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平
(貴州省長順縣長寨街道辦種獲中心校 貴州 長順 550700)
首先,數學史教學時機不當。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數學史需要教師需要抓住合理的實際,而不能生拉硬套。但是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部分數學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是主觀地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課堂的組織,雖然按照教學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沒有考慮到課堂氛圍的營造。或者是數學史資料的運用沒有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單純地為了活躍氣氛而簡單插
其次,數學史教學方法單一。數學史資料內容和形式非常豐富,但是也需要教師根據教學任務仔細研究資料,使得數學史資料能夠豐富比較理性、刻板的數學課堂。然而,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沒能夠進行深入的探究,只是簡單地按照歷史脈絡把資料呈現給學生。沒有能夠與學生進行知識與思想上的交流,也沒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學生依然沉浸在數學的刻板學習方式之中,沒有把數學史資料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最后,數學史資料運用不合理。數學史資料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數學史資料體系也十分的龐大,所以如何挑選合適的史資料是數學教師應該慎重考慮的問題。但是部分學校的教師在數學史資料的選擇上不合理,使得學生的情緒受到嚴重的干擾,甚至是有些教師沒有對數學史資料進行甄別,運用了錯誤的知識,使得學生產生反感情緒,更加干擾了教學的效果取得。
我國近代著名數學家羅華庚、陳景潤在數學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世人大多都知道他們卓越的成績,卻不知他們背后付出的艱辛。通過這些數學家幼年的經歷,可以讓學生知道數學的學習跟生活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它絕對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只要學生有好學的心,在哪里都可以學習知識,只要自己肯吃苦、肯下苦功,自己就可以是自己的老師。如陳景潤幼年的時候家庭條件非常差,因此他們他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以至于他的性格孤僻、內向,不善于與他人交流,遇到問題自己閉門思考。然而他畢業后仍然堅持數學知識的探究,在這條艱辛的研究之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卓越的成績。陳景潤知道哥德巴赫“1+2”的猜想后,就找到華羅庚教授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完成了對“1+2”的修改。陳景潤用筆完成了國外用計算機才能完成的實驗,發表了著名的“陳氏定理”。陳景潤的事跡告訴人們,只要努力,只要敢于挑戰,就一定能夠戰勝挫折取得巨大的成果。
3.1 數學史自然地融入數學教學過程。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知識,人類的各種活動都涉及到圓,所以在講解圓知識的時候,把跟圓有關的數學史穿插進來,可以對知識進行清晰講解和有效延伸。如在講解圓的定義和性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墨經》中“圓一中周長”的歷史故事講解。通俗的說圓上的一點到圓心的長度都一樣,圓是用圓規畫出來的終點與始點的相交的線。另外還有好多跟圓相關的知識,如圓心角、圓內接正六邊形等。這些知識在《墨經》、《九章算術》中都有所涉及。這樣隨著我們所要講的教材知識,結合相關的數學史資料,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個更加全面、科學的認識。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教材知識當中,視野得到擴寬,這對學生擴充知識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3.2 根據教材特點,選擇適當的數學史。眾所周知在圓知識學習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圓周率——π,圓周率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例,為了得到這個數據古今中外好多科學家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阿基米德是利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和外切正多邊形的方法來探究圓周率的值,我國晉代數學家劉徽是利用“弧失割圓術”的方法進行探究。我國數學家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究與嘗試,祖沖之得到的圓周率在世界上具有最高的權威性。所以我國的科學家在各領域都取得過巨大的成果,我們學生也不要過于崇拜外國的技術,相信自己國家終究會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圓周率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數學史的影響,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和數學思維。
3.3 理解教材,增加教材效果。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數學史資料,就要對教材內容有透徹的理解,然后有廣博的數學史知識,并且能夠結合教材選擇出恰當的數學史資料,在教學過中滲透數學思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形象化。如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時候,要結合三角形的穩定性來講解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不僅僅通過教具和多媒體展示平行四邊形,也要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的物體來講解。另外還可以利用數學史資料中的平行四邊形相關的典型例題來創設教學情境,嘗試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打造研究性教學模式。
總之,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沒有對數學史資料給與足夠的關注,教材缺乏相關數學史的融入,教師也沒有深厚的數學史儲備。所以今后無論是教材的組織還是教學形式的設計上,教師要善于引用數學史資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