2015)提出學生黨員信息網絡化的構建可以更好地發揮現代互聯網的優勢,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同時費用低,無論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看,都是一項投入少、產出多的工程。現有的網絡平臺有全國黨員信息系統和黨務系統,其中利用全國黨員信息系統主要是全面掌握每個黨員的基本情況、黨組織的構成和組織關系的轉接。基本上,現在已經做到了全部黨員的轉入、轉出都在系統中留有痕跡,來源去向可以追溯。黨務系統,即黨務年度統計數據庫,是每年12月對本年度所有黨員的情況進行分類統計,不涉及具體哪一個黨員,只是對總情況的把握,基本上從這一數據庫中,基層黨組織可以對整個情況做一個全面概述。
但是,現有的這些黨員信息庫建設不夠完善。第一,系統的安裝和更新對電腦的要求高,許多黨組織反映根本無法安裝系統,或者系統安裝無法運行。第二,系統的使用漏洞很多,譬如全國黨員信息系統經常強制更換密碼,密碼太多太亂,反而記不住,系統進不去相當于癱瘓。第三,系統的功能實際使用不多,但是頁面顯示雜亂,導致看似強大的系統卻沒幾個有用的,混淆視聽,反而造成使用起來的不便利。
針對高校學生黨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認識不到位、隊伍素質不高、管理不規范、業務能力滯后等問題,完善和提高規范管理科學化水平主要是強化意識、專職專人、統一標準、專柜專項和建全平臺。
把規范學生黨員信息管理工作納入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領導,落實領導工作責任。從領導層面,至上而下,重視黨員檔案的管理,包括組織召開專門的黨建工作研究會,召集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和支委們共同學習探討如何發展黨員、如何規范檔案、如何管理黨員信息,不要只停留在文件通知上,很多文件通知就是一級傳一級,不會認真去研讀文件,到了真正操刀做材料的人手中,往往文件通知中的關鍵要點把握不準,胡亂理解,出現普遍性的錯誤。
黨員信息管理不僅在于避免錯漏,更需要挖掘信息,要在黨員信息中深入挖掘各種優秀事跡,加以宣傳,利用信息,提高黨員信息的開發與利用率,拓展黨員信息的服務功能。上文提到的黨務統計數據庫,其中一個統計就是受表彰情況,每個黨員的受表彰情況可能黨支部并不知道,信息歸總后加以宣傳報道,能夠在黨支部中起到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也可以讓優秀的黨員與普通黨員接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學校基層黨組織要明確專職黨建工作組織員來建立、管理與維護學生黨員信息,盡可能增加崗位職數,專職組織員真正做到專職,而不是現在的名為“專”,實為“兼”。對尚不能做到的高校,至少應該相應平衡專職組織員的本職工作和黨務工作,適當給予補貼或者工作量的互抵。在黨支部中,還要加強對學生黨員信息管理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管理科學化水平,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學生干部,基本上是大二、大三的同學,他們除了從上一批的學生干部那里零星的學習如何管理黨員信息,還應該在不影響其本身學習生活的前提下針對某一個任務專門培訓,并且由支委進行監管,最終把關,不能全權交于學生干部。
為信息管理統一標準,出臺符合自身高校特點的發展黨員工作要求,充分考慮實際操作中存在的疑點。杜絕不合規范隨意記錄,會議記錄、談心談話記錄、思想匯報等書面材料要統一格式、樣本,避免一人一模式,千人千樣。同時要為內容更新設定時間限制,尤其是全國黨員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做到有變動立即更新。
紙質材料管理采取“按人立卷”的辦法,按照專業、年級、班級、學號進行檢索。定期對工作進行回看回審,對畢業生黨員的信息要追蹤是否成功轉接下一個黨組織,對逾期未轉出的黨員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建立臺賬,妥善處理,切不可隨意處置。
充分利用中組部開發的“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還可以在不涉及泄密的前提下,圍繞政治素養、專業學習、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方面,通過建立微信群、QQ 群等方式,把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等內容上傳,將黨員的情況實時發布,對黨員的動態進行收集。比如,黨員的網絡培訓、“學習強國”平臺的利用,都可以把學習積極分子的學習經歷和學習體會與全體黨員一同分享,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