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蓉
金融會計是我國會計體系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對金融機構的經營互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對其財務信息進行衡量、加工和傳遞的會計種類。金融會計的出現,有助于相關人員利用信息分析和核算結果,針對經營活動制定出正確的決策。從功能上說,金融會計主要有核算和經營管理兩方面的功能,前者是進行財務管理、損益計算和經濟核算,后者是通過信息分析、情況反映、預測等實現計劃管理和資金管理。因為業務的特殊性,金融會計面臨較多的風險內容,導致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也很多,本文就對金融會計風險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會計核算風險是企業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會計核算時出現的風險問題,一般是由于核算環節比較復雜,或者金融機構針對金融會計核算沒有制定嚴格的流程和制度,導致核算工作難以滿足需求。基于此,企業要想規避這類風險,需要完善金融會計核算流程,使核算工作更加規范和標準,同時在進行核算時要結合實際需求。
金融會計工作的真實和有效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效益水平,因此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企業需要強化會計監督工作。但是部分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更強調信貸管理,存在忽視金融會計監督和管理的情況,導致金融會計監督難以發揮其功能,影響了金融會計工作的水平。一般企業面臨的這類風險都表現出會計監督不具備科學性和程序性,金融會計監督工作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強,增加了風險發生的可能。
會計結算風險是金融機構按照會計報表的形式披露出的金融會計信息帶來的風險,包括企業一段時間的收益情況、負債情況、資產狀況等。金融會計結算工作的開展對于企業穩定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金融會計在思想上可能出現動搖,存在利用工作便利牟取私利的行為,直接導致企業出現金融會計結算風險,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
要想有效規避企業中的金融會計風險,首先要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具備較強的金融會計風險意識,能夠準確辨別和規避風險因素。但實際上,企業的金融會計和管理人員對金融會計風險的認識不足,意識比較薄弱,導致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也不夠重視對金融會計風險的管理和規避。另外,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問題的出現與會計的專業素質息息相關,金融會計的業務能力有限,對金融會計風險的認識不足,或者職業道德品質不高,就會影響實際的工作質量,也影響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水平。
做好金融會計工作的前提是企業有完善的金融會計管理制度。但從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雖然大部分企業都有相應的金融會計管理制度,但制度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足,嚴密性不強,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在執行時經常出現問題,導致金融會計風險問題發生。其中,金融會計管理制度執行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關人員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重視程度不足,個別企業沒有具體的金融會計風險預警和防范機制,或者沒有安排專業人士開展這項工作,導致企業在實際運營中面臨較多的金融會計風險。另外,企業開展金融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不足,有待加大,而且金融會計工作在財務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財務工作安排不合理等,影響金融會計工作質量,可能引發金融會計風險問題。
企業在經營互動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較多的金融會計風險問題,而且導致風險出現的因素較多,因此需要有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要想有效防范和規避金融會計風險,首先需要企業有完善的內部監管制度,這項制度需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員考核、工資福利、人資管理、內部控制等制度,都需要有得到完善和優化。企業要立足于制度建設現狀,對上述制度進行完善,通過對人員的管理,規范工作流程,有效減少金融會計風險。同時,在人員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針對各個部門的人員,尤其是內部監控人員的崗位職責和范圍進行明確的劃分,保證職責歸屬清晰,避免出現職責不清的問題,促進各部門人員各司其職、開展工作。
金融會計風險的出現與人員息息相關,因此要避免出現金融會計風險,尤其是避免企業內部出現貪污、腐敗、以權謀私等問題,企業就需要建立嚴格完善的責任制度,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和崗位。簡單來說,企業在開展金融會計工作時,需要將每一位金融會計風險管理人員的工作任務和范圍、內容、責任等落實到位,劃定清楚責任范圍和事項,盡量避免出現兼職、職能交叉等問題。比如過去部分出納不僅需要開展出納工作,還可能要兼職開展賬目登記、會計檔案管理等工作,因此工作存在較多的漏洞。在新形勢下,需要杜絕這種現象,禁止各個崗位人員負責開展不屬于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或者可以將某些崗位融合和歸并。企業在安排金融會計時,要注意崗位之間的獨立性,杜絕兼職問題,更要禁止出現某個人負責整個流程的情況。這樣通過保證各部門和各崗位之間的獨立性,促使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相互監督,以減少金融會計風險的發生。
金融會計風險的規避和防范工作對人才的需求較高,因此企業要重視對金融會計人員的管理。新時期下企業要關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落實,提高對人才個人意愿的重視度,堅持以人才為中心進行管理,遵循以激勵為主的管理原則。企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薪酬分配制度,保證企業的工資水平與員工的付出成正比,同時考慮市場平均水平的影響,以獲得員工的認可。其次是關注對員工的思想引導,借助社會上的正能量內容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激發員工的干勁和工作熱情。企業要注意多肯定和表揚員工,減少抱怨和批評。最后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金融會計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這不僅關系到金融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關系到是否可以獨立有效地規避和防范金融會計風險。因此企業要重視提高金融會計的業務水平,強化其道德意識,提高其工作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可以自覺防范金融會計風險,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保證金融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還需要企業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需要建立多層級的財務管理機制,完善相應的組織架構,然后細化各個層級組織架構的責任,保證職責清晰明確,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別完成決策、管理和監督等各項工作。財務管理的重點和基礎就是財務預算管理,因此企業首先要注重程序的優化,制定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程序,全面收集企業內部信息以及投資項目信息,評估市場發展形勢,聯系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制定相關的財務指標,然后選擇科學的方法進行財務編制,針對財務分析結果,明確目標責任,進行科學的考核和激勵;建立動態反饋機制,在工作開展之后進行密切的監督,并實時反饋財務管理成效,進行動態調整,同時強化信息系統的應用,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和預測,提升這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企業要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可行的制度,追蹤每一筆資金的應用過程,做好內控工作,盡量節約資金。最后是完善費用管理,重點是成本和收入,對成本進行預算和核算,加強經營成本控制,嚴格執行支出和收入制度,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
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包括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結算3個方面的風險問題,而導致風險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風險意識薄弱以及管理制度不足。因此新時期下企業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強化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管理和規范,有效開展風險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