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煒
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西安正在以加強水安全為核心、以提升水生態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西安市河湖水系保護治理工作。為保障西安全域治水、清水潤城、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三年行動方案順利實施,西安水務集團承擔政府融資平臺的責任,多渠道開展資金籌措工作,切實保障全域治水、碧水興城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如何籌措資金是一個需要探討研究的課題。
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運營機構,是以原水、自來水、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為主要業務的國有企業。集團擁有水庫3座、自來水廠13座,設計日供水能力188萬立方米,平均日供水量超過153.5萬立方米。建成運營污水處理廠6座,設計日處理能力140萬噸;垃圾滲瀝液處理廠1座,日處理能力1200噸;再生水處理公司1個,日生產能力26萬噸。
截至2019年底,西安水務集團資產總額165億元,負債118億元,凈資產47億元,重要子公司自來水公司凈資產13億、污水凈資產5.4億,這樣的資產規模還遠不能滿足全域治水項目資金籌集的需要,企業的融資規模將受制于企業的凈資產規模。
2019年西安水務集團營業收入21億元,實現凈利潤-1.1億元。業務虧損較為嚴重,主要是集團的污水處理費收入無法抵補成本。目前西安市污水處理含稅結算價格僅為1.1元/噸,低于青島、濟南、成都等城市,項目成本收入倒掛問題嚴重,難以獲得金融機構大額資金的支持及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使資金平臺的作用難以發揮。
1.做大做強水務集團。一是采取收購或兼并的橫向規模重組,把市區縣具有優勢資產的水務企業整合并入水務集團,促進水務集團規模發展。二是通過控股、參股等多種縱向重組方式,進行具有連續的上、下游供排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節水等一系列產業節點形成的產業鏈之間的兼并,從而獲得產業一體化的規模效應。三是引進外資,打造大型水務集團。外資水務企業已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我國水務市場,已滲透到我國水務的整個產業鏈,在自來水、污水和工業用水處理等多個環節直接投資。法國蘇伊士集團最早進入中國水務市場,已參與了中國180多個水廠的建設,其中直接經營的水廠有13個,投資額達2.1億美元,引進外資不僅可打造大型水務集團,也拓展了增加資金來源的渠道,提升了融資能力。
2.多元化經營,尋求利潤增長點。水務集團的供水、水電項目雖然有效益,但效益提高比較緩慢。應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混合兼并,進入與本行業無關的其他兩種或多種經營領域,走資本運營多元化道路,調整產業結構,尋求向其他領域拓展。
3.通過價格調整提升盈利能力。目前水務集團的污水公司虧損嚴重,按照公用事業“保本微利”原則,適當提高污水處理結算價格,積極推進“兩費合一”改革,將污泥處理成本計入污水處理成本,合并計費,并按污泥處理處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穩定化”的原則,適當提高付費標準,保障水務集團主營業務項目合理盈利,增加企業的經營現金流入,爭取取得銀行大額貸款支持。
4.申請授予水務集團特許經營權。按照《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通過合法程序申請授予水務集團西安市供水、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特許經營權,這樣就給水務集團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提升了集團市場化營收能力,還能充分利用這一機會,采取更為多樣、更為靈活的融資方式,必將給集團發展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持。
5.依靠政府出臺支持政策保障項目融資。依靠政府出臺土地作價(入股)管理辦法,以土地開發收益平衡公益性水利項目,通過政府將流域沿線土地、污水處理廠周邊土地等作價出資進行的土地開發,取得的收益用來補充項目收益,增強企業融資能力。如廣州水務投資集團在石井凈水廠周邊整治出優美的環境開發房地產,用房地產的開發收益補充污水處理資金的不足。
1.政策性銀行貸款。政策性銀行貸款是由我國3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放的,用于支持特定產業或重點項目的專項資金。它有指導性、非營利性和優惠性等特點,支持的范圍包括在生態治理、水系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性貸款,在貸款規模、期限、利率等方面不同于商業銀行,能提供政策優惠。
2.上市融資。解決較大資金需求和融資難度,上市融資應該是政府融資平臺的一個重要選擇。上市融資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
第一,整體上市。西安水務集團目前全部上市的話,是無法達到上市要求的,就要把主要資產和業務整體改制,把整合的優質資產放在股份公司先行上市,接著再把所有的資產上市,這就形成了整體上市。整體上市有利于西安水務集團做大做強,可進一步發揮企業集團的產業優勢、產品優勢與管理優勢。
第二,借殼上市。集團公司母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的地位,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這種方式可以降低上市成本、縮短上市時間。
與非上市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快速、大規模籌集資金,更好地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水務集團應充分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爭取省市相關政策支持,采取借殼等方式實現上市,增強水務集團的直接融資能力。
3. BOT融資。BOT融資是水務企業融資的典型策略方法,BOT模式能夠在短期內有效解決水務企業資金不足問題,同時可以快速利用民間資金進行水務基礎項目建設。國內許多水務企業利用BOT模式融資,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OT融資,即建設—經營—移交。指政府將基礎建設項目特許權授權給承包商,由承包商在特許期內根據事先約定,負責項目的設計、投資、建設、經營,經營一段時間后收回投資成本,償還債務,贏取利潤。經營期滿,項目所有權或經營權移交給地方政府。
4. PPP融資。PPP融資是水務企業融資的重要策略方法,也稱公共私營合作制模式,是指地方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參與政府重大項目建設,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形成相互合作的一種財政投融資模式,實質上是通過授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的方式,進行分擔風險和利潤的合作。對于要建設的項目,當地政府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出資的方式給合作方一定的資金回報。這種融資模式比較適合水務集團現在進行的公益性的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初期進行了政府和社會投資者之間的風險分配,降低了投資商的風險,以合理回報為基礎,調動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投入,降低了融資難度。
5.銀團貸款。銀團貸款在國際銀行業是一種重要的信貸模式。近年來銀團貸款在我國得到較快發展,銀團貸款是以多家金融機構參與合作的融資模式,能夠提供地方政府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額資金需求,實現外部大型融資服務,促進企業集團壯大以及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的建設與發展。
長期以來,作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水務企業為地方政府承擔了城市水利工程建設、城市防洪排澇及內河治理工程的融資與建設職能,但近年來出現了關于各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退出的消息,也不乏水務企業進行市場化轉型退出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但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地區,必然有相對成熟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從融資平臺的發展狀況可看出地方經濟的發展態勢,可以說離開融資平臺公司談地方發展不現實,離開地方政府談融資平臺公司也不現實,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依然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因此做好水務企業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決策,發揮好水務企業融資平臺的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