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郭喜凱 馮燕敏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地質隊 河北邢臺 054000
商超行業在國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但是在中國,商超行業是從2000年后才真正開始發展。到目前為止,商超行業一直在中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方面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超市行業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電商的出現和蓬勃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消費迅速提升。面對目前的發展形勢,傳統超市行業該如何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戰略轉型升級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盈利方式阻礙了商超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加。我國超市企業普遍采取向供應商吸取通道費的方式來增加盈利,甚至開始縮小自主商品采購的范圍及數量,還允許供應商員工直接進駐。最終導致超市被供應商架空,逐漸喪失競爭力。
(2)競爭價格戰的粗放增長模式制約商超企業的發展。超市公司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拓展銷售渠道以及提升市場占有率,然而公司通常采用增設店面、盲目并購擴張來獲取規模議價能力,這不但增加公司的運營風險,還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增加,表面上是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是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超市企業的債務增加,從而影響其運營效率、企業誠信,最終導致企業出現銷售額增加但利潤降低的現象發生。
(3)商超公司的費用成本增加成為其面臨的常態化經營困難。到2019年,超市工作人員平均薪酬上漲近26%,店面租金上漲8.3%,由此說明商超公司的店面租金以及工作人員的工資上漲速度快。而商超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續租之外,就只能通過減少店鋪數量來貼補高額租金。通過研究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地產價格以及社會勞動力報酬平均水平的上升,另外一方面是公司營銷成本以及人才培育成本增加。
(4)網絡交易對商超公司的運轉造成較大的沖擊。伴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中國網絡購物規模也不斷擴大,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網上消費金額已占據全國零售業銷售總額的70%,電子商務早已變成人們消費商品的重要途徑。電商交易發展伊始,主要的消費人群是年輕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老年人也逐漸認可網絡購物,電子商務的消費人群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可以得出,網絡交易具有極大的潛力,在商品行業的地位也會不斷提升。超市公司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需要重新調整發展方向,加快盈利模式改革,提高以及革新自身的商業意識。
(1)超市自身建立O2O運營體系。超市可以創建屬于自己的軟件,使得人們可以在軟件線上購買,然后進行線下配送。針對附近社區居民,打造社區生活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務。以實體店為主,實現中心倉+門店倉配送,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形成O2O運營特色。軟件還可以提供周圍的藥店、餐飲、社區服務等商戶信息、聯系方式等,為人們提供一體化的社區生活服務平臺。
(2)與網絡平臺進行合作。超市企業可以選擇跟市場影響力大的網絡平臺進行合作,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流量、物流等優點,又可以利用實體店的門店倉優點,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3)通過高密度實體店資源發展城市共享物流服務。超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門店資源的優勢,建立線上下單、門店組配、門店自提三位一體的O2O零售模式,同時還可以展開城市共同物流服務。城市共同配送平臺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平臺,整合各類資源。城市共同配送分為兩種配送方式,即網訂店取和送貨上門,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購物方式。企業還可以把物流中心和客服中心互相結合,為電商、快遞提供社區物流服務,這樣人們在平臺確認訂單后,就可以在附近便利店、超市進行取貨,更加方便快捷。
超市公司可以通過四方面來進行改善自身的供應鏈。第一,完善供應鏈體系,去掉供應商,實現自主商品采購;二是增加高品質的商品;三是對接農產品基地,使得生鮮商品的競爭力提高;四是利用信息資源,采用商品包銷的貿易方式。
改造供應鏈,不僅可以調整和優化商品結構,還能夠降低公司在采購方面的成本,使其得以更好的控制供應鏈。除此之外,相關超市公司可以利用信息資源數據,挖掘市場需求,由超市公司包銷品牌商開發商品,從而成為企業的特色商品,增加超市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供應鏈在進行改造和實施時都要面臨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與公司各個方面的能力緊密相關,因此超市公司要選擇適合自身的供應鏈改造方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過發展小型業態深入社區。超市要積極發展社區的小型超市,更加貼近消費者,給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比如杭州由華潤萬家設置的vango便利店,這個便利店提供的熱鮮食商品較多,還結合了周邊商圈以及住戶人群具體需求,增加了生活型商品以及手機、水電等繳費服務。但增加小門店的同時,企業也需要提高相應的物流配送能力。
(2)開設超市會員體驗店。超市企業可以通過開設會員體驗店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在體驗店內不僅可以購買商品,還可以把購買的商品食材在店里進行加工,增強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這種方式可以把線下消費者引流到線上下單,線上消費者引到線下體驗,變成一個完整的消費流程。
目前信息技術早已應用在各行各業,傳統的商超企業若想順應時代的潮流和市場經濟的變化,就要盡快完成經營方式的改變。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可以利用網絡整理、分析以及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便于企業的轉型升級。商超企業面臨困境既要保證生存,也需要抓住機遇,實現轉型,以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