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當前企業經營發展環境下,市場行業內的競爭越發激烈,企業的生存壓力逐步加大,不少企業受到盈利環境的變化的影響,出現了盈利率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的問題,有的企業甚至由于管理不當以及經營不善,出現了破產倒閉的問題。因此,在當前外部市場經濟環境下,對于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內部管理中企業尤其要高度重視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探索將精益化的成本管理理念納入企業的經營體系之中,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率,切實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這對于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也具有重要意義。
精益成本管理主要是將精益化管理的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包括企業的研發、生產、采購、銷售以及物流等各個環節,對企業成本管理對象以及范疇等進行深化,確保成本管理貫穿企業價值鏈變化的各個環節,通過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對企業的業務過程進行持續有效的分層控制管理。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相比,精益化成本管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與傳統的成本管理不同,精益的成本管理涵蓋了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在成本管控方面堅持全程把控的原則要求,通過精益化的產品設計、精益化采購管理、精益生產以及精益物流等各個環節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控的效果。
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主要是由企業的財務部門牽頭,在成本管控的方法上主要是采取財務核算的方式,而精益化的成本管理則是強調全員參與,需要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到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之中。
在企業內部管理之中應用精益化成本管理體系,主要是以傳統的成本管理作為基礎,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了作業成本法以及平衡記分卡等多種成本管控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成本管控的效果。
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體系中,企業的成本主要包括生產制造費用、直接人工成本以及直接材料成本,但是成本計算比較籠統,在精益化的成本管理中更加強調價值管理,面向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層面,提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成本管理措施。
當前有的企業在成本控制管理上缺乏精益化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與利潤之間的平衡不夠,在整個成本管理過程中忽視了成本控制的過程性和系統性,成本管控的組織管理體系也不夠完善,成本管控在企業內部的開展實施過程中缺少業務部門的參與,業務活動各個環節之間缺少銜接,影響了成本控制的實際效果。
一些企業在成本控制管理開展過程中,沒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細化完善成本管控措施,在研發階段缺乏成本控制的理念,采購環節以及供應鏈環節缺乏科學的成本管控措施,生產以及銷售環節成本控制手段過于籠統,成本核算也不夠科學,造成企業成本控制質量較差。
確保企業成本控制目標的順利實現,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體系,落實成本管理責任,但是不少企業在自身內部管理方面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責任體系,對于成本控制的各項措施執行落實不到位,造成了成本控制過程中缺乏各個部門的有效參與,影響了成本管控效果。
在精益化成本管理體系框架的設計方面,應該明確精益化成本管理的目標要求,重點是將精益化成本管理的理念貫穿于企業的設計、生產、采購以及物流等各個環節,在成本管控操作實施方面,重點完善成本預算以及分析核算等一系列的工作,推動企業的成本管理從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益化管理、從靜態的管理向動態管理、從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轉變,推動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同時,還應該明確精益化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目標要求,重點是應該堅持目標管理的原則,將戰略成本目標細化為具體成本目標落實到企業具體業務活動之中;堅持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確保成本管理覆蓋企業的設計、生產、技術以及物流等各個環節;堅持全面管理的原則,將成本管理覆蓋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各方面,在確保企業產品質量以及經營效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成本。
在企業內部實施精益化成本管理,應該注重在各個環節制訂精益化的成本管控措施,重點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在設計階段,重點是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目標細化明確企業的目標客戶群體,通過準確的定位來有效避免在企業產品設計過程出現各種不增值的作業,避免各種不合理的設計所造成的成本費用增加,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設計部門還應強化與財務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的溝通對接,有效利用產品成本數據以及目標銷售市場需求等,提高產品設計的合理性,降低成本費用;在供應鏈階段,重點對供應商的供貨能力、服務水平等進行系統性的評價分析,尤其是在供貨質量、供貨準時性、價格合理性、服務水平等方面,與上游企業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并按照市場行情的發展變化、采購數量和規格等方面定期進行調整,對采購價格進行調整優化,降低供應鏈成本;在生產環節,重點做好成本差異分析,尤其是將設計階段所設定的標準成本與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差異進行分析,尤其是要對材料費用差異、人工費用差異以及制造費用差異等進行準確分析,并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引入作業成本法,通過資源動因分析以及作業動因分析,將作業成本分配到具體的成本對象,確定成本分配率以及單位作業成本、作業量等,計算產品的作業成本,進而落實成本分析以及考核評價等各項措施;在物流環節,關鍵是要與物流企業之間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溝通平臺,做好企業物流成本數據的統計核算,并將庫存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的資金占用納入物流管理范疇,將物流階段所產生的各項費用全部納入物流成本之中進行核算考評,及時關注物流成本變動情況及其原因,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在營銷環節,要在滿足特定顧客價值的基礎上,把企業的服務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確保顧客滿意的服務成本的最低化以及效益的最大化。
在企業精益化成本管理開展實施方面,還要做好精益化成本管理的各項保障措施,尤其是企業內部應該全面強化精益化成本管理意識,重視精益化成本管理應用價值,確保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都能參與到成本管理中來,確保精益化管理制度的落實。同時,還應該建立并完善精益化成本考核管理制度,將精益化成本管理目標細化分解到具體的職能部門,落實成本考核責任,建立成本管理獎懲制度,對于成本管理目標未能實現的部門或者崗位應該明確原因、提出辦法,并督促其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
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應用精益成本管理體系,應該結合企業經營所處的行業領域特點,建立完善的精益化成本管理體系,突出采購、生產以及物流等關鍵環節的成本管控體系,切實提高企業成本管控效率,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目標和戰略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