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朱藝 胡靜 朱丹 金濤
合肥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化工原理課程是化學類工科專業的一門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數學等基本知識,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理解運用起來有一定的難度[1]。本文根據化工原理課程的特點,提出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該課程,并根據教學模式,進一步改革考核模式。
目前,我院的化工原理課程的理論教學仍然主要采用教師講授式教學。因為化工原理課程涉及的前期物理、數學以及化學知識較多,理論性較強,導致本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2]。首先,每個學生前期的知識積累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上課時教學的快慢程度難以把握;第二,一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第三,課程的教學內容較多,而教學學時有限,一方面需要教師對于教學內容進行挑選與設計,另一方面導致教師因為時間的限制在課堂上難以因材施教。
翻轉課堂是一種基于信息化時代下新興的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它是一種顛覆式的完全不同的教與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最根本的特點是將傳統教學以老師傳授為主的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師的角色中知識傳授作用弱化,而轉變為引導、解惑為主,學生的學習也由原來的被動式學習轉化為自主學習。
對于化工原理課程的教學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克服傳統講授式教學的很多缺陷[3]。本文筆者在化工原理課程中實踐了此種教學模式,下面以課前課中課后順序來闡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化工原理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在課前就必須根據本節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錄制微課視頻,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課前登錄到網絡平臺上,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自主學習這節課的知識點。同時,為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提供適量的相關習題,通過學生的答題情況,來更有目的性地準備上課內容。
課堂上,教師首先對于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重點內容進一步細化強調;再對課前學生學習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決。例如流體靜力學方程的應用這一節,教師課上須和學生明確方程的適用條件,從該方程在工程中最常見的三個方面的應用,總結出該方程的應用步驟。在完成上述環節后,教師根據本節內容提前設計相應的工程應用問題2-3 題,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選取兩組上臺對于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包括解題思路最后結果等。最后,教師對本次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課后,教師根據本次上課內容,布置適量的復習題。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完成復習題,進一步鞏固本節內容。教師也通過批改這些題目,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共性問題,可以通過下次課或者一些網絡平臺在整個班級范圍內進行輔導,而一些個性問題,可以通過面對面或者線上軟件進行一對一溝通,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因材施教。
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相對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加強學生平時表現的考核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對于考核模式進行了改革與細化。平時成績的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情況、課前預習題完成情況、課上討論完成情況和課后習題完成情況等。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翻轉課堂模式使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翻轉課堂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化工原理課程中實踐此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對于化工工業中的單元操作有更深入的了解。相信通過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可以很好地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