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娖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百省鄉初級中學 廣西 那坡 533800)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視角下,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存在很多因素,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抓住課堂的重難點,實施有效的有效方法,促進學生們技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單單體現在“教”,更加強調了“學”。學生們借助教師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反思和創新教學完成有效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提高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當下教育工作者都要考慮的問題。[1]
初中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是在課堂學習中,所以教師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勢在必行。開展有效教學更加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為了構建有效課堂,會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新穎別致的教學形式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們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除此之外,有效性教學能夠讓學生們感受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學生們會在接觸英語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對綜合成長的鋪墊作用,所以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基于中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能會受到應試教育和升學率的影響,在教學中為了趕教學進度讓學生們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英語單詞和語法,這種單一的學習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教師會一味的追求學生成績,忽略了新課標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教師本身的軟實力也有待提高,教師本身會出現讀音不準的問題,會造成學生學習錯誤,不利于學生們思維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師缺乏對教材的研究,教師會過于追求當下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沒有布局的設計很多花里胡哨的教學環節,學生們在課堂得到了娛樂,卻沒有學會知識。而且,有些教師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惰性思維,將之前的備課思路直接運用到新課標教學中,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也會逐漸出現問題。
3.1 教師方面。
(1)主動學習,深入研讀課標。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深入研究教學目標,按照《英語課程標準》對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改革和創新。想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中,首先需要理解每個單元的重要意義,明確需要利用本單元知識如何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將課堂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年齡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Good morning》之前,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本單元的語言知識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問答環節構建師生互動,學生們在新型課堂應該由淺入深的學習詞匯(字母Aa-Hh,good,morning,hi,hello),接著深入學習句型,學生們在師生互動的環節中慢慢理解用英語打招呼的不同說法,并且學會靈活應用。教師在課堂設計中應該讓學生們在相互用英語問候的過程中學會禮貌待人。因此,教師通過掌握和深入教學目標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2)研究教材,合理布局課堂。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分清教學主次,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安排每個知識點的講課時間。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達成統一。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七年級英語下冊第二單元《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前根據教材內容將每個知識點合理分配講課時間。教師在整個講課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對于時間的表達方式教師在課堂導入五分鐘的環節需要引起學生的注意,之后利用十分鐘的時間教學詢問和談論時間和制定作息時間表;對于用“when”和“what tim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教師要在課堂上利用大量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最后在課堂結束環節提醒學生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守時習慣。[2]
3.2 學生方面。
(1)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中生正處于學習繁忙的時間段,學生壓力比較大,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對傳統教學進行突破創新,新穎的視頻和音頻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引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注意,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學生走進課堂,教師應該不斷鼓勵學生,從而讓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更加有效的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八年級英語上冊第七單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過程中,教師先通過課件幫助學生復習將來時態的句子和短語表達,節省板書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關于機器人的科幻電影片段,讓學生們對視頻產生興趣,學生也會了解到本節課的主題,這樣能夠提高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學生們會對機器人的相關知識產生求知欲,并且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時間內快樂學習。教師圍繞“預測未來”展開單元教學。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先用希沃白板展示出語言目標和重點詞匯,讓學生們通過發揮想象力進行對話,使得學生們形成創造性地運用這些時態進行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強調了教學效果,并且確立了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了高效課堂,使得初中英語教學更加具有意義。初中英語教師在之后的教學也應該堅持著“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設計課堂互動,促進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3]
(2)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重點強調學生們在課堂的參與程度。小組合作環節能夠將學生們帶入到課堂活動中,并且教師通過設計小組合作促進了學生們探究合作的精神。很多知識的掌握理解并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學”出來的,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各司其職,合理分工,達到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得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學生們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且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從而針對性的改進提升自我。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八年級英語下冊第五單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并且告知學生課堂將會呈現小組競賽形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啟發導入,激發學生們的表達欲望,教師向學生們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附上關于“在家工作、在圖書館讀書、下雨等車、在雨中行走”的模糊圖片,小組之間猜測人圖片內容,激活學生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小組競賽猜圖時需要用英語回答,學生們一起討論,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會發揮自己的潛能,并且學習到他人的優點思維,學生們競爭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調動課堂氛圍,搶答進行中能夠促進學生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側重中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更有動力參與到之后的學習中。
(3)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該注意知識布局的梯度性,英語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科,所以教師可以創造生活情境讓學生們循序漸進的學習知識。輕松的生活情境豐富了英語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學生們會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知識的親切與熟悉,之后會調動感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在情境課堂的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并且能夠身臨其境的支配學習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改進課堂模式,側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并且能夠有效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九年級英語第三單元《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引入生活情境。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積極引入生活實際,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們展示學校旁邊街區的圖片和一些動詞短語及方位介詞,學生會對每天生活的環境調動興趣,然后會想要知道本節課與街區圖片的聯系。這時教師讓學生們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運用語言表達圖片,師生互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應該對每個回答問題的學生采取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的自信心,并且提升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在學生們對本單元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為學生們合理的創設問路和指路的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們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意識。[4]
(4)利用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口語能力。口語交際會加強學生們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說英語的重要性,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口語交際的環節,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加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國增強有聲英語學習的質量和能力。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九年級英語第五單元《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播放本節課相關的聽力材料,學生們跟讀理解大意,教師在學生們跟讀的過程中不斷指導。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表演,以此增強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對語法的理解,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