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才
(廣西自治區百色市靖西市安德鎮三合中心小學 廣西 靖西 533814)
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取得教學進步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小學數學本身比較枯燥,學生不易踏下心來主動學習。但是學習是自我提升的過程,需要學生堅持進行知識提升,規范自身的學習行為,逐步提升自身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以合理的方式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填鴨式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較大限制,學生更多的是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大多都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是為了學而學。若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注意建設一定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在學習的同時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努力去創設一個適合學生,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景,這既考驗教師的基礎功底,也考驗教師對教材的熟悉和理解。教師要積極認真的研究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規律,把數學這門課程特有的嚴謹、邏輯、思維等特點,通過巧妙的方式充分開發出來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教授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時、分、秒的認識這個課程時,首先要讓學生對時間這個概念有所認識,例如,一個課時是45分鐘,學生課間能休息的時間一般為10分鐘,學生做眼保健操所花費的時間為5分鐘等等,首先讓學生對時間有了一個大致的感受。對于這個年紀的學生,對時間的概念不是很強,教師在這是也可以借助沙漏、計時器等工具強化學生的認知。之后在教師的引導和帶領下,可以和學生來點小互動,讓學生估計一下來上學時從家到學校所花費的時間,學生們吃飯要用多少時間,周末每天可以看多久的動畫片呀等等。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參與了課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思考了問題,在教師拋出問題時,學生就進行了思考,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思考問題的主動性。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新穎的呈現方式同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新教材在為師生提供了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數學課本的內容也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復合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但是這些東西再豐富都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是靜止的對學生的吸引力往往不如活動的物體來得實在。在教授兩位數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先通過一個小動物的動畫片作為開頭樹上先有11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12只請問學生們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呀?以動畫的形勢原先呆板的數字,變成了會飛的小鳥,學生學習的熱情必然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最終的教學成果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幾何的初步認識,在課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充分利用學生手邊所現有的材料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在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制作的時候就已經對這些圖形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那么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理解起來就會比較簡單了,同時也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中。在后續對圖形的周長計算時,先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模型進行討論,之后抽取三為代表分別到黑板上寫出自己認為的周長計算公式,最終教師給出正確的答案。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到黑板上的這三為同學,通過對自己錯誤的改正,對這幾個公式一定會記得很牢固,這遠遠要比教師直接給出公式的效果要好。
在當今的社會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學會同他人合作,會得到很多想象不到的益處。但是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與相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交流的機會不多,缺乏合作交流的經驗。但是多數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并不弱,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立合作學習的日常環境。例如在20以內數的認識這個課程教授時,可以先引導同桌的學生相互幫助完成,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可以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完成情況和平均成績,為他們設立一個需要通過努力能實現的新目標,讓他們相互合作相互督促,對于完成了目標的小組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對于沒達到目標的小組也要對其進行鼓勵。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有利與培養學生們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健康積極的心理。在相互交流合作的過程之中,也促進了學生的思考和表達,這對他們今后的人生也必定大有益處。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題,對于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活潑好動才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有趣的課堂學習中來。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已經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切忌不可磨滅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不能讓學生盲目的相信教師和課本,要讓他們有提出質疑的能力和膽識。
綜上所述,對于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僅是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應該是小學教育體系中需要著重對待的一項內容。學習主動性的養成是學生學習力的體現方式,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進一步探討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