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將大量重復的、易于實現標準化和可流程化的會計基礎工作從各成員單位中抽離出來,集中到一個新的運營單位中,進行統一化、規范化和標準化處理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加強管控、降低成本及價值創造[1]。其具有規模性、統一性、服務性、專業性、協議性和技術性6個特點。整體來看,財務共享模式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相比,優勢有:一是固化了內控管理流程,二是將分散獨立核算改為了集中統一核算,三是實現了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四是推動了對資源要素的有效利用。
對建筑企業而言,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以下3個作用:一是規模效應下的成本降低,二是集中效應下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三是業財一體化理念下的資源合理配置。通過構建完善科學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筑企業相關部門的財務職能可以得到強化,企業相關成本也可以得到合理的降低,同時工作效率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這對整個企業的發展都是比較有利的。財務共享后,審批報銷由原來的“面對面”報銷變成了“背靠背”,杜絕了人情關,保證了業務的規范、標準,起到了企業“防火墻”的作用,從而減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
目前,大部分建筑企業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行過程中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并沒有按預想的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以前只需要整理原始檔案,現在所有的原始資料都要掃描發送到共享中心,反而使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第二,全體員工都參與到共享平臺的操作中,每項業務由業務的初始操作人員發起,“人人都變成了會計”,業務人員缺少必要的財務知識,拖延了業務審核流程,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只有標準化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對很多工作流程未進行詳細的說明,難以針對企業千差萬別的業務處理給予精準有用的指導。第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化管理平臺之間的關聯性不強,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建筑企業的規模都比較大,信息化系統比較多,系統之間的兼容性比較差,在運行過程中難以實現較為有效的對接,信息共享度不高。第五,系統還需要不斷完善,財務報表的自動化輸出質量還有待提高,人員還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
建筑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必須有以下5個基本的支持條件:財務機構、財務工作處理流程、財務系統、財務信息管理系統、財務人員[2]。總體而言,建筑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工作是一個系統性較強的工程,會對企業以往的資金管理模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建筑企業的管理層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身傳統觀念,加深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了解和認可,并從各方面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給予支持。企業管理層必須認識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工作不是某一個部門能單獨完成的任務,需要企業各個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共同完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工作。
建筑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需要有專業的項目團隊。該團隊的財務人員需要有現代化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有高超的業務水平、豐富的工作經驗、靈活的思維能力和強大的交流溝通能力[3]。與此同時,該項目團隊還要有專門負責與外界溝通的中介咨詢機構和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素質過關的軟件技術人員。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過程中,該項目團隊要對企業實際運營情況和發展需求進行分析,以便改進和完善自身工作,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工作提供更多保障。
建筑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需要集中自身比較分散的財務管理工作,并對其具體流程和規范進行統一的管理。建筑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組織機構、運營管理及團隊建設工作等各個方面進行更加科學、全面的規劃,以便在企業內部形成更加標準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通過已有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前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業務,現在有可能一天也完不成。其原因就是每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同,出現業務處理的差異。
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可以開展“導師帶徒”活動,遴選業務能力強的財務人員作為新員工的導師,充分發揮老員工的“傳幫帶”作用,實現老員工對新員工的“一對一”經驗傳授,將自己所學、所知全部傳教給新員工,使新員工更快地掌握工作基本技能。與此同時,建筑企業要在滿足公司戰略、成本合規性等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業務流程,進而實現對業務流程的持續評估、改進和優化,避免因為流程的不適應而影響共享目標的實現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持續改進對管理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不僅需要具有改進的技能和技巧,更需要具有持續改進的意識、敏銳的洞察力及堅定的信念,推進一項項改革。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可以推動企業業財資稅一體化管理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企業采用合適的信息化手段,整合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并提高各管理平臺的兼容性,確保各管理平臺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之間可以實現高效的對接。
第一,企業要不斷升級財務信息化軟件。在信息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數據呈現出高度融合的態勢,這就對企業的數據存儲硬件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業在此情況下應采購一些容量更大的硬件服務器,也可以選擇建設私有云,以更加穩定、安全地對財務數據進行存儲和管理。第二,企業可以選擇更加優秀、更加專業的軟件設計供應商。企業選擇的軟件設計供應商應該能根據建筑企業的實際需求,提升企業各管理信息系統的兼容性,并優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使兩者之間的對接更加高效,保證各管理信息系統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更加穩定。第三,企業可以根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需要,定期開展共享系統使用培訓活動。參與該培訓活動的員工不僅有財務人員,還有相關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因為在使用共享系統的過程中,一些信息錄入和審批工作是由相應的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負責的。只有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系統操作能力,該共享系統才能充分發揮出作用。
在建筑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高兼容性、高穩定性、高效率性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和使用,相關決策活動的開展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也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本文以建筑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主要討論點,首先簡述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念、特點、作用及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建筑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升級的必要條件,最后提出了建筑企業優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建筑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使財務人員由過去花大量時間進行會計核算,轉變為從事更高附加值的財務管理工作,重點開展制度建設、全面預算、資金資產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分析等工作,從而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職能,使企業得到更大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