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奎
(廣東省豐順縣華僑中學 廣東 豐順 514300)
梁啟超先生在其《少年中國說》中,非常明確地把民族振興的希望寄托在少年的身上:“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民族的未來,孩子是祖國的希望,為學生正確導航,引學生步入正軌,就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當做到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遇到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其中的問題學生也不在少數,他們調皮搗蛋,自由散漫,消極厭學,內向自閉,暴躁好斗,甚至手腳不干凈,我在迎接挑戰的時候使出了十八般的武藝,用智慧為他們正確導航。
幾年前,服從組織的安排,我擔任高一級二班的班主任,當時的一個學生,讓我久久難忘。
小鐘同學是以其獨特的方式進入我的視野的。基本可以肯定地說,他是我在當時班里認識的第一個學生。剛剛開學沒幾天,他就在全體師生面前塑造了一種每天早上邊跑步進教室邊往嘴里塞東西的“經典形象”,隨之響起的伴奏曲往往就是學校準時準點響起的上課鈴聲。小鐘的這種獨特個性,使我在全班六十多個同學的茫茫人海中第一時間捕捉到了他的鏡頭。
與小鐘同學的正面交鋒發生在一節歷史課堂上。
在這難忘的一課中,小鐘不知道是哪根神經搭錯了線,不斷觸及課堂紀律的底線,挑戰老師脾氣的著火點。這個家伙先是偷偷地往嘴里面塞零食制造出吧嗒吧嗒的嗓音,被我進行口頭警告后,他又轉移戰線,不時回頭對后面的同學進行騷擾。被我再次制止后,他玩起了睡覺的把戲,整個腦袋非常夸張地側癱在課桌上,雙目緊閉、雙唇大張,發出大尺度的呼嚕聲,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課堂教學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境地。我怒發沖冠為小鐘:“豎子意欲何為?!”見我發了火,小鐘同學瞬間仿佛體內注入了興奮劑,他迅速結束了原來的睡眠狀態,從座位上彈了起來,并掄起了自己所座的椅子作砸狀:“你敢打我嗎?你要敢打我,我就對你不客氣!”面對他這種仿佛已經進入一線戰備狀態的亢奮樣子,我的腦海中當時條件反射般地涌現出了不久前滕昭漢老師的悲慘鏡頭。因為對工作執著負責,對學生嚴格要求,湖南省邵東縣創新實驗學校高三班主任滕老師被自己的學生龍某持水果刀在辦公室當場殺害,時間定格在2015年的12月4日,龍某殺人的理由只有一句話:“他不讓我看小說。”有了滕老師的前車之鑒,我強迫自己降溫,微笑著對小鐘說:“老師不敢打你。老師只是試試你的膽量。”全班同學會心地笑了起來,小鐘也安靜了下來,一場即將爆發的沖突頃刻化于無形,教學過程得以繼續。
下課后,我開始動手籌劃對小鐘同學的轉化策略。
毛主席說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想轉變小鐘,就必須先弄清楚小鐘調皮搗蛋的深刻原因。我分別約談了班里的幾個班干部和同學,還瞞著小鐘悄悄到他家里進行了一次家訪,經過全方面的明查暗訪,基本上摸清了他的“病因”是因為幼時母親過度溺愛,父親又疏于管教,造成讀書無心搗蛋有意,整天手腳閑不住喜歡出風頭,三天兩頭還要跟人打架,在初中階段就已經曾經因為聚眾斗毆被當時的學校勸退轉學,其父母對此除了頭疼還是頭疼。針對小鐘的具體情況,我專門為他量體裁衣制定了一套挽救方案。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我對小鐘同學采取了不聞不問的策略。不管他是在課堂上吃零食,做鬼臉,還是裝睡覺,我都視如不見,任他胡作非為。小鐘同學搗蛋了一陣子,見我根本一點都不關注他,頓感索然無趣,于是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同時,我授意幾個平時與小鐘較要好的同學,由他們轟炸式地對小鐘進行苦口婆心的勸導,幫助他認識到上課破壞課堂紀律是不對的,和老師對著干更是不可寬恕的過錯。另外,我又與小鐘同學最忌憚的鐘父結成了教育統一戰線,由鐘父在家里面對他施加強大的壓力。這樣,就形成了對小鐘同學的全面包圍,學校老師不理他,班里同學勸導他,家里父親訓斥他,讓其處在四面楚歌的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他想改變自己。
又過去了一個星期,在一節班會課上,我當眾表揚了小鐘同學。我說:“小鐘同學是本周我們班的最佳學生”,望著同學們呆呆的表情,我接下去說:“因為他在過去的一個星期里再也沒有說過要打老師了。”在片刻的寧靜后,反應過來的同學們放聲大笑起來,小鐘同學漲紅了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此后,小鐘同學在課堂上收斂了許多,學習成績也慢慢地跟了上來。
一個月之后,在小鐘明顯進步的大好形勢下,我又約他在辦公室作了一次私密的談話。我從教師的職責、學生的擔當、人生的價值等方面對他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幫助他將近期表現的進步提升到靈魂的深處,努力實現自我的根本轉變。
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我一路陪伴小鐘從高一升到了高三,小鐘自始至終都展現了一張乖乖仔的面孔。上學準時,上課認真,讀書用心,尊重老師,同學關系變好,在家幫做家務,他臉上的笑容慢慢多了起來,感覺與以前完全換了一個人。對于小鐘的成功轉型,師生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想不到,真的想不到!
去年的六月份,小鐘順利畢業考上了大學。在他來學校拿學生檔案的時候,專門跑來辦公室找我喝茶聊天。我故意挪揄他說:“小鐘,你可不能打老師啊。”小鐘同學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老師,你就別取笑我了,我怎么會打你呢?”
一個頑皮搗蛋的學生,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