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正
(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學,安徽巢湖 238000)
數學在小學階段占據重要位置,并且數學是一門環環相扣的學科,如果在小學階段數學基礎不牢,在進入初高中后,隨著數學知識的難度增加,學生將學得越來越吃力,并逐漸成為數學“學困生”。因此,在小學的啟蒙黃金階段,教師應該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打造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受益終身。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不僅體現在數學學科的知識上,還體現在數學的教材編排上。數學單元知識的編排和呈現具有嚴格的邏輯性和主題性,教師不僅要在每節課的教學中讓核心素養落地,還應該在教學中凸顯單元知識的整體性和內在聯系,更好地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首先,教師應在尊重教材單元設置的基礎上,以本單元的主要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為主題對教材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把握[1]。其次,教師應羅列單元知識,構建單元內容邏輯結構,找到單元知識的“根”“干”和“葉”,形成數學知識網絡體系。最后,教師應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建立的知識網絡體系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像一棵知識樹一樣壯其根、領其干、縱其葉,促使學生心中單元知識樹的茁壯成長。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幫助他們自主把握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才能使他們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摒棄依賴教師的思維模式,遇到難題時自主進行探索,培養自身攻堅克難的良好品質。教師要明確在解決問題時,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解決某一類問題,而應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策略的形成過程,進而進行反思和提煉,最終把握解決問題的策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應能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如在低年級的數學復習課中,教師總擔心學生聽不懂、學不會,手把手進行教學,在學生寫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這樣學生就容易形成依賴心理,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就不會寫作業。并且,由于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差,教師總是感覺課堂效率比較低。而課堂效率低就導致了復習課的課堂容量少,學生上課的興趣不足。如何提高學生在復習課上的學習興趣,提高低年級的數學復習課容量,讓學生在復習課上都有所得就成了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2]。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一起探討問題,能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困惑。而學生之間能理解彼此的思維模式,擦出智慧的火花。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從知識與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提出疑難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也僅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簡明地提出全班學生共同的學習目標,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其次,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根據教師布置的討論任務進行討論,把預習時習得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口頭表達出來,這時一般不看著課本或資料“照本宣科”;同組學生則要根據自己習得的情況對發言者的發言內容表示贊同或者反對,有不同意見時與之進行辯論,以求得全組同學對學習對象有一致的見解。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課堂巡視,其任務是:(1)指導學生。糾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的錯誤行為,如不重視課堂紀律,和組員討論與學習無關的內容等。(2)組織教學。防止有學生游離于學習活動之外,調節討論氣氛,將沒有參與討論的學生拉入討論中。(3)輔導學困生。讓他們在小組學習中有話語權,為他們創造匯報環節表現的機會。(4)收集信息。在討論交流時,學生常常會碰撞出各種智慧的火花,這是知識的生長點,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3]。
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工具與各個學科開始深度融合,其作為輔助工具能幫助教師打造高效的課堂。如在執教五年級《旋轉》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伊始,便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幾張圖片來活躍氣氛,為新課做好鋪墊。接著利用制作好的課件的拖曳、旋轉功能,動態演示鐘面上指針旋轉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旋轉的三要素,突出學習重點;讓學生觀察三角形旋轉的過程,突破學習難點。其次,教師還可以借助生活中一系列旋轉的物體開展教學,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將知識有效地融于其中。此外,教師還可繼續利用課件鞏固知識。多媒體視頻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利用簡單的圖案讓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再讓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營造了活潑、積極的課堂氛圍,構建了邏輯線索清晰的課堂結構,向學生展示了精彩紛呈的授課流程,使其運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了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打造高效課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探索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體驗到了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把握課堂活動和知識傳授兩條主線;在課堂上要立規矩,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及時檢驗目標達成情況;要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模式,使之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