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星 陳韞煒 朱文平 韓旭東 梅偉英 張紅霞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常州市中醫醫院肺病科,江蘇 常州 213000)
肺部感染發病誘因多樣,且藥物副作用或自身免疫系統可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熱及咳嗽等〔1〕。臨床中老年患者因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增加了肺部感染治愈難度,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病情加重易引發死亡〔2〕。老年肺部感染多與感染各種致病微生物相關,且細菌感染是導致老年患者并發相關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臨床多采用美羅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可有效提高臨床治愈率,但長時間服藥可產生耐藥性〔3〕。近年來中醫治療肺部感染已成為治療重癥肺部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肺部感染的臨床療效。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常州市中醫醫院肺病科行肺部感染治療的180例患者,根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0例;其中對照組男60例、女30例,平均年齡為(73.53±7.19)歲,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腦血管疾病28例、糖尿病46例,其中41例患者存在發熱癥狀,22例有咳嗽癥狀,36例呼吸困難;觀察組男64例、女26例,平均年齡為(72.91±7.64)歲,合并心血管疾病21例、腦血管疾病31例、糖尿病38例,其中55例存在發熱癥狀,15例咳嗽及20例呼吸困難。納入標準:年齡不小于60歲、經CT確診為肺部感染、納入前1 w內未使用相關抗生素類藥物、家屬或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中途退出、治療依從性差及資料不全者。經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及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磺芐西林鈉靜脈滴注每日4~8 g,分2~4次進行,滴注量可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調節,最高可滴注8 g,多索茶堿靜脈注射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釋,12 h/200 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治療:中醫遵“急則治標”,擬宣肺透表,清熱解毒,方選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其中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陳皮10 g、白術10 g、姜半夏10 g、炙甘草9 g、浙貝母10 g、前胡10 g、白前10 g、蘆根30 g、石斛10 g、黃芩10 g,3劑,使用開水煎至300~400 ml,分次進行口服;穴位貼敷(天突、雙列缺、曲池、尺澤),耳針(雙肺、氣管),定向促進炎癥的吸收;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0~14 d。
1.3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部感染診斷和治療指南》〔4〕2016年版進行,標準如下:胸部經CT可明顯觀察到患者肺部存間質性病變、斑片狀浸潤性陰影、伴胸腔積液及磨玻璃影;白細胞(WBC)計數>10×109/L或<4×109/L;咳嗽、胸痛及胸悶;肺實變體征、發熱、聞及濕性啰音等。中醫診斷標準:根據《社區獲得性肺部感染中醫診療指南》〔5〕2018年修訂版臨床指南進行:主癥表現為痰多且白干黏,咳嗽及胸痛等;次癥為面紅、尿黃、發熱、舌苔黃、腹脹、大便干結及滑數或脈數等。
1.4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經治療后所患癥狀痊愈,且血常規等指標均已恢復正常,采用CT檢查肺部陰影消失;有效:所患癥狀較治療前明顯好轉,血常規等指標逐漸恢復正常,CT片顯示肺部陰影明顯較治療前縮小;無效:治療后癥狀未改善,血常規及CT等指標均未出現明顯改變。患者功能獨立性評價(FIM)標準為:輕度依賴為1~2分;中度依賴為3~5分;重度依賴6~7分。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癥狀;納入者均在用藥前后進行抽取靜脈血3~5 ml,行血常規檢查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WBC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血小板數目和尿氮素(BUN)含量等。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2.1臨床療效評價 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76.67%,顯效27例,有效42例,無效21例)明顯低于觀察組(93.33%,顯效69例,有效15例,無效6例;P<0.05)。
2.2FIM功能評價依賴度情況 兩組治療后FIM重度依賴度明顯較治療前下降(P<0.05),觀察組輕度依賴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FIM功能評價依賴度比較〔n(%),n=90〕
2.3血常規檢查情況 兩組治療后hs-CRP、WBC、中性粒細胞等指標均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小板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BUN指標與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常規檢查情況比較
2.4不良癥狀情況 對照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癥狀發生情況比較(n,n=90)
老年肺部感染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并大量生長而引起的,因此臨床上通常使用抗生素來對患者進行治療,且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但其治愈率仍然較低,加上部分老年患者合并不同基礎疾病,極大地增加了治療難度〔6,7〕。有學者指出,除細菌感染外,肺部感染很可能與內毒素血癥有關,因此目前臨床上已有很多學者開始嘗試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老年肺部感染進行治療研究。磺芐西林鈉在臨床中屬于廣譜半合成青霉素,對變形桿菌、大腸埃希菌、流感嗜血桿菌及革蘭陰性菌具有明顯的抗菌效果〔8~10〕。此藥物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胞壁合成從而起到殺菌效果。磺芐西林鈉在臨床中引發過敏反應率為0.004%~0.040%,其致死率高達10%,臨床中可通過觀察患者面部、口周圍及四肢反應等,嚴重者會出現抽搐,因此使用該藥物時應對患者行皮試后再給予治療〔11,12〕。多索茶堿屬于支氣管擴張劑,對平滑肌內磷酸二酯酶具有抑制功能,可有效緩解胸悶及呼吸困難等〔13〕。
本文采用自擬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老年肺部感染,此方中桑白皮具有抗菌抗炎的功效;地骨皮對清肺降火具有明顯功效;陳皮主要功效為燥濕化痰治療咳嗽痰多的功效較為顯著;白術具有痰飲眩悸的功效;炙甘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浙貝母具有清熱化痰及散結解毒功效顯著。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可降低患者住院費用,還可減少西藥治療所產生的耐藥性等〔14,15〕。本研究證實中西醫相結合顯著較單純西藥治療效果明顯。觀察組不良反應在用藥1~2 d內出現,用藥后第3天癥狀逐漸消失,期間未接受特殊治療。治療前后BUN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后對患者肝腎功能等未產生太大影響有關,若患者合并較輕的肝腎功能疾病不需調節藥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