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平 曾祥輝
(1贛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州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
感染性心內膜炎臨床上常見并發癥為心功能不全,且心功能不全為患者常見死亡原因,心力衰竭的早期控制尤為重要。心脈隆注射液是從美洲大蠊蟲體內提取的一種復方多肽類制劑,有效成分主要是多肽、復合氨基酸及核苷等。藥理研究表明,其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促進心肌細胞Ca2+內流,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肺動脈壓;抑制內皮素的分泌和作用;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利尿等。臨床中心力衰竭早期給予心脈隆注射液聯合利尿劑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防止心力衰竭癥狀加重,病情惡化。本研究主要探討心脈隆注射液聯合利尿劑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并早期心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贛州市人民醫院及贛州市立醫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感染性心內膜炎并心功能Ⅱ級的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38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4~72歲,平均(48±24)歲;合并先天性心臟病6例,風濕性心臟病28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19~71歲,平均(50±21)歲;合并先天性心臟病例8例,風濕性心臟病29例。納入標準:(1)符合感染性心內膜Duke診斷標準:主要診斷標準:①兩次血培養陽性,而且病原菌一致,為典型感染性心內膜炎致病菌;②超聲心動圖發現贅生物和新的瓣膜關閉不全。次要診斷標準:①有基礎心臟病或靜脈濫用藥史;②發熱,體溫>38℃;③血管現象,如栓塞、細菌性動脈瘤、結膜瘀點、Janeway損害;④免疫反應,如Osler結、Roth斑、腎小球腎炎等;⑤血培養陽性,但不符合主要診斷標準;⑥超聲心動圖有新發現,但不符合主要診斷標準。凡符合2項主要標準,或1項主要標準和3項次要標準,或5項次要標準,診斷即可成立。(2)心功能分級參照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對于心臟功能的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定義為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一般體力活動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排除標準:慢性心功能不全,近期合并有心肌梗死、嚴重肺部疾病及其他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利尿劑螺內酯(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批號1180402),呋塞米片(安徽云鵬制藥有限公司,藥品批號11031822)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治療,治療組在利尿劑治療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云南騰沖制藥廠,規格2 ml∶100 mg,藥品批號120739、150504)4 ml+0.9%氯化鈉注射液200 ml靜脈滴注,每天2次,2次之間間隔>8 h,療程5 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心力衰竭癥狀改善情況;治療前后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4 ml測定血漿N端腦鈉素前體(NT-proBNP)、高敏肌鈣蛋白(cTn)T值。
1.4療效判斷標準 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為心功能分級改善程度2級以上或心臟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為心功能改善1級或心臟功能明顯好轉;無效為心功能分級無變化或<1級,心臟功能無改善甚至加重死亡,總有效率=(顯效數+有效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顯效20例、有效18例)顯著高于對照組(67.5%,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13例,χ2=14.824,P=0.001)。
2.2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cTnT對比 治療前,兩組NT-proBNP和cTn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T-proBNP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治療組cTnT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NT-proBNP和cTn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cTnT對比
感染性心內膜炎常見并發癥為心功能不全,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臨床上,早期心力衰竭的控制尤為重要,且越早治療,效果越佳〔2〕。在心血管事件鏈的發展過程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和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起主要作用,而遏制這兩個系統的作用即可延緩或阻斷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因此,這一階段心力衰竭治療的藥物推薦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而急性心力衰竭改善臨床癥狀的藥物主要有利尿劑、強心藥及血管擴張藥物,且在心力衰竭早中期利尿劑起主要作用〔3~5〕。近年來有關心力衰竭治療的新理念是神經內分泌阻滯/調節藥物與整體調控相結合。具有代表性的新藥有伊伐布雷定、沙庫巴曲纈沙坦及中藥心脈隆注射液、芪藶強心膠囊等,中成藥的應用已改變心力衰竭的治療流程〔3,6~8〕。
心脈隆注射液有效成分主要是多肽、復合氨基酸及核苷等〔9〕。其改善心功能的機制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心脈隆注射液具有促進心肌細胞鈣離子內流,增加心肌收縮力,同時擴張冠狀動脈,抑制心肌過氧化損傷,保護血管內皮等作用〔9~11〕,因此其與利尿劑合用能協同改善心功能。臨床上對于早期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Ⅱ級以下的患者,常規推薦選擇小劑量利尿劑,減少鈉水潴留,臨床證實其能明顯改善心功能,但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心肌受到不同程度損傷,當出現心力衰竭并發癥時,其預后往往不佳。心脈隆注射液改善心功能的機制是多方面的,且具有抑制心肌過氧化損傷,保護血管內皮等作用。臨床上NT-proBNP是評估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標,能預測患者的遠期預后,同樣,cTnT是反映心肌細胞損害的指標,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患者中水平顯著升高,且cTnT值的大小直接反映心肌受損程度,能鑒別是否存在持續或新發的心肌損害〔12,13〕。研究顯示在心力衰竭早期利尿劑合并心脈隆注射液治療后,患者NT-proBNP及cTnT水平均顯著下降,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并能控制心功能惡化,患者死亡率明顯下降,而單用利尿劑組,患者心力衰竭癥狀也能得到改善,但部分患者出現了心力衰竭癥狀加重,NT-proBNP、cTnT水平也下降,但下降幅度較治療組小,且cTnT值無明顯下降,表明心脈隆注射液能改善心功能。因本研究樣本量小,心脈隆注射液使用療程短,不能充分說明其改善患者遠期預后的情況。多項研究表明發現足療程的心脈隆注射液能顯著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癥狀〔14,15〕,因此后期將進行不同療程心脈隆注射液對感染性心內炎遠期預后情況的前瞻性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