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韓海生 楊越 葛鵬 唐鴻鵠(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中國經濟走向國際,面臨著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全新挑戰(zhàn),熟練掌握專業(yè)英語是加強對外國際學術交流,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必將為人生道路曾光添彩[1-3]。礦物加工雙語課程是為了培養(yǎng)中南大學礦物加工本科專業(yè)高素質、國際化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是設立的課程。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參考教材是B.A.Wills, T.J.Napier-Munn編著的英文教材《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課程的要求是通過開展雙語教學的實踐,訓練學生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方面的交流討論,讓自己的生活多一種選擇。
文章依據新工科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針對礦物加工雙語課在師資、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總體改革思路,提出了該課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評價機制等方面改革的措施,為培養(yǎng)適合新工科發(fā)展的礦物加工科技新型人才提供有價值的課程改革思路與方法。
礦物加工雙語課程是一門開設時間較短的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新課程受到老師的高度重視,但是目前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專業(yè)課雙語課程與大學英語之間的協(xié)調障礙問題。大學英語課程學習是雙語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但大學英語課程側重于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應用,專業(yè)雙語課更加強調的是在專業(yè)的基礎上進行的英語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大量的專業(yè)詞匯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并且是學好雙語課的前提,所以雙語課更偏重于商務性質,相比較大學英語課更是提高了一個層次。
(2)以教師為主的教學,降低教學質量。雙語教學難度大,在有限的教學時數(shù)內,教授大量的知識內容,會導致課堂出現(xiàn)教師直譯,教學缺乏互動性、趣味性及高效性等問題。最終,課堂變?yōu)榻處煘橹黧w的單純外語課堂,教學效率明顯下降。
(3)學習資源匱乏,教學模式單薄問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僅通過課堂和教材的形式提升雙語課的教學效果是不夠的,雙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4)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問題。礦物加工雙語課程是實踐性課程,主要是學生在課堂及課下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討論,才能掌握相關技巧及交流能力,而目前教師教學質量的重心還主要是最終期末的考試成績,而對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不夠重視。
針對礦物加工雙語課堂開放性強,學科交叉的特點,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及項目教學法非常適合該課程的教學。圖1為礦物加工課程教學模式思路。依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的技能應與日后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這種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模式,對提升礦物加工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同樣具有重大意義,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系統(tǒng)化和模式化,加速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同時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圖1 礦物加工雙語課程教學舉措
通過《礦物加工雙語》的學習使礦物加工本科生具備較好的外語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較好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社會責任感。因此,《礦物加工雙語》教學的目標設計可分為知識、語言及學習方法三個層面(圖2所示)。首先是知識層面,礦物加工雙語課講授的內容是礦物加工專業(yè)知識,包括浮選、重選、磁選等專業(yè)方法和設備,因此,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使本專業(yè)的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深化礦物加工專業(yè)知識,為今后學生從事礦物加工專業(yè)相關工作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是語言層面,通過學生課堂學習討論、學術講座、國際學術會議、出國交流的形式,與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溝通,積極了解專業(yè)學科的國際發(fā)展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利用英語進行學習、理解和表達礦物加工知識的能力;通過文獻查詢、閱讀、翻譯、理解,使學生具備正在不斷出現(xiàn)的礦物加工新理論、新方法的把握能力和研究能力;通過自主閱讀國內外專業(yè)文獻,熟練掌握相關專業(yè)英語詞匯,與國際學者無障礙溝通專業(yè)問題。最后是學習方法層面,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尋找方法解決,不是僅僅局限于教師講授的學習內容。

圖2 礦物加工雙語課程教學目標
教師要提前做好課前視頻與課件,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熟悉操作軟件,可以熟練運用制作、剪輯、編輯視頻等各種多媒體技術;學校要有足夠的硬件與軟件支持,保證課堂能夠順利實施;學生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高對這種教學模式的適應能力與接受能力,這無疑是所有高校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4-6]。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這個教學模式前提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通過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教師的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料掌握所要求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則主要是與教師進行互動及問答,這樣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具體實施方案如圖3所示,首先,翻轉課堂對教師提高了要求,不僅需要備課,還需要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視頻供學生課外學習;教學視頻在時間上不超過15分鐘,教學信息清晰明確。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英語交流和小組討論,訓練學生更好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只有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雙語教學。

圖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與項目教學法的結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生自主或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以小團隊的形式參與課堂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用英語交流專業(yè)課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還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小組合作學習與項目教學法相結合,指定或者學習小組自主選擇項目專題,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通過項目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語言來進行項目交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每個教學單元或章節(jié)教學后所進行的測試。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進度,考查與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理解了學習內容,掌握了學習課題。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把握和及時調整教育進程,更好完成一定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評價內容包括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個方面:過程性考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具體考核形式包括平時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學生出勤、教學實踐活動、階段性學習測試、專題討論、平時學習、學習筆記等;終結性考核以課程期末考試為實施主體。
小組合作學習與項目教學法的結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生自主或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以小團隊的形式參與課堂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用英語交流專業(yè)課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還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小組合作學習與項目教學法相結合,指定或者學習小組自主選擇項目專題,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
首先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更新礦物加工雙語課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通過以“學生為中心”,建立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以及項目教學法相結合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提出形成性評價方案,通過自評、學生評價、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等多種方式,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確保學生課程知識的掌握達到預期目標。通過上述的教學改革措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高,上課效果明顯提高,教學質量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