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宇,胡麗琳,宋天星,張揚,張海,馬素霞,呂俊復
(1 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山西太原030024;2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熱科學與動力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4)
鐵氧化物是流化床鍋爐及循環流化床鍋爐中床料的一種主要組分,也可作為外加床料加入爐膛中。關于鐵基氧化物對NO的脫除,前人已開展多方面的研究。多年前,Hayhurst等[1]就在流化床溫度下實驗發現單質鐵可將NO還原為N2。周浩生等[2]在熱重分析儀上進行了鐵及其不同氧化物與N2O的反應研究,結果發現Fe2O3和Fe3O4對N2O 的催化還原能力較差,但是Fe卻對N2O還原為N2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一些學者發現鐵絲網、鐵球等不同形態的鐵與NO反應均有良好的脫除效果[3-5],并且鐵基催化劑對NO 的脫除效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提高[6],受CO2的影響很小,SO2的加入可以適當提高脫硝效率[7-8],也有研究發現O2更易吸附在含鐵類催化劑表面,對NO的還原起到抑制作用[9-10]。一些學者基于化學動力學的研究發現,鐵基催化劑在還原NO的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階段,反應初期為速率控制,后期為擴散控制,且第二階段的活化能大大增加[11]。
然而,流化床鍋爐床料中鐵的賦存形態不是單質鐵,而是鐵氧化物。研究表明,Fe2O3的還原順序主要受CO 濃度與反應溫度的影響,當溫度大于570℃時,一般認為Fe2O3按照Fe2O3→Fe3O4→FeO→Fe 的順序進行還原,在570℃以下按照Fe2O3→Fe3O4→Fe 的順序進行還原[12],當CO 濃度足夠高時,Fe3O4→FeO的反應才會發生,CO濃度不足時,反應按照Fe2O3→Fe3O4→Fe 的順序進行[13]。智強等[14]在模擬流態化CO 還原Fe2O3微粉實驗中發現,提高CO 濃度不僅可以提高反應速率,還可以提高最終還原度。當用CO濃度為10%的氣體進行還原時,最終還原度只有25%。而Hou等[15]在固定床上用CO 濃度為5%的氣體對Fe2O3進行還原發現,經過一段時間還原后,Fe2O3還原度可達60%以上且反應沒有明顯的平臺期。此外,還原過程中的反應速率還受粒徑和氣速等影響,減小粒徑、提高氣速都可以提高還原速度[16-17]。
現有的鐵氧化物還原研究主要是為了掌握煉鐵工藝,很少關注Fe2O3被CO還原過程中生成的各類鐵氧化物對NO的催化還原作用,Hayhurst等[1]的研究將鐵基催化劑對NO 的脫除作用歸功于CO 還原生成的單質鐵,而后單質Fe再被NO氧化為Fe2O3,反應過程如式(1)和式(2)所示。目前人們尚未對Fe2O3在CO 環境中還原生成的Fe3O4、FeO 與NO 的反應展開研究。
為此,本文利用小型固定床反應系統,對流化床還原氣氛下Fe2O3的形態遷移和還原過程中產生的不同氧化物對NO脫除開展實驗研究,促進深入理解鐵基床料對NO的脫除機理。
圖1 小型固定床實驗系統示意圖
如圖1所示,實驗系統主要由反應器單元、配氣單元和測量單元組成。反應器單元的核心部分是石英管反應器,放置于高溫管式電阻爐內,爐子外殼長300mm,恒溫區100mm,加熱區200mm。反應器由內外套管組成,氣體從內管進入,通過床層進行反應后從外管導出。內管底部開有出氣孔,需要墊石英棉并壓實,以托放床料。配氣單元提供濃度預設置的NO、CO氣體,平衡氣體為氬氣(Ar),氣體流量由質量流量計(相對精度±1%)控制。氣路分為主路和旁路,通過兩通閥進行手動切換,主路接反應器單元,旁路接測量單元測量反應進氣的組分和濃度。
