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蕊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國家對三公經費的管理日趨嚴格,對三公經費的報銷使用審查嚴、限制多、壓力大;同時中央、地方和高校內部對財務工作的巡視巡查已經常態化。巡視巡查過程中也暴露出落實主體責任不力、正風肅紀持續發力不夠、存在腐敗風險等問題。面對著新的政策環境,高校財務部門既要接受各方的巡視巡查,又要滿足學校日常運行的需要,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和風險。高校的財務工作人員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增強規避風險、承受壓力的能力和水平。
2018年8月16日,財政部發布了 《關于貫徹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通知》(財會〔2018〕21 號),自 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施行。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并行的會計核算體系,實現了“雙功能”和“雙報告”的目標。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更趨于精細化、復雜化,使得高校的會計核算擺脫了以往簡單、不準確的印象,也對高校的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財務部于2016年6月發布了 《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并與 2017年、2018年分三次發布了34項具體指引,旨在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并建設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管理會計系列指引的提出,使我國會計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細化治理轉變。財務工作人員應全面加強管理能力的培養,以滿足工作要求。
為了加快落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各高校也紛紛制定了本校的 《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要求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需要深入推動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盡快制定預算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抓緊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部門的工作任務越來越艱巨。
在新的政治形勢下,國家對財政資金和科研經費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財務工作的風險和壓力陡然提升。然而很多財務人員未能及時學習國家出臺的各項財政法律法規,也不具備鑒別財務風險的業務能力。對于國家通報批評的經費亂用事例不能及時學習并吸取教訓。
傳統的高校財務工作,一直重核算、輕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前臺的日常報銷業務,對財務人員能力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對財務規定具體操作細節地把握,而忽視對財務制度完善、風險防控、內部控制規范和績效管理評價等精細化的財務管理能力的培養。這與目前高校會計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核算為管理服務的大趨勢相違背。
目前新進的高校財務人員主要來自應屆畢業生。毫無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剛參加工作時積極性高、可塑性強,對工作有著美好的職業憧憬。但是目前高校財務部門對新進的員工缺乏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剛入職時在前臺的核算部門工作,然后隨時按需要分配到其他部門。如果沒有其他需求,就一直在同一個部門工作而沒有輪崗發展的機會,這對其業務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
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人才主要來自外部招聘和自主培養。高校自主培養高水平管理人才途徑和方法欠缺,很多空降的管理者可能并不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而高校財務人員外部招聘也僅局限在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幾乎沒有。高校不能通過外部招聘懂經濟、管理、財務的復核型人才。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復合型的管理人才隊伍迫在眉睫。
高校對財務人員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不能做到獎罰分明,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能決定績效考核結果。績效考核公平性的缺失不僅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還影響了高水平財務隊伍的建設。
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建設主要包括政治能力、業務能力、溝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是辨別政治是非的能力。財務是高校資金監管的主體部門,是高風險部門,同時也是接受中央巡視巡查的重點部門。所以財務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水平。
業務能力包括專業業務能力和綜合業務能力。專業業務能力具體指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運營管理、績效管理、風險防控和管理會計報告撰寫等。綜合業務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和領導力。高校財務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實現財務的精細化管理,必須加強培養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打造一支堪當重任的高水平、復合型的財務隊伍。
溝通能力包括與內部同級各部門溝通、與內部上下級溝通和與外部機構溝通。財務工作復雜而瑣碎,涉及全校全體人員。財務人員既要和內部同級部門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又要向上級做業務匯報并將上級指示傳達給下級,還要同外部部門溝通合作,這就要求財務工作人員應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熟悉并善于運用各種組織形式,能夠指揮自如,協調人力、物力、財力,以獲得最佳效果。
分析能力是指對履職重點、工作難點的分析能力。財務工作人員應以問題為導向,對自身工作的履職重點、工作難點進行調研分析,分清工作主次,提升工作質效,不能避重就輕,眉毛胡子一把抓,讓非重點的工作影響財務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家先后制定出臺了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嚴格禁止的80個方面財務行為規范,這充分說明了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和風險性。高校財務部門對學校的財政資金負有主要的監管職能,要求高校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學習國家出臺的各類財政法律法規,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規矩意識,才能及時辨別工作中的業務風險點,防范財務風險。不能因無知使自己陷入職業道德甚至犯罪的漩渦,也給國家和學校帶來不可避免的經濟損失。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管理會計技術日臻成熟,國家更新出臺新政策以適應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高校財務人員也應不斷更新已有專業業務知識。首先高校財務部門可以定期組織財務人員進行關于稅收、財政、政府會計準則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增強業務知識,拓寬業務領域。在適當的時候財務部門可以組織專業領域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業務專家進行專題講座,使財務人員增強對崗位的理解,增強崗位責任崗。其次高校的主管部門可以組織全國性或者地區性的高水平會計人才培訓,集全國或者地區的高水平會計人才于一堂,大家進行思維碰撞,互通有無,有助于會計工作的開展。最后,高校財務部門還可利用高校的資源優勢,主動學習財會領域的專業知識,優化知識結構,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財務隊伍招聘來源、專業單一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財務人員的能力建設。在校園招聘的環節可不限制財會專業,盡量多招聘一些保險、數學和計算機等復合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可以打破財務思維定式,改進財務工作質量。高校還可啟動財務人員的社會招聘,選擇一些既有專業背景,又懂管理、懂運營的復合型人才擔任領導工作。這樣可為高校人才隊伍的擴充提供新鮮的血液,為高校財務工作的開展帶來全新的視角。
加強財務隊伍能力建設離不開財務人員提高能力的主觀能動性。財務部門應建立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并定期從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四方面對財務人員進行考核??己说慕Y果體現在績效分配和崗位晉升上。財務部門應改變以往形式化的績效考核,設置不合格名額,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應給予批評和適當懲罰。完善的獎懲機制能激發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潛力,有助于提高財務隊伍整體的業務能力和素質。
職業發展規劃是否清晰是衡量一項工作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標,是促使從業人員前進的動力。高??芍贫ǜ偲干蠉彽闹贫?,定期組織有競聘意愿的人員進行競聘演說,其他財務人員進行打分,并將排名靠前的競聘人員納入財務管理人才庫,對其重點培養,當出現崗位空缺時可以從中進行選拔。由此可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有利于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地提升。在整個財務部門可實行輪崗制度,以改變工作內容、增加工作的新鮮感,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積極性。財務人員在不同部門輪崗可以加深對財務工作地理解,有利于內部部門之間地溝通合作,有利于財務工作地開展。
綜上所述,目前高校財務隊伍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難以應對新時代經濟社會提出的挑戰,加強高校財務隊伍的能力建設勢在必行,不能再拖延。高校財務部門要為財務人員學習新知識,增加新的業務技能積極創造條件,并從根本上轉變重核算、輕管理的觀念,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打造一支懂運營、懂管理、能力強的高水平財務隊伍,以滿足新時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