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蘭
相關數據顯示,在新的統計口徑下,公立醫院從2009年開始收入增速放緩,2013年以后收入增速低于成本增速,且其成本收益率在2017年創下近15年來最低的窘境,目前公立醫院正面臨著風起云涌的變革時代,其發展挑戰和壓力遠遠超過其機遇。另外,近幾年衛生費用的增速過快,醫療費用大幅增加,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面臨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壓力。其中,按項目付費是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醫保部門需要進行以打包支付為核心的支付制度改革來控制這一現象,重點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的醫保支付方式,即DRGs付費。
本文探究在DRGs支付模式下我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為公立醫院將傳統的發展模式轉變為高質量的效益增長獻策。
目前,從相關文獻研究可以發現,學術界相關研究分析了DRGs在醫療保險領域或醫療保險支付領域的相關應用,主要從醫院成本管理、醫院績效評價、DRGs實施效果、績效管理等方面展開了詳細分析[1],不同學者基于不同視角、不同地域研究得出不同看法,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DRGs在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縮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方面具有顯著成效[2]。
目前,DGRs已在全國范圍內各大醫院推廣實行,許多醫院也將DRGs權重工作量與CMI等放入醫院績效管理中去,希望能更好地提升醫院績效分配的公平性與績效管理的有效性。同時,還有一些學者探究了采用DRGs分配模式與傳統收支結余或RBRVS績效分配模式的管理模式,認為兩種結合的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服務于公立醫院績效管理[3]。
DRGs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中主要是在績效分配、績效評價與分析以及績效反饋與溝通這三個方面來起作用的。在績效分配方面,DRGs由于融合性較強,不僅可以保留原有工作量核算方法,更是科學地評估了醫療服務的內涵質量與工作疑難系數,充分體現了技術難度與風險系數,不僅很好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對于學科水平提升也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在績效評價與分析方面,DRGs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醫療質量、縮短平均住院時間,還能對不同科室同一病種以及同一科室不同診療組進行橫向對比,以便醫院確立最優科室或診療組來作為模板。同時,不斷的反饋與溝通對于進一步加強DRGs與實施醫院的契合度也具有重要作用。
DRGs付費的推行,倒逼醫院運營機制轉換適應,對醫院績效模式帶來重大的影響。原有的績效模式下科室要多得績效,需要多收才能拿到,DRGs付費推行,如果醫院績效模式不變,結果會造成刺激增收,醫保不買單,導致增收不增效。所以,對績效模式首先帶來的挑戰,就是績效指導思想。
1.病案首頁信息質量不高,不利于DRGs對績效管理的應用。病案首頁信息質量的高低對DRGs的后期使用效果與分組質量有顯著影響。盡管目前各個醫院對于醫護人員病案首頁信息的書寫進行專場培訓,設定了更高的要求,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存在許多現階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對“出院日期”的書寫規范尚未形成標準,各地區并未統一,相關醫護人員在撰寫時不知道應該是設定為患者離開醫院的時間還是患者辦理出院手續的時間,因此對于填寫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對于后續DRGs分析過程中計算時間效率存在影響[4]。
2.各地區DRGs體系不成熟,難以保證病例數據的準確性。從前文有關DRGs衡量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指標介紹中可以發現,相關衡量指標的計算涉及當地醫院的醫療服務定價、平均費用、平均住院日等關鍵性信息,若不能夠準確地獲取這些信息,對于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會產生不利影響,也難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而由于DRGs方法對于標準化和系統化的診療編碼技術要求較高,但目前我國各地區僅北京市具備此條件,其他地區因醫療技術、價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尚未形成成熟的DRGs體系,若只是單純套用北京的成熟體系,會由于不契合本地實際情況從而得出有誤的結論信息[5]。
1.改變傳統績效考核模式,建立完善與DRGs付費模式相適應的績效考核模式。順應醫保買方市場變化,調整醫院績效核算模式,傳統績效核算模式需要迭代升級,需要適應醫院精細化運營機制轉變,按照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指標和要求,精準設計績效核算模式,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實現醫院公益性。
2.統一標準,對于病例首頁的相關信息設定進行規范。為確保病例首頁信息質量從而確保DRGs分析結果的正確性。第一,要設定統一的書寫規范,對于一些具體的定義內容需要進行統一,以免受到相關醫護人員主觀性帶來的影響;其次,對于一些專業性的手術名稱術語應盡量按國際上已經成熟的標準來進行規范。第二,提升醫護人員對于病案首頁信息的重視程度。應正確引導醫護人員養成正確的職業觀念和素養,意識到首頁信息的重要性,主動提升自身業務水平與書寫規范的學習。第三,醫院應設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對于各科室病案首頁信息的書寫進行定期檢查與培訓,設定獎懲機制,確保病案首頁信息質量。
3.制定配套政策,確保公立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根據DRG付費特點,明確相應的經辦管理政策性文件,完善價格、收費等管理政策。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保證醫保基金安全,維護參保人的權益,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實現公立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目前,DRGs應用于公立醫院績效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在規范醫院績效管理、提升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國發展DRGs的時間較晚,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提出應統一標準,對病例首頁的相關信息設定進行規范,完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保證醫院病案首頁的準確性,盡快建立適合當地實情的DRGs數據體系。DRGs著重于醫療技術服務價值,而目前大多數醫院收入主要依靠服務費和材料費,在二者相矛盾的情況下,醫院應當轉換思路、轉變管理方式,為實現公立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這一目標不斷探索,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