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丹
(江蘇省淮安市西宋集鎮中心小學 江蘇 淮安 223001)
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可見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是啟發學生,對教師來講,應該通過自己的外因作用,調動起學生的內因積極性,包括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思維等。由于經驗積累比較少,知識面比較狹窄,思考能力比較低,小學中低年級段學生容易產生各種學習問題。而啟發式教學的應用,既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本身,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讓學生了解高效的數學學習形式與方法,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為了轉變教師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受到相對應的啟發。預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第一步,也是一項關鍵性的學習方法。在日常的課前預習中,往往只是要求學生將課本上的內容大致看一遍,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抓不到預習內容的重點,從而使預習作業形同虛設。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啟發學生掌握高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思考形式,教師可以設計合理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在完成預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與預習內容相關的知識,還可以針對自己有問題的知識點進行重點預習,避免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進度而出現各種問題。在設計預習任務的時候,教師一方面要考慮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學生完成的預習任務,能夠為課堂學習起到一定的推動性作用。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環境等因素,保證問題的設計既能夠讓小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又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是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應有形式。自主思考往往需要學生結合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自己熟悉的數學思考方法來進行,因此,學生的收獲會遠遠大于只聽教師進行知識講解。在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中,他們會深入了解知識本身,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自己頭腦中形成深刻的知識印象。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中低年級段,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小學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意識的不足,他們往往會為了減少自身的學習壓力,降低自身的學習難度,只愿意聽取教師的講解,而不愿意進行自主的思考。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在平常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自主思考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有的時候,即便是讓學生自己思考,由于給予的思考時間不足,使得自主思考只是走走過場,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作為小學教師,為了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更應該鼓勵小學生們自主思考,并通過適當的引導,使小學生們能夠按照正確的思路完成思考過程。使他們在自己學習的起始階段,體驗數學思考的過程,掌握一些數學思考的方法,逐漸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課堂探究是啟發式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動。課堂探究活動的核心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的自主探究,即教師組織學生根據教學內容以及自身的學習程度展開探討與研究,對知識點進行深刻的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小學中低年級段,由于知識難度不大,學生比較容易學習,甚至在課前有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因此很多小學教師在課堂中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性,完全把所有知識點的講解作為自己的任務來完成。在課堂聽講的過程中,看起來學生已經理解并掌握了該知識點,可是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由于對知識本身沒有進行過全面的理解和思考,學生往往會出現實際應用錯誤的情況。在解決比較有難度的問題時,往往需要學生靈活地應用學到的知識,而這時候由于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沒有對知識本身進行過自主的探究,就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
因此,針對一些值得探究的具體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拿出一部分時間,組織學生自主探究,通過獨立探究或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得出相對應的結論。當學生的探究活動遇到困難時,教師適時給予啟發或引導。在探究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的答案或結論,那么他們的學習收獲就不僅僅局限于數學知識本身。由于學生是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的答案,他們的數學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學習情感、學習態度等多方面也會有所提高。即便學生的探究活動沒有得到答案或得到了錯誤的答案,那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啟發學生找找自己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糾正自己的探究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也可能會得到顯著提高,同時對于自身的學習問題,也可以進行及時的改正。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低下,數學思維不夠完整,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運用啟發式教學,設計具體的數學學習活動,既能達到提升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目標,還可以促進學生各項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進行靈活的設計,保證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受到相應的啟發,促進自身各項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