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 萁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制度規定要求國有企業強化國有資產管理,而在國有企業中固定資產占資產總額比重較大,因此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在國有企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做好賬卡物一致性管理是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強化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管理,夯實基礎,優化資產管理效能,持續推進固定資產精益化管理,成為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關鍵一環。對此筆者結合管理實際,認真梳理業務流程,深入思考,探析提高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的可行和有效路徑。
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較為粗放,因諸多因素會出現實物與賬目不符的情況,加上企業對固定資產全員、全過程管理認識不足,固定資產存量數據存在諸多問題。從業務角度看,資產信息變化存在傳遞渠道不暢通、傳達不全面的問題;從信息系統角度看,信息系統的數據更新滯后于業務數據變化,固定資產實物狀態變動信息不能及時輸入到信息系統中。為了最大限度減少賬實不符情況,國有企業每年都要進行盤點,盡管投入較多人力物力,但因受制于耗時較長、人工賬實比對困難、匯總工作繁瑣等原因,盤點效果卻差強人意。隨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提出更高的資產管理標準,提高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改善固定資產綜合管理效能,是國有企業亟需解決的管理難點。
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就是指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負責編制的管理臺賬、財務部門負責的固定資產卡片和固定資產實物信息一致。導致賬卡物不一致的原因涉及多方面,主要分析如下:
規范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綜合效能的重要保障。因體制等原因,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跟不上經濟的發展,管理制度滯后,管理流程和職能界面有待進一步梳理、明晰,且未能根據國家最新規定和業務需要及時動態修訂制度,其操作性不強,對實際管理業務缺乏有力的監管,容易導致各管理部門責任缺位。
目前,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在實際工作中,習慣沿用以前的管理模式,缺乏創新意識,認為固定資產只是財務管理部門的事情,同時沒有建立固定資產歸口管理機制,沒有專人管理固定資產,多采取兼職模式,相應的資產管理工作并未納入其工作職責。另外,資產管理意識的缺位,導致很多固定資產管理要求僅停留在文件層面,沒有落實到操作層面,而基層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未能有效傳遞至管理層,沒有建立能上能下的有效溝通機制。軟環境的缺失,使得企業經營者不愿主動對固定資產進行強化管理和控制,從而難以開展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管理工作。
盡管大多數國有企業已經建立資產管理的各種系統,但各管理系統沒有集成共享,設計過程缺乏統一考慮與必要溝通,存在信息壁壘,不能實現信息共享。業務部門的資產變動、調撥以及各項資產的使用狀態、存放地點和使用部門等各項實物信息變動不能及時傳遞至財務更新資產卡片,導致資產實物信息與資產卡片信息不一致,造成賬卡物不統一。孤島系統的不兼容成為資產賬卡物一致性的管理瓶頸。
一是沒有規范的資產管理臺賬。因管理意識不到位,部分資產使用部門未對使用或者保管的固定資產進行統一管理,或僅進行簡單表格管理,未建立系統、規范的管理臺賬,不能充分掌握各項資產的存放地點、數量、使用人、規格型號、使用狀態等信息,也沒有對資產的變動進行動態的賬卡物一致管理。
二是缺乏資產臺賬和資產卡片信息維護統一標準。資產使用部門按照資產分類管理臺賬,財務部門按照價值核算要求管理資產卡片信息,部門之間沒有建立統一的資產管理目錄及標準,致使管理字段不統一,臺賬信息與資產卡片信息不匹配,信息難以共享。
部分國有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資產主人”意識,未將固定資產管理納入績效考評范圍,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對資產的新增、變動和減少三個關鍵節點缺乏剛性考核指標,相應弱化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控制。
一是結合管理實際,以提高賬卡物一致管理為目標,以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為主線,動態修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晰管理界面,明確工作職責和管理要求,加強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和保管監管。
二是編制資產管理“口袋書”。梳理資產管理各業務流程,消除無價值流程,融合各層級最新管理規定,編制實操性強、便捷的資產管理“口袋書”。
三是統一資產臺賬、資產卡片信息維護標準。依據管理制度和管理實際,明確固定資產臺賬、資產卡片信息維護標準,統一臺賬和資產卡片模板,建立兩者的信息交互關系,整合形成資產臺賬和卡片管理制度,實現資產臺賬與資產卡片信息一一對應,實現資產信息無障礙傳遞。
四是逐步培養“走出去”管理理念,提高主動服務能力。財務部資產管理會計應多去業務部門和現場了解學習,多與基層單位溝通資產管理存在的難點,了解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以解決業務問題為導向動態修編制度,避免閉門造車,提高主動服務能力。
一是建立固定資產歸口管理制,實行“財務部-資產歸口-使用部門”三級管理模式,依托制度動態修編,明晰管理界面、工作職責和考核指標。
二是強化資產主人翁意識,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管理。各部門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管理,將資產管理工作落實至崗位職責,強化資產主人翁意識,必須做到管理有序,確保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堅決做到誰管理誰負責。
三是強化制度、業務手冊宣貫培訓學習,財務部門和歸口管理部門可以采取拉網式、主動送學上門的方式,加強資產管理的指導,確保各項管理要求落實到位。
一是建立資產管理系統。該系統包含財務管理、資金調度管理、規劃管理、工程管理、采購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多個子系統,以固定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的業務流程為主線進行關聯,覆蓋資產的規劃、設計、購建、投運、維修和退出全過程,各子系統有關資產的增加、變更和報銷等信息實時共享,實現資產采購與工程建設、使用維護和財務管理等資產業務的集成與協同,實現固定資產各管理層面與操作使用層面有關固定資產業務管理的貫通與管控,實現固定資產實物流、價值流和信息流的統一,確保資產數據交互關聯,實現動態化管控,為實現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管理打下堅實系統基礎。
二是建議統一編碼規則。建立科學有效的資產卡片信息編碼規則,即在資產臺賬、資產卡片信息和實物管理工作中使用統一的身份證編碼進行識別管理,以實現賬卡物關聯一致管理。
開展固定資產精益化管理,人才是關鍵,企業應采取多種方式提升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一是強化結合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管理要求,定期開展制度、業務和信息系統培訓,提升員工崗位綜合技能;二是對標先進單位,分批選派員工,專項學習固定資產管理先進經驗,開拓員工視野,引進先進管理經驗,結合實際補短板;三是優化企業內部人員輪崗機制。打破人員輪崗部門壁壘,財務部或者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可以聘用懂資產實物等相關業務的人員負責固定資產管理,培養既懂業務又懂價值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便于推進固定資產賬卡物管理。
一是制定科學、操作性強的考核管理辦法,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針對資產新增、變動、報廢及清查盤點等關鍵環節分別設定考核指標,將各項考核指標分解落實至資產歸口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和資產使用人,做到考核有指標、有對象、有依據。
二是強化過程管控,依托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將各項考核工作執行到位,避免流于形式;三是強化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管理,做到獎懲分明,將考核結果應用于員工薪酬分配、晉升等領域,從而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管理作用,促使各部門及其成員,最大限度形成合力,確保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