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講,要想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對現有的技術進行創新,研發新產品,擴大產品市場規模,而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期間,高新技術企業往往會面臨巨大的資金投入風險。但是如果產品研制成功,企業就會獲得較高的收益回報,高風險、高收益成了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此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人員要直面風險,摒棄落后的思想觀念,針對財務管控,要應用新型的控制方法,設計財務戰略。要充分考慮未來高新技術企業高風險特點,將產品研制失敗的風險也納入財務戰略工作。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財務管理與知識管理相互融合。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要將單位的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識管理都放在首要的位置。傳統的財務管理更多是偏向對實物資產的管理,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戰略制定要以高新技術作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要摒棄只關注生產設備等實物資產的核算和管理,進一步將知識管理與財務控制工作相聯系,使財務戰略滿足未來產品的研發、知識管理等工作需要。高新技術的研發過程風險較大,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需要針對現有的知識資產,首先引進新知識,再消化,之后再吸收、開發和應用。企業需要以財務管理中的分析工具作為支撐,減少技術研發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抗風險預案。
1.投資方案評價標準不一致。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方案的指標,包含凈現值、現金指數、回收期、報酬率、收益率等。對于高新技術公司來講,除了應用傳統的考核指標,還要增加一些技術創新知識、資產投資的考核指標。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方案的主要特點就是要結合傳統的財務指標,對技術進行創新,然后深度結合知識資產,研究投資項目中的關鍵技術研發成本和研發失敗的風險。要了解未來技術成果的市場前景以及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之后要對技術成果收益實效和成果的退出機制進行重點分析。
2.資金投資方向的差別。傳統公司比較注重對機器設備、生產線等固定資產的投資,然而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講,項目投資更多是針對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固定資產投資活動不多,并且固定資產投資風險不大。但是高新技術企業對關鍵技術的投資卻充滿了不確定性,風險很大,容易出現投資失敗。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要聚焦于影響產品制造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可以使高新技術企業在整個市場中獲得較強的競爭優勢。企業要在投資前期,對技術進行細致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做好充分的準備,規避研發失敗風險。
3.合理選擇投資方向。傳統企業大多數是以自身的經濟效益為核心,開展多元化投資,而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很多都聚焦于長期收益較大的業務,這就要求高新技術企業提高自身的投資能力,抓住核心的競爭領域,確保公司在市場中有較高的市場地位。但是近些年,國內的一些高科技產品,如手機、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較快,給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競爭壓力。一旦技術落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就會迅速下滑。因此高新技術企業要保持其技術先進性,可以通過股權投資、控股、參股的方式來控制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以彌補自身在技術方面的短板、不足。高新技術企業的重點投資領域一般都聚焦在關鍵技術的研發上,如果技術研發成功,則會使公司大幅度領先競爭對手。但在研發期間,需要購置設備、租賃廠房、調試設備,再開展產品生產。當公司的生產技術成熟之后,此時產品就有可能落后于市場,使公司失去市場機會,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很多高新技術企業都是使用輕資產運行模式,通過控股投資一些生產制造工廠,來達到迅速投產的目的[1]。
1.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風險高。高新技術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與傳統公司存在較大的差距。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相比傳統企業,重要性更高,而且企業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跨越性。在研制產品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伴隨產品研制失敗的風險。在研制期間,需要一定的時間,確保公司內部資金鏈不斷裂,保持資金的合理配置對于項目成功研發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資金鏈中斷,就會使研發項目失敗,公司前期的投資付之東流,有可能會造成公司破產。
2.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期融資比較困難。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期間需要獲得大量的資金,才能支持產品研制。在籌備資金時,需要向外界金融機構抵押,否則金融機構不能將資金借給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高風險性使很多金融機構拒絕放貸,但是近些年有一些風投私募資金,通過私募股權投資,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當公司運作成熟之后,又可以吸引更多的戰略投資方。
1.合理制定戰略,提高人員水平。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期間,需要組織人員編制財務戰略。財務戰略需要由高素質的人員制定。公司要對內部職工開展一系列政策規劃管理培訓,尤其是對財務人員講解新型財務戰略編制方法,使財務人員對戰略規劃方案的編制有更深入的理解,這樣才能夠保證制定出來的財務戰略與公司的業務發展有較高的匹配度[2]。
2.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設計風控制度。設計一個比較完善的內控機制、構建風險防控體系是高新技術企業維持正常穩定發展的關鍵,同時需要迅速將風險轉化分解。公司制定內控制度,要引起單位職工對制度執行的重視,制定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預警機制。在公司內部組建風險控制部門,并配備一定的風險控制崗位,招聘高端的風控人才,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的風控能力。在此期間,執行風控制度,還要對現有制度進行創新優化設計。要使設計出來的風控制度能夠被衡量、被控制,有效防范風險,并逐步轉移風險,針對重大風險,應該由公司的高層風控委員會組織制定風控措施,監督風險防范的各個過程。
3.建立財務戰略評價體系。在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研發、經營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規范合理的財務戰略評價體系,使用專業的工具、特殊的方法,對高新技術企業各個研發過程的經濟效益、技術成果、業績開展定量定性的考核分析。并對考核進行研究,了解研發過程中存在的不同之處。通過得出來的考核結果,為高層領導提供決策支持,進而減少高新技術企業在研制產品的過程中各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高新技術企業在融資期間,要盡量減少資金使用風險,因為資金是整個公司運營的核心資源,也是高新技術企業正常項目開發研制的關鍵。在融資期間,要增強企業的風險意識,維持資金的正常運作。在融資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資金鏈中斷的問題,提高產品研發項目的成功率。高新技術企業要逐步拓寬融資渠道,除了向銀行借貸,還要引入一些風險基金,從社會上募集資金,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結合單位產品研制、生產、銷售等不同的環節,可以與外部的融資租賃公司、保理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來獲取發展資金。已經處于成熟運營狀態的企業,可以通過將現有的一些技術出租、出售或者入股,開展技術交易,獲得發展資金[3]。
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研發周期較長,需要科學地安排項目資金,制定財務融資戰略,并科學地制定融資規劃,統籌安排還本付息的時間節點,避免集中還款造成公司資金壓力過大。高新技術企業在制定融資方案期間,還要重點考慮未來可能融資的資金數量和融資的成本。高新技術企業要根據整體發展戰略,制定財務戰略,編制戰略規劃方案,組織職工落實戰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