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汪鑫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逐漸改變,怎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將成為高職體育教學首要思考方向與目標,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放置在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中。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將對高職體育教學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與意義,從而推動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通過對體驗式教學的全面分析與研究之后,提出了體驗式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技巧與方式。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全民健身”理念順勢而出,同時,國家對高職體院教學重視程度逐漸增強,高職教學改革將迫在眉睫。基于此種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師認識到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性,將體驗式教學有效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促進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進行重新組合與塑造,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并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意識,通過教學情境的引入與創設,引導學生更加積極準確地進行體育鍛煉,將體驗式教學理念引入到教學中,逐漸增強教師的體驗意識[1]。
以往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師的主導地位,組織與指揮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教師一旦發出指令,學生需要照做,不可以出現一點紕漏,直到課程教學結束為止。長久以往,采取這種教學模式,對具有體育天賦的學生來說,會更具有優勢,教學效果也十分明顯,然而針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效果則不理想。然而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的運用,將教學主體地位進行轉移,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由被動向主動轉化,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水平。
教學方式表現出來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教”與“學”兩個方面。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師在正常授課中,要引入新的教學理念,代替傳統被動式教學模式,在心中明確定位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并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將自己的實際運動經驗引入課堂教學中,與學生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結合,在豐富多樣的課件作用下,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與新穎性,將運動歷史帶入實際教學課堂上,體現出引領與帶動的作用,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轉變,最大限度吸引學生關注這項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高[2]。從學生角度進行分析,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學生將實現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增強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自主性,在體育學習中真正實現自主探究與摸索,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體驗式教學方法運用的主要表現途徑,基于高職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情境構建,良好優質的教學情境,會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讓學生體驗到如臨其境的感受,強化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融入感與代入感,將降低學生對體育教育的抵觸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高職體育教師在構建完善的教學情境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生認知、情感以及意志進行定向引導,加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了解更多的技能與戰術。
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世界杯精彩賽事播放給學生,并與實際教學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走進世界杯比賽現場,觀察球員的動作,從而了解競賽的比賽規則與戰術,融入自己的情緒與理解,激發出自身的實踐興趣,然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講解,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體能訓練,最后教師利用課外時間,開展足球競賽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對抗經驗,深化組合之間的聯系。在足球比賽活動中,教師在學生中選拔出裁判員,以旁觀者的身份,去評價學生在賽場上的表現,深化對比賽規則的理解與認知。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競技與運動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幫助學生融入角色情境,確保足球技能的精準性,從多層面決定戰術的安排,促進思辨能力的發展[3]。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明確,為教學流程與教學內容的規劃與制定奠定基礎,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進而保障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與匹配性,有效促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體驗式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運用,其教學步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教學目標定制階段、教學規劃設計階段、教學方案實施階段與教學結果反饋階段。其中在教學目標定制階段,教師對體驗式教學理論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與理解,基于學情分析與教學體系解析基礎上,從專業角度進行研究,定制彈性可變的教學目標,強化對學生學習方向的引導與指導。
例如,在田徑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人類成長的經歷,掌握走、跑、跳、投的生存法則。籃球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到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而掌握團結協作的力量。在野外求生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大自然的力量,從而挑戰身體極限,提升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決心[4]。在教學規劃設計階段,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特征與差異性,了解學生主動學習本質,合理設計教學階段,科學安排教學進度,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學習過程獲得充足體驗與感受。在教學方案實施階段,教師按照教學規劃內容,全面落實與實施教學方案,聯合多種教學模式與手段,合理調節教學節奏與進度,靈活處理突發事件,保障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在教學結果反饋階段,教師要注重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重視過程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保證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廣泛性,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并發揮其杠桿作用,為后續體驗式教學方式運用奠定基礎保障。
我國高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結合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提升,體現出獨特的職業特色與定向性。因此,體育作為高職院校必修課程之一,要充分發揮其課程的優越性,突出復合型人才、開放性人才以及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并且在其中發揮出職業導向作用,促進特殊技能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促使高職學生快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提升自身的社會競爭意識與能力,為之后職業發展做好鋪墊。高職體育教師在體驗式教學運用過程中,要從職業角度進行分析,根據不同職業的方向與所需技術種類,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調整。
例如,在針對審計會計、賬務管理、財務等專業學生,要加強小肌肉群鍛煉,提高學生的靈活性與敏捷性,讓其專注力與集中力得到訓練。同時,還可以選擇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項目,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高職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對查分規則與比賽計時內容的理解,培養其細心、謹慎工作態度。針對汽車、機械、數控以及環保等專業學生,要注重其大肌肉群的鍛煉,并提升大肌肉的力量感,促進其上下肢的協調性,大大提升學生的忍耐力與專注力,與之相對應的體育活動有鉛球、射擊、臺球等。針對營銷、策劃、管理、商務英語等藝術類學生來說,在體驗式教學應用中,要注重其心理素質、體態以及下肢耐受力的提升,對應的體育活動有健美操、太極拳、戶外郊游等項目,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與團隊意識。
教師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體驗式教學理念的深入與實施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素質的培訓,開展各式各樣培訓活動,豐富培訓內容與方向,主要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課件制作等內容,加深教師對體驗式教學理念的理解與了解,以便于教師掌控整體課堂教學節奏與方向。除此之外,教師要創設具有規范性的教學情境,創建的動作要難易適中,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讓學生在訓練任務中,既可以被訓練內容所吸引,激發訓練的積極性與熱情,又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完成訓練任務,實現訓練的最佳效果。最后,在教師心中樹立安全第一的標桿,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的開展,都要做好熱身鍛煉,在實際運動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動作的專業性,以免出現動作不規范或者不標準而產生的傷害性問題。另外,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其情感與態度直接影響體驗式教學的效果,只有師生之間共同協作,才可以發揮出其巨大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采用不同教學方式,開展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自身知識得到提升與充足之后,注重師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促進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開展具有合作性與探究性的體育游戲,然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與教師有效互動與溝通,教師提出探究性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與分析,然后由學生發表自己看法與見解,實現知識的消化與吸收,促進師生有效溝通與互動,不斷提高體驗式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理念的提出與實施,徹底改變了教師體育教學的思路與方向,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發揮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完善的教學情境,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遵循職業導向原則,突顯出體育教學的價值,讓學生獲得豐富體驗與感受,從而獲得全面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