實驗所選用的各類金屬氧化物試樣平均粒徑約為30μm,每次使用的質量約為100mg,與粒徑接近的石英砂按照質量比1∶2 混合均勻作為床料。床料放置在內管的石英棉上,將直徑2mm 的K 型熱電偶插入料層,實時檢測反應溫度。
在實驗前,先通30min的Ar吹掃氣,保證床層和氣路中沒有干擾因素。在管式爐升溫過程中持續通入Ar,當溫度達到設定溫度,通入反應氣體,用Testo 350煙氣分析儀對出口氣體進行實時監測。
根據循環流化床鍋爐密相區的氣氛條件,選定實 驗 氣 體CO 和NO 濃 度 分 別 為8000μL/L 和200μL/L。在正式實驗之前,先開展反應管中只放置200mg 石英砂的CO 與NO 反應的空白實驗,實驗溫度為740~905℃。從圖2 的結果可以看出,在整個溫度范圍內NO 的脫除效率都很低,床溫為905℃,NO 的脫除效率為5.6%,而床溫為740℃時,NO的脫除效率降為2.5%。可近似認為實驗中CO與NO不會直接反應,這一現象與徐春保等[18]描述的情況相同。
圖2 不同溫度下CO與NO反應的空白實驗
圖3 CO在不同溫度下的進出口濃度差隨時間的變化
實驗開始時鐵氧化物為Fe2O3。實驗中使用煙氣分析儀測量起始和反應過程的CO 濃度,進而得到CO 濃度變化曲線,見圖3。從圖3 中可以發現,在反應初始階段,CO 進出口濃度差很高,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CO 進出口濃度逐漸減小并趨于平穩,Fe2O3在還原過程中的還原度可由式(3)計算[15]。
式中,ug為表觀氣速;A為反應器橫截面積,m2;cin和cout分別為CO 進出口濃度,mol/m3;m為床料質量,kg;M為Fe2O3的摩爾質量,kg/mol。
在單獨選用鐵氧化物Fe3O4作為床料研究其對CO 還原NO 的催化效果時發現,在CO 作用下床料中很快會生成FeO,而FeO可與NO直接發生反應,導致無法分辨其對NO的脫除機制,因此本文設計了分級還原實驗。
在分級實驗中,初始床料中的鐵氧化物為100mg Fe2O3,在不同時刻通入特定的混合氣體,通過對出口氣體組分的監測來驗證Fe3O4對CO還原NO 的催化作用。本實驗進行了4 個階段,每個階段分為3 個步驟:第一步通入NO 濃度210μL/L、CO濃度1000μL/L的混合氣體,持續時間為10min;第二步用Ar 吹掃氣路5min;第三步通入NO 濃度210μL/L 的氣體,持續時間為10min。對每個階段第一步得到的還原產物進行XRD表征。
圖3 為不同實驗溫度條件下,以Fe2O3和石英砂為床料時CO 的進出口濃度差隨時間的變化曲線。通過式(3)計算出Fe2O3在各時刻的還原度,當還原度達到11%時,床料中的Fe2O3整體被還原到Fe3O4,當還原度達到33%時,床料進一步被還原為FeO,還原度為100%時床料全部還原到Fe。得到的還原度曲線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在還原度達到0.11 之前,還原速率很快,還原度為0.11~0.33時還原速率降低,還原度超過0.33之后,還原速率進一步下降,說明鐵氧化物在不同的還原階段速率不同,Fe2O3還原到Fe3O4的速率最高,FeO 還原到Fe 速率最低。從還原曲線可以看出,此氣氛下的還原度均達到0.33以上,說明床料隨著還原進程最終可還原到鐵。
圖4 Fe2O3在不同溫度下的還原度隨時間的變化
對740℃的還原產物進行XRD表征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最終產物中只有FeO和單質鐵存在,與還原度曲線中的結果相符。
圖5 740 ℃床溫下還原產物的XRD譜圖
