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雅 宋建榕 劉敏 衣歡 林燕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1超聲科,福建 福州 350001;2婦科)
卵巢癌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居于婦科惡性腫瘤第三位,但其致死率居于婦科惡性腫瘤之首,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1,2〕。據統計,卵巢癌患者中超50%為絕經后的中老年患者,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增長,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數量在近年內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3〕。盡管醫學水平的發展使得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極大的進展,但由于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常具有分化差、分期晚、易擴散轉移的特性,使得治療效果不理想,且預后較差〔4〕。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早期診斷是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有效手段,因此,有效的篩查手段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預后顯得尤為重要〔5〕。近年來,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篩查以其無創、方便且價廉的特點成為了一種公認的對卵巢癌意義重大的篩查方法〔6〕。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篩查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完整病例資料。年齡60~80歲,平均(65.30±2.94)歲,所有患者手術病理證實,納入標準:(1)病歷資料完整,輔助檢查完善;(2)病理學類型為原發上皮性卵巢癌。排除標準:(1)病歷資料不完整;(2)病理診斷為非上皮性卵巢癌;(3)合并其他組織器官惡性腫瘤。
1.2檢查方法 使用美國GEE8超聲診斷儀對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子宮進行腹部及陰道超聲常規檢查,經腹探頭頻率為3.5 MHz,經陰道探頭頻率為5~9 MHz。在顯示腫塊后詳細描述腫塊信息,如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及與周圍器官的關系,確定有無腹水,并做出相應圖像診斷。
1.3治療方法 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為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闌尾切除及切除所有肉眼可見轉移病灶,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根據術后殘留灶直徑視殘留灶<1 cm為滿意減瘤術,≥1 cm為不滿意減瘤術。經術前評估病情,手術難度大,無法順利完成滿意減瘤術者先行1~4次輔助性化療后再行手術。術后行順鉑聯合紫杉醇化療。初次化療療程為6個周期,將完成6個周期化療后未出現腫瘤進展或因毒性不耐受而早期中斷治療或死亡視為完成化療。
1.4隨訪 以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為開始時間,通過門診定期復診或電話進行隨訪,截止于2019年8月,確定患者生存期,即總生存時間為開始時間至死亡或隨訪截止。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分析。
2.1超聲診斷結果 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經超聲診斷后發現卵巢癌存在囊實性〔23例(46%)〕及實質性〔27例(54%)〕為主的特征,具有不規則的形態〔50例(100%)〕及不完整的包膜〔49例(98%)〕,腫塊內部存在回聲紊亂且強弱不均的現象,多見分房〔38例(76%)〕及雙側病變〔39例(78%)〕,此外,36例(72%)患者伴有腹水征,9例(18%)伴有腹腔結節聲像。
2.2超聲診斷的準確率 超聲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為漿液性均29例,黏液性均11例,子宮內膜樣均8例,透明細胞癌分別為1例、2例。結果表明,超聲診斷對卵巢癌診斷的敏感性為94%,其特異性為93%。超聲診斷將1例透明細胞癌判斷為附件腫瘤,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不相符。
2.3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的關系 單因素分析顯示,殘留灶直徑、病理分期及淋巴轉移是影響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P<0.001),進一步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顯示,病理分期是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1,表2。
2.4隨訪結果 隨訪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26例行滿意減瘤術,其中6例在隨訪中經超聲檢測發現復發或轉移;24例未行滿意減瘤術的患者在化療6個療程后接受隨訪時經超聲檢測發現17例出現腫塊增大。

表1 50例老年上皮性卵巢癌與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表2 老年上皮性卵巢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上皮性卵巢癌具有高發病率及低生存率的特點,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數量在近年間不斷增加,但其治療效果卻不甚滿意〔7,8〕。分析發現,有效的早期診斷是提高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之一〔9〕。超聲成像用于卵巢癌的篩查具有方法簡單、價格低廉等諸多優勢,因此,超聲檢測成為公認的最具意義的早期篩查方法,在臨床篩查中被廣泛應用〔10〕。
有研究表明,超聲檢測顯示腫塊具有囊實性或實質性回聲則考慮其為惡性腫瘤〔11〕,本研究結合9個超聲檢測聲像圖指標對50例老年卵巢癌患者進行檢查,結果顯示囊實性及實質性為主的特征,形態不規則及包膜不完整的特性也較為突顯,此外,超聲篩查還可充分體現出腫塊內部回聲紊亂、強弱不均的特性,且在大部分患者中發現腹水征及腹腔結節聲像,以上特點均能較為精準的對上皮性卵巢癌進行判定,充分體現了超聲診斷的可靠性。本研究存在通過超聲篩查將1例透明細胞癌診斷為附件腫瘤的案例,可能是因為卵巢癌組織成分極為復雜,因此超聲檢測的聲像圖除具有典型的上皮性卵巢癌特征外,較為少見的卵巢癌聲像圖特異性欠佳,操作者極易因自身的認識不足造成誤診。但超聲篩查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的檢測結果與術后病理檢測對比后發現,超聲檢測對卵巢癌的敏感性可達93%,特異性可達94%,仍體現出超聲篩查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種頗具優勢的篩查能力。本研究發現,殘留灶大小、病理分期及淋巴轉移情況是影響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其中,病理分期也是獨立危險因素,而在早期確診更有利于患者行滿意減瘤術,更利于術后輔助治療,提高患者的預后生存時間。而對于首次發現已發生淋巴轉移的患者,手術難度較大,很難行滿意減瘤術,也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以上結果也進一步證實采用超聲診斷進行積極的早期篩查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性。此外,隨訪結果表明,經手術或化療的老年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仍存在復發、轉移或腫塊增大的癥狀,因此,對患者的術后超聲隨訪仍非常重要。超聲篩查對于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意義重大,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12〕超聲聯合CT〔13〕、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14〕或磁共振成像(MRI)〔15〕將更有利于對卵巢癌的早期診斷,能夠極大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上,超聲篩查對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的檢測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老年上皮性卵巢癌使用超聲篩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預后。此外,超聲篩查無創、方便、快速且價廉的特性使其在臨床檢測中立于其他篩查手段不可替代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