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善波
我國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管理普遍比較落后,粗放的管理模式引起一系列的經營風險,特別是在用工方面,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時有發生,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建筑企業招用農民工,在正式用工之后又不積極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不能以勞動合同保障勞動權益,那么企業的行為其實屬于損害農民工利益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關于對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有關人員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相關規定,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如果建筑企業不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并且要列入失信企業名單,在政府采購、招投標、融資授信、土地供應等方面將受到限制或禁止。
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等相關規定,拖欠農民工工資要受到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名單,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生產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將受到限制;惡意欠薪涉嫌犯罪的,將承擔刑事責任;涉及違法發包、轉包或違法分包致使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將承擔清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用工單位向農民工支付工資時要依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并進行全員全額申報,用工單位通過簽訂勞務合同的形式支付勞務報酬同樣要依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而因為勞動合同的簽訂、違法轉包分包的原因,大多數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并未履行代扣代繳或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義務,存在較大的稅務風險。
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大多存在掛靠經營的情況,存在違法分包、轉包的情況,項目掛靠人將部分工程違法分包給包工頭或班組長,他們法律意識薄弱,招用農民工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這些個體單位往往沒有登記許可,也沒有取得相應資質,而建筑企業卻認同這種項目掛靠的管理模式。他們組織老鄉、親戚、朋友承包項目,建筑企業又不加以管理,對于農民工的實名制情況、考勤情況很少進行管控,造成項目掛靠人、包工頭、班組長隨意截流、不發、少發農民工工資的情況。
由于農民工大多都文化程度較低,缺少維權意識,同時簽訂勞動合同、交納社保后到手工資變少,所以大多數農民工都不愿意與用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因為農民工的流動性較大,從事的工作缺乏技術性,用工單位也不愿意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這就造成建筑企業對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不認可,拖欠農民工工資。
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的前身多為個體私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步轉型為私營建筑企業或公司,這些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守法意識不強,企業大小事務都是股東或老板說了算,企業內部治理混亂,沒有可靠的管理制度,有的雖然有內部管理制度,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制度無法執行,流于形式。
一些建設單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就開工建設,造成資金嚴重不足,建筑企業為了工程進度,只能將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于支付材料款,造成沒有資金支付農民工工資。
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的上游企業許多都是關聯方設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企業和房地產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為同一人。近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高歌猛進,房價水漲船高,實際控制人只會重點關注房地產企業的利益,對建筑企業工程款的支付完全不按合同執行,工程款長期滯后,造成建筑企業長期拖欠農民工工資。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限制,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難度增加,實際控制人會以建筑企業為融資平臺進行融資,但所融資金絕大部分轉入房地產公司,造成建筑企業現金短缺,無法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
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不能再走出借資質收取管理費的老路,必須走自主經營的轉型升級之路,重新搭建企業內部職能部門及組織架構,儲備行業內的相關人才。沒有資質的個體建筑業主不能再走支付管理費掛靠經營的老路,要盡快轉型成為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分包公司或勞務分包公司,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掛靠經營、違法分包轉包的情況,各經營主體都合法經營,從源頭上規避風險,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弊病。
第一,對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經驗或有一定的技術的農民工,可以簽訂勞動合同確定用工關系,將其納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第二,對于專業工程作業,可以通過專業分包或勞務分包的形式,簽訂分包合同,確定用工關系,這種模式下用工主體為分包企業,農民工的用工關系不在建筑企業,不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第三,對于零星工程作業,可以通過與個人直接簽訂勞務合同來確定用工關系,這種用工關系也不用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通過以上3種用工模式可以避免部分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風險,分包單位成為了部分農民工的用工主體,相關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涉稅風險隨之轉移。
建筑企業應逐步建立現代公司治理體系,企業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經營中的法律責任要有清楚的認識,改變以往“老板一個人說了算”的管理模式,企業內部要制定保障農民工工資的相關管理制度。
第一,由建筑企業成立農民工管理部門,每一個項目安排一至兩名農民工勞資管理專員,對所有進入項目現場的工作人員實施實名制管理,包括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與公司簽訂分包合同、勞務合同的分包單位的農民工,并落實到實際應承擔工資的責任單位或個人。
第二,對項目中的農民工進行考勤管理,便于核算農民工工資,對于由建筑企業代分包單位發放的農民工工資,分包單位及所屬農民工必須在工資核算表上簽字(簽章)確認,代為發放的工資視同支付了分包單位的工程款。
第三,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應當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用于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分包單位的農民工工資由總承包單位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代為發放。
第四,建筑施工總承包單位作為農民工工資的第一責任主體,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存儲一定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該保證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銀行保函形式。
第五,對本單位及分包單位進行監督,保證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扣押或變相扣押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
第六,項目現場開工前將農民工工資維權信息告示牌置于施工現場醒目位置。告示牌公示內容包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勞資專管員、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支付日期、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和勞動監察部門舉報電話、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申請渠道、法律援助渠道、公共服務熱線等信息。
第七,建筑企業要建立專門的職能部門,解決農民工工資爭議或者投訴,并與建設單位、分包單位形成聯動機制,對于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不論什么原因,要第一時間籌措資金發放工資。
第八,工程完工、農民工離場要即時結清工資,并由農民工本人簽署工資已全部結清的聲明。
第九,建筑企業應當對農民工的勞動合同、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臺賬、清單等做好檔案管理,便于日后管理機關的查詢。
在承接工程時一定要對建設單位的資金狀況、信用情況進行盡職調查,必要時可以要求建設單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避免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因資金不足違約。在承接總承包合同時,應當在工程款支付條款中約定人工費用的撥付周期,按照工程量合理預算人工費用,并在合同中約定“工期內按月平均支付至總承包單位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優先用于保障農民工工資所需資金,建設單位每月支付到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資金視同其支付的工程款。在執行合同中發生爭議的,建設單位不能因爭議而不撥付人工費。總承包單位在分包合同中要明確約定分包單位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由總承包單位代為發放,代為發放的工資視同支付了分包工程款。
建筑企業與關聯方交易時要遵守獨立交易原則,從而保障自身的利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對建設單位制定了許多具體的規定,來保障農民工工資的支付,建筑企業的關聯方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起支付農民工工資的責任。
中小型民營建筑企業只有轉型升級,由過去的掛靠經營轉型為自主經營;建立現代企業治理體系,建全農民工工資等內部管理制度;合法承接工程,不違法分包、轉包工程;正確選擇用工模式,加強建筑承包合同管理,才能保障農民工工資不被拖欠,避免用工中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稅務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