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美珍
(福建省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學 福建 邵武 354000)
小學生具有好奇,愛表現,愛模仿,可塑性等特點。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學習外語有許多成人甚至中學生所不具備的優越性,因此目前小學英語在我國不管是大城市還是較貧困地區都逐漸的普及了。然而課堂上很多老師更多的關注了詞句,忽略了對話的運用和整體性的引領,較多的強調語法與寫的能力,課后練習也還是較重視寫的部分。例如:五年級上冊對話中的“I need to go to hospital. How can I get there? Go straight, then turn left.”很多教師則過于強調get to 中to的用法,卻輕視了學生們對對話情境的理解與口語對話的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能力中,最薄弱,被忽略的環節要數“說”的能力。如此長期下去,學生會逐漸羞于說英語,不敢開口。英語的學習是為交流而準備的,于是口語表達便成為交流的主要手段,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開口說英語,重視課前對話在小學英語中的必要性。
2.1 溫故而知新。溫故而知新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根據人的記憶心理學,初期的記憶很容易忘掉。通過“課前對話”復習可能增強記憶,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再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學習新知識。也可從舊知識中找到新問題的解決途徑。學生在課外準備英語“課前對話”時正無形的鞏固、復習了之前所學知識,而且時而能從中更深刻,透徹的理解所學單詞與句子的意思。然而在對話過程中,通過真實的情境,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語言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知識結合起來,學生進一步的溫故而知新了。
2.2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表演力,培養興趣。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學過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愿的事情,讓每個學生主動、積極、全面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做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保持有極大的興趣。小學生有著強烈的表現欲,這一小小的平臺給了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促進他們用英語真實交流。例如:“1.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2.May I use your pen? Sure. Here you are.”等對話正反應了學生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體現了孩子們真實的交流與溝通,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準備“課前對話”時學生可以自由尋找搭檔,自由組織會話內容,自由設計動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激發,還利于體現學生的表演能力。同時,學生是對話的主人,占主導作用,沒有束縛的課前對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大的培養了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2.3 讓學生擺脫羞于說英語的困惑。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學生離開課堂之后很少有機會練習英語,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交流。他們常常表現為膽怯怕人,羞于開口,更有部分學生一旦請他們用英語表達話語時,則表現出緊張,表達時結結巴巴,詞不達意,語無倫次等現象,使原本能體現個性和創造性的話語變得枯燥無味。從而導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相對薄弱,難以實現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學生初步語言交際能力”的目標。然而小學英語平時的課前對話練習卻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大膽開口說英語的場所。課外的準備及課堂前三分鐘的正式對話都讓他們展現在自己同學面前,逐漸地他們習慣了這種狀態,不再在同學面前害羞英語對話,英語交際對他們來說就像正常的國語對話一樣自然,舒適。課前的英語對話,對于提高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口語交際具有好的導向作用和促進作用,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3.1 讓學生參與其中,還每位學生一個會話的平臺。學生言語功能意識和言語運用能力較為薄弱,其較大原因是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學生英語會話時間及其缺乏,對話時間不可能普及到每位學生,再加上家里極少有對話環境。而課前對話的提倡正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會話平臺。我讓學生自由尋找對話搭檔,根據所學內容自由設計對話內容與表演動作、神態,然后采用小組輪換制教學制度,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各盡其力,各顯所長。
3.2 對話內容自由設計,體現其創造性和語言能力。創造性思維的特征表明,創造思維是一種高超的藝術,創造性思維活動及過程中的內在的東西是無法模仿的。這種能力的獲得依賴于人們現狀的了解,依賴于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依賴于平時知識的積累和知識面的拓展。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僅僅習慣于接受知識,模仿知識,常常忘記了創新,自我思考。而課前對話沒有多加束縛與要求,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對話內容,自由發揮表演動作與情景。例如元旦來臨時學生對話則自然可以有“Happy New Year, Huang Jing! Happy New Year, Xiao Wei.”,且可加入歡呼、手舞足蹈等動作。還學生一個自由,讓他們大膽設計與表達,這更好的激發與鍛煉學生的創造性與語言運用能力。
課前對話不僅逐漸改變了教師占主導性的現狀,而且讓學生擺脫了羞于開口說英語困惑,激發了孩子們對英語的創造性和表達能力,讓學生走進一個開放式的課堂,讓他們自己做學習的主人。即使學生不一定能像本族語者那樣說話,但是這種自由的設計與參與活動給他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口語對話練習機會,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勇于開口說英語,自由說英語的平臺,并從中溫故而知新了。因此我們應該不斷提倡課前對話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讓課前對話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特色,不斷培養其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