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志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使眾多的鐵路企業在國內外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鐵路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經營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在鐵路企業中,增值稅取代營業稅后,增值稅稅負對鐵路企業的經營壓力仍然存在影響,要想保證企業經營業務的順暢進行,保障企業的經營效益,鐵路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重點仍避不開增值稅。
鐵路企業納稅籌劃工作是“營改增”后必須重視的工作之一,最重要的意義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納稅籌劃工作有利于持續降低鐵路企業的稅負成本,增加企業的可支配收入。對于大部分鐵路業務而言,尤其是如鐵路企業這一類工程型企業,其利潤的構成無外乎收入減去成本。如鐵路企業這一類施工類、設計類企業,其員工成本、設備成本、運營成本和稅負成本都是巨大的。稅務籌劃的有效開展能夠全方位地各個業務方面的細枝末節降低成本,從而增加企業的可支配收入,節約資金。
第二,有利于規范鐵路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的“強心針”“穩定劑”,只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好了,尤其是業財深入融合后,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經營合法高效地運轉。做好納稅籌劃工作一是可以降低企業稅負負擔,增加企業的可支配收入;二是可以借此梳理及檢驗各項業務中的財務制度,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化解鐵路企業的財務風險。
第三,有利于提升鐵路企業“走出去”競爭力。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鐵路企業已經深度參與國際業務,而面對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勢必要求企業加快做好做實境外鐵路業務的稅務籌劃及稅務風險分析與應對,涉及境外業務的稅務籌劃意義,不僅在于控制稅務風險和損失,更在于能加強境外業務的長遠發展,如擴大國際上的社會效益和維持當地關系的良性持續發展等。
無論是采用外部專業機構進行咨詢指導還是企業自己培養和聘用專業技能過硬的財會人員,都增加了鐵路企業的人工成本,同時管理費用也因為人員隊伍的規模擴大而增加。此外,企業增值稅管理涉及增值稅發票管理、增值稅扣稅憑證管理、增值稅申報繳納管理、增值稅會計核算管理等,管理難度大,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和試錯成本也就不可避免。
鐵路企業可以根據政策的優惠,結合自身的經營業務,通過合法合規、科學有效的納稅籌劃工作為自身爭取到更多的利益。鐵路企業作為傳統重工業和民生工程的重要代表,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倒逼鐵路企業必須開展納稅籌劃工作。而在面臨經濟全球化和跨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壓力下,鐵路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評估境外投資行為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措施,與此同時,還要全面評估投資行為的風險,才能更好地針對實際情況制定風險防范制度[2]。
鐵路企業的稅制因為相關政策的調整也發生了變化,增值稅稅率改為9%,進項稅額則由0%、6%、9%、13%四檔組成,企業應交增值稅為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因此,企業的進項稅額越高,能夠抵扣的也就越多,相應地,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負就越少[3]。
從一定角度來看,鐵路企業在“營改增”后,總體的稅負負擔是增加的。鐵路企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性質仍然沒有改變,鐵路企業的經營成本里,人工成本仍然占比較大,但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不能給人工成本報銷,所以很難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無法降低用工成本。另外一個方面來看,雖然鐵路企業的項目和工程大多數是以“億”計,但是折算成本之后,其利潤率并不高。
稅收政策的大調整必然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大調整。鐵路企業在政策調整和自身內部因素的促進下,開展的稅務籌劃工作必然會導致增加相關增值稅的稅控裝置購入,增加設備成本;培養專門的財會人員進行管理,增加人工成本;借用外部咨詢機構、引用外部研究成果等,增加咨詢成本;重新梳理管理流程,增加管理難度。
“營改增”后,對于有些鐵路業務來說,按照我國稅法適用于增值稅免稅項目不征同時也不退,因此對應的進項稅就不能抵扣,形成了額外的稅務資金占用及支出。
鐵路企業的一些工程項目,機械使用費在總成本中占了一定的比例。一般情況下,鐵路企業使用重機械多數采用的是租賃。因此,如果鐵路施工企業能夠在租賃的方式上、租賃的合作對象上、租賃的流程上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那么就可以充分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企業也可以因此減少一部分稅費負擔。
總承包合同指的是鐵路施工企業接受業主的委托,按照合同中的規定,承包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采購、竣工驗收等全過程或若干階段,并且對工程全面負責[3]。在總承包合同中一定要將勘察、設計、采購、施工、安裝等多項業務拆分開來。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適用增值稅稅率。在合同中,減少高稅率業務價款,增大低稅率業務價款,進而降低工程項目的整體稅負[4]。
當前,企業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夠抵扣進項稅額,因此企業選擇供應商的時候要看其能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營改增”之后,公路運輸業的稅負上漲幅度最小,這與他們選取的供應商經營更加規范有很大的關系[5]。在同等條件下,選擇增值稅稅率高的供應商可以盡可能多地報稅;如果供應商的含稅報價不同,選擇綜合采購成本最低的供應商。
境外增值稅的征收,根據項目的融資渠道不同,有的免征、有的業主負責繳納,國別不同,稅率不同[6]。結合我國稅法與業務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從簽約主體、合同在岸與離岸拆分、匯款模式、發票模式等幾個方面做好境外業務的稅務籌劃,合理選擇業務管理模式和稅務承擔主體設置,深入做好合同主體稅務對比分析、明確授權程序、支付程序等,這樣才能從模式上完善稅務籌劃,降低境外業務合同風險。
納稅籌劃工作要想高效地執行,必須有健全的管理體系作為支撐。鐵路企業要對增值稅發票的開具管理加以規范,在抵扣憑證管理上明確要求,在申報納稅管理上遵循流程,在境外業務稅務管理上加以調整和適應,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和綜合實力,建立完善的增值稅管理制度體系。
新形勢、新業務模式下,鐵路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在稅制、稅負、稅管、資金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與此同時,也存在納稅籌劃工作的許多空間,鐵路企業通過科學的稅務籌劃方式可以從各個環節上節約經營成本,提升企業效益,促進企業發展。但政策和市場環境在不斷變化,稅務籌劃工作也并非一蹴而就的,鐵路企業要不斷促進自身的轉型升級,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