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爽/哈爾濱音樂學院
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業是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而創新創業教育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發展趨勢。為了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外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和知識進行有機的融合和滲透,為學生的創業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以推動其未來創新與創業之路的順利進行。
所謂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指有機融合了“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雙重概念的教育及教學內容。20 世紀90年代末,創新教育首次在國內被提了出來,經過不斷的教育及教學實踐與研究探索,在當今以人才競爭和知識競爭為主導的社會發展環境之下,得到了愈發廣泛化的重視和推廣。在我國各高校創新教育及教學的實施開展過程中,主要針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習慣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引導,力求全面化、深入化的挖掘和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而創業教育早在20 世紀80年代末就被提出來了,經過相關的教育及教學實踐探索與總結之后,進一步明確了創業教育的真正內涵、意義、實施方向和原則等問題[1]。所謂創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創造能力教育”與“職業規劃教育”的有機結合,教育主要強調的是對學生創造能力、職業能力、個人發展能力的綜合化及全面化培育。在各高校的教育及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和德育品行為基礎,將專業學科教學、科學技術普及、文化素養熏陶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為學生的個人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教育服務。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斷研究與探索,我國的創新與創業教育也正在逐步趨于成熟和趨于系統化。
當代高校中所開展和實施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學雙重內涵的高度統一和有機結合,在指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向和服務于學生創業的基礎之上,又明確指出了創業的途徑、形式和方法要具備創新性的發展特點,與一般意義上傳統化的創業教學相比,更加能夠貼近和滿足于當今社會對創業人才的培養需求。
創新創業教育在實施和開展的過程中,更加強調高質量、高水平、高技術含量的教育和人才培養,能夠更加有效的給學生提供專業的創業服務指導。因此,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內有效實施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和提升其整體性的教育及教學改革步伐,提高其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率;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講,通過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能夠以創業帶動就業,為社會和人才市場提供及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工作機會,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改善社會的就業形勢;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講,能夠使其從思想層面上樹立起對創新創業的積極認知,清晰的了解到創業過程中的各項有關事宜,對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或者面臨的困境做好思想準備,這也是目前我國各高校教育及教學中的必要性內容[2]。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層面上的豐富,使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的有效教育,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和創業觀,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思維和意識習慣,幫助大學生培養起更加成熟、理性和端正的精神心理,從而使得學生更夠以積極、從容的心態能力去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境和難題[3]。
其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滲透,可以更加有效的融合及延伸到應用型本科院校外語專業學生的日常課程教學體系之中,因為思想政治學科教育幾乎是高校教育及教學體系中所有學科專業都必須要接受的必修學科,因此,通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有效保障其教育影響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語教育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具備創新意識、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成功與否是離不開外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要提高外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有課程思政的理念,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融入到外語教育和創業新創業教育中,立德樹人;其次要關注相關區域經濟的發展,提高自我實踐能力,推動教學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不斷拓展教育及教學途徑,是推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視域下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價值高效發揮的重要手段。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外語教育模式也應隨之改變,而結合多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的創新型教育及教學途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積極建立和推行“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首先,對于當前的外語專業學生來說,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能夠有效擴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獲取大量的跨學科知識。其次,外語老師通過互聯網優秀資源提升自己,并且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手段的結合更加高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創新創業學習與現實實踐之間的有效聯系,幫助學生將外語與其他學科如外貿、新聞、科技等緊密結合,將學生培養成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重理論而輕實踐,是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一個典型性的問題。對此,各高校要不斷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4]。首先,高校要認識到理論教育對外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意義;理論教育能夠幫助外語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其創新創業提供必須的指導性依據,使其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做到有據可依、有規可循。其次,要提高對實踐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的融合發展;為了培養外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院校要積極開設實踐課程、創建實踐基地,搭建實踐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為其今后的創新創業提供經驗支持。
總而言之,為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滿足其對外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應用本科型院校外語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勢在必行。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給外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很多精神指導和內容借鑒,為外語專業學生的創業發展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