圖6為以Fe2O3和石英砂為床料,740℃和905℃床溫條件下,進氣為CO 和NO 的混合氣體時,反應器出口的NO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從圖6中看出,在反應初始階段,NO呈現上升趨勢,但隨著Fe2O3的還原,NO濃度都迅速下降,兩個溫度點下的NO出口濃度變化基本保持一致,說明在此氣氛下溫度對NO 的脫除效率基本沒有影響,NO 的還原率在后期穩定在100%,在各個床溫都能完全被還原。
圖6 床料為Fe2O3時不同溫度下NO進出口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7 不同床料下NO的出口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為了探究還原過程中鐵的各種氧化物與NO 是否反應,在905℃下分別用Fe2O3、Fe3O4、FeO 與NO 進行實驗,結果如圖7 所示。從圖7 中可以看出,取Fe2O3或Fe3O4混合石英砂作為床料時,NO出氣濃度很快達到入口濃度,即200μL/L,說明這兩種氧化物都不能直接與NO 發生反應。當選用FeO 混合石英砂作為床料時,對NO 的脫除效果達到100%,說明FeO 可直接還原NO。雖然Fe3O4不能與NO發生還原反應,但是當反應氣體中含有CO時,其可能作為催化劑促進CO還原NO。
圖8 分級還原中NO進出口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9 分級還原中CO進出口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8、圖9 分別為分級還原測得CO 和NO 的出口濃度變化。在第一階段的第一步,NO 濃度先迅速上升,隨著還原的進行,NO 濃度開始下降到一定值。用Ar 吹掃5min 后只通入NO,發現出口NO濃度很快上升到最高值并穩定下來,說明第一步的反應產物無法直接還原NO,而再次加入CO 時,NO濃度迅速下降。對第一步的反應產物進行XRD表征可知(圖10),此時產物中生成了部分Fe3O4,由前文可知,Fe3O4不能直接與NO反應,因此可推斷此時的NO 濃度下降是Fe3O4催化CO 還原NO 的結果。
圖10 分級還原第一階段還原產物的XRD譜圖
在第二、三階段實驗中,通入CO后,NO的濃度都迅速下降,且在第二階段第一步最后對NO基本實現完全脫除。從這兩階段產物的XRD 結果(圖11 和圖12)可以看出,反應生成的Fe3O4逐漸增加,進而對NO的脫除效率逐漸提高。
在第四階段中,單獨通入NO 時,NO 濃度的增長幅度減緩,經過較長時間才達到210μL/L,說明此時產物與部分NO發生了反應。分析XRD結果(圖13)發現產物主要為Fe3O4,只有微量的Fe2O3存在,同時生成了一定量的FeO。由前文可知,FeO 可以直接對NO 進行還原,進一步驗證產物中的FeO與NO反應,使得NO濃度上升減慢。從圖9可以看出,隨著還原度的增加,CO 進出口濃度差逐漸減少,還原速率下降。
圖11 分級還原第二階段還原產物的XRD譜圖
圖12 分級還原第三階段還原產物的XRD譜圖
圖13 分級還原第四階段還原產物的XRD譜圖
利用小型固定床實驗臺,采用分級還原的實驗方法探究了鐵氧化物在典型流化床溫度和CO 還原性氣氛下的形態遷移及其生成物對NO的催化還原作用。通過分級還原實驗,結合XRD 表征分析,獲得不同鐵氧化物對NO 的脫除機制。結果表明,Fe2O3在實驗條件下可依次被CO還原為Fe3O4、FeO和單質鐵,從Fe2O3還原到Fe3O4的速率最高,而后還原速率下降,FeO 還原到Fe 速率最低,在實驗溫度范圍內,床溫升高有利提高Fe2O3到Fe3O4的還原速率和還原度。
不同形態的鐵氧化物對NO 的催化還原特性不同,Fe2O3及其部分還原后生成的Fe3O4都不能直接與NO 反應,而且Fe2O3對CO 催化還原NO 的效果很弱,但Fe3O4對CO 還原NO 的反應卻有很強的催化作用,進一步還原生成FeO與單質鐵,還可直接與NO反應。根據這些鐵氧化物在CO氣氛下與NO的反應特征,結合床內的氣固流動特性,可以更加準確地建立NO的生成模